什麼是愛?就是包容接納他的一切
總有人問我什麼是愛?我覺得等你有了孩子之後會更加明白。
最近我的寶貝說的話越來越多,表達地也越來越清楚,他終於不再是那個啥也不懂跟他說話也沒有回應的小神獸了!
前兩天他拿著酸奶不好好吃,用勺子挖著酸奶倒進水杯裡變成了一杯酸奶水,然後興沖沖地拿過來給我喝,其實當下腦子裡的第一念頭是這弄的什麼玩意?還把酸奶都浪費了!但我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脫口而出地卻是: 哇塞!這是66的新發明嘛!讓媽媽好好嘗一嘗!em……這味道有點酸酸的,要不66你也嘗一下?看著他將信將疑地喝下了自己的新發明皺起了眉頭,真的是好玩極了!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試想一下如果我當下的第一反應是指責: 你怎麼又再浪費酸奶?你這孩子怎麼那麼不讓人省心呢!孩子聽了以後會作何感想,是不是會感覺受到了批評心理很委屈,對於一個2歲的寶寶而言,他只是因為發現了新大陸想要向媽媽展示,那我順應一下他有何不可。
又比如今天,他看到我在掛衣服,躍躍欲試的他搬來了小凳子想要幫我,我就順勢把衣服一件件拿給他讓他去掛,結果這小傢伙越掛越上癮,嘴裡一遍遍說著: 66弄66弄!小手擺著不讓我幫忙,自己踩著凳子踮起腳吃力地把衣服掛上,完了以後還不忘給自己鼓鼓掌說66真棒!真是個動手能力極強的小傢伙!看來以後的家務活都能指望他了,真不愧是個處女座的寶寶!
看著我的寶貝一天天長大,也越來越懂事,老母親深感欣慰,不枉我提前做了那麼多功課看了那麼多育兒知識!2歲的寶寶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會習慣性地拒絕大人的要求來彰顯自己的獨立,但又因為自身能力達不到而情緒失控,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大人幫他識別自己的情緒並給出相應的引導。
很多時候與孩子的溝通不暢源自於父母對他現階段發育情況的不瞭解,生怕把孩子慣出了毛病,就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這樣長此以往,孩子的心門便會向父母關閉。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其實在我看來更多是養兒方知兒女恩,孩子是由我單方面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每分每秒都在給我回報了,他給予的成就感和情緒價值,遠遠超出了我對他的付出,即便我為他操了很多心,受了很多累,也依然感覺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