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vs沈星移:一個男人需要經歷多少女人,才能真正長大?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

周瑩vs沈星移:一個男人需要經歷多少女人,才能真正長大?

《那年花開》是《紅樓夢》的續集

《那年花開》爛尾了。

這的確讓人遺憾,這是一個足以拍出史詩感的題材,可最後還是成為瑪麗蘇式的意淫小格局。

但是,這部劇依然耐人尋味。

就像周瑩對趙白石說:“我認識你十幾年了,可是你一點兒都沒改變。”

此話對周瑩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就算是跌了多少跟頭,周瑩還是一副白蓮花的輕狂勁兒——在剛被八國聯軍打得稀里嘩啦地逃到陝西的老佛爺面前,大談變法和西洋機器的好處?這他媽的就是找死,如果不是編劇讓老佛爺腦子抽筋,居然喜歡上這個瘋女人,在現實中,她已經死了十萬八千次。

這還不是被那些捨生忘死的男主們嬌慣出來的?

這部劇的爛尾,就在於周瑩這個女主從頭至尾,都沒有改變,不管經歷多少滄桑,吃多少虧,永遠都不長記性。

不像《甄嬛傳》裡的女主,從天真爛漫到心狠手du乃至心如死灰的轉變,最後復仇完畢後,卻恍然若失。這種悲劇感曾讓我久久傷感不已,它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拍出了人物的深度,讓我們看到人性的輾轉騰挪和滄桑變遷。

真正的悲劇不在於外在世界的翻雲覆雨,而在於我們內在世界的改變。

圖注:人生本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

沒關係,我們還有沈星移。

在74集的劇情中,他一直在改變。

這部劇的真正精神層面的主角,其實是沈星移,它告訴我們,一個男人是如何長大的。

從這個角度上,《那年花開》是偉大的,因為它回答了《紅樓夢》一直未能回答的問題:一個男孩該如何進入這個世界。

出生於富足之家,被奶奶嬌寵,媽媽疼愛,身邊都是曲意奉承,有忠心耿耿的丫鬟們相伴,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一直都和自己為仇作對,始終看不上自己的老爹。

連捱揍都是那麼相似。

這個劇情揭示了中國男人成長的困境:過度母性化vs過度惡劣父性化的生存環境。

中國男人只有三條路可選:

忠實的兒子:比如沈月生、吳聘、趙白石等;忤逆的兒子:沈星移;Loser的兒子:眾多圍觀群眾演員們。

在家庭裡,如果父性力量佔上風,那麼兒子很容易認同父親;反之會更認同母親。

圖注: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

比如沈星移,他一出生,就要面臨一個問題:我該成為什麼?

爸爸已經有一個乖順的兒子了,這個家庭最需要的不再是忠誠的兒子,而是追求快樂自由的孩子。

出身於貧苦家庭的父親和奶奶都有一個未了的心願,就是可以過上自由自在地追求自我的生活,而非被賺錢的貪念一直緊緊束縛的人生。

於是一個逆子就誕生了。

母性的過度寵溺和父性的過度嚴苛,讓沈星移們更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是在脂粉堆裡獲得,而在“臭男人”世界裡處處碰壁,他最渴望得到父親的接納和指引。

但是,所有的肯定都給了大哥,於是他只能自我催眠,看上去他是無所不能的,但其實只是一種自欺。

圖注:其實我們所有人吶,都是過客,你看啊,夫妻,父女,君臣,早晚都得散,只不過是,早幾天,晚幾天罷了,就是因為,早晚都要散,所以啊,聚的時候,就要鉚足了勁的開心,等到散了呢,誰也別惦記誰,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奔,再找,新的開心。

直到周瑩捅破了他的肥皂泡:這個充滿男性侵略性的女孩告訴他——你擁有的一切都一文不值。因為你是個小屁孩!

這捅了他的馬蜂窩,因為在女人面前,他是戰無不勝的,如果連女人都嫌棄他,他的自尊就無路可退了。

於是他開始反擊,而在一次次的反擊中,他長大了。

2

每個男人,都需要周瑩式的女人來調教

每個男孩,都需要一個周瑩式的人物。

周瑩的功能在於:

讓小男孩從幻夢中醒來;成為小男孩們進入世界的階梯;教會小男孩們如何進入一個“競爭”的世界。

圖注:“我怕死,但我更怕窩窩囊囊地活著。”

周瑩戳破了沈星移的幻想,而且處處戰勝他。最重要的是,她很多策略和招數都可以讓沈星移學習,在某種程度,她就是沈星移“替代”式的父親。

她的優勢在於,她有一個女性的外表,男性的核心,是陰陽的結合體。這讓沈星移更好接納,因為他在本質上,是排斥整個男性世界的。

對他來說,被女人打敗,比沒有被男人打敗更丟人。因為在女性的世界,他是被接納的,而在男性的世界裡,卻是無立錐之地。

賈寶玉的悲劇是,他沒有一個足夠挑戰靈魂的陰陽結合體,沒有一個跨往男性世界的橋樑,於是他只能徹底和自己的男性氣質斷開——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

神化女性世界和黑化男性世界的結果,就是他的自我閹割——除了遁入空門以外毫無辦法。

沈星移之所以沒有走賈寶玉的老路,是因為他的世界沒有賈府那樣的沉溺氛圍——女性世界對男人最大的危險就在於過度“詩化的情緒”。

圖注:“我相信某一天,就算周圍所有的人都反對我們在一起,我一樣會八抬大轎風風光光地把你娶回我們沈家。”

我們面對困境有兩個選擇:

一是不認同困境,破解困境,遠離困境——男性化的選擇——很多好萊塢大片的結局;二是認同困境,詩化困境,死於困境——女性化的選擇——林黛玉的那些詩稿“冷月葬花魂。”

我說:“你為什麼不共情我?”

他說:“我為什麼要共情你?”

我說:“我都這麼痛苦了,你簡直沒人性?”

他說:“你幹嘛要我跟著你哼哼唧唧?”

他說:“那是你的規則,我為什麼要認同你的規則?你不就是因為困於自己的規則才找我嗎?你想讓我做你媽?來來來,我來餵你……(然後他做出噁心的擁抱姿勢)”

我被震撼了,我以為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規則:孩子哭的時候,媽媽應該悉心照料,應該共情呵護。

但這就是我的規則極限——過度認同弱者,將弱者的世界過度美化,最終無力自拔。這是一個充滿了犧牲感的世界。

如果一個弱者倒在你面前,你就要奮不顧身地衝上去照顧,否則你就沒人性。

但在男性的世界裡,我要不要奮不顧身,那要看情況,因為保全自我,比起犧牲,更重要。

3

男人的字典vs女人的字典——你是哪個字典?

女性化的字典裡,這樣的詞彙重複率最高:

1.完美至上:一切都要美美的。

2.不要有任何傷害:孩子如果破了一塊皮,我就跟你拼命。人際關係不能有任何衝突。

3.弱者為大:我都這麼可憐了,你怎麼忍心……

4.邊界意味著疏遠,沒有邊界意味著親密:你不讓我看手機?說明你不愛我了!

5.犧牲美學:離婚了,孩子怎麼辦?

6.因果報應:老天爺睜睜眼,劈死那個小三!

男性化的字典裡,這樣的詞彙重複率最高:

1.傷疤哲學:你受的傷越多,越讓人驕傲,因為你是倖存者,勝利者。

2.強者偉大:只有loser才會娘娘腔的哭泣,最讓我興奮的是遇到挑戰者。

3.上位思維:這個世界值得追求的是我要永遠牛逼!

4.勝利美學:哪有什麼因果報應,這個世界就是勝者為王!

5.競爭思維:如果沒有戰鬥,就不會有親密。

6.自我意識:不管我們多親密,自我空間,自我的世界永遠最重要!

哪個世界更好?

中和的世界更好,過度極端化,都是不好的。

圖注:當一個人頭腦最清醒的時候,也是最孤獨的時候。

乖兒子,混蛋兒子和loser兒子,都是因為陰陽不調,母性力量vs父性力量的過度極端化,而不得不以犧牲自我的一部分而成全環境,成全父母,保持著和父母撕扯不清的“共生”。

所以,在某種程度,中國文化的困局在於:“弒子情結”——孝順文化就是一端,兒子永遠要為老子犧牲,於是退行文化盛行;

而西方文化的困局在於:“逆子情結”——老子生來就為了被兒子打敗,於是法西斯文化盛行。

認同強者和認同弱者的極端化都會導致自我的壓抑和分裂。

4

沈星移高於當下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男人

但是沈星移居然“殺出了一條血路”!

他的父親一直都用“弱者文化”框架他:從一開始不斷寵溺又不斷投射各種loser意象給他,到後來慢慢發現此子了得,但是當孩子想要到外面世界的時候,他又試圖把孩子拉到“自我犧牲”的老路上——我們就做螻蟻好了,你要幫我當這個家好了,你爸爸已經不行了。

沈星移沒有被這些打動,他的人生線條一直是:如何成為一個男人。

一開始,征服一個女人是他做為一個男人的標配。

然後,他發現征服這個世界,才是真正男人的意義。

至此,他從荷爾蒙勃發的青春期來到了三十而立的青年期。

當他在這個世界建立功業之後,他才能發現,真正要征服的,不是外面,而是自己。

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老男人”,這個柿子才能真正熟透了。

每個男人,都要完成一個自我價值的原始積累。

圖注:誰拿流年亂了浮生,又借浮生亂了紅塵。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

所以,他愛的不是周瑩,周瑩只是一個跳板,他真正愛的,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當他真正征服了周瑩以後,周瑩符號性的意義就消失了,對他最重要的,還是他存在的意義。

為什麼很多女人都鬱悶,為什麼男人追求我的時候,那麼激情萬丈,可是一旦得到了,卻總是意興闌珊?

因為,在一個男人沒有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世界的時候,他永遠都會把一切作為證明他有價值,把一切當成“我是個男人”的跳板。

所以,我們看到沈星移所有的“激情”其實都是一種“無情”。

他之所以可以對周瑩如此“無情”,是因為他還沒有走到自我價值的巔峰。

而人生就是前半生不斷獲取,後半生不斷失去的一場遊戲。

他還沒有機會看到,自己擁有的一切,其實都不過是一場妄念而已。

在這個角度看,沈星移和沈四海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我們的前半生無非就是“貪嗔痴”這三個字就可以形容了。

我們以為打敗了大boss,人生就完美了。

沈星移覺得,如果我能征服周瑩,我就是個男人了;後來發現,比周瑩更大的boss是這個朝廷;打敗了這個朝廷以後呢?你會發現,其實一切都是換湯不換藥。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以你意志為轉移的。

當它要改變的時候,你要阻攔,那就是螳臂當車。

當它要不變的時候,你要點火,那就是以卵擊石。

你以為是你改變了它,其實不過是一切早有安排而已。

而你之所以一直要變強,只是因為你不知道如何接受自己的弱而已。我們往往因為無力安撫自己曾經的創傷,才會到外面的世界索求答案,但其實這是一種自我欺騙,我們一直努力奮鬥的,不過是一個可以真正治癒自己的機會。

就像是一個人太窮,他必須擁有很多金錢以後,才會有基本的安全感,然後才能探索金錢焦慮背後的情感創傷。

往往我們都要征服完這個世界,才能開始療愈自己。

而療愈自己,不是擁有一切,而是學會哀悼我們那些喪失的,那些臣服這個世界的規律。我們只有拾起,才能放下,只有擁有,才能喪失。看似我們走了一個圓圈,回到原點,但其實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成長。

就像是《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一定要成為闊太太然後被拋棄,然後才能開始奮鬥,成為闊太太的意義是讓她完成了物質世界的滿足,然後她才有足夠的力量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

當你領悟了這些,此時,你才能真正進入了“老男人”世界。

5

從“激情時代”→“無情時代”→“深情時代”的轉變

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最大區別在於:

在女性世界裡,就像一個孩子被媽媽抱在懷裡,我們看到的,就是媽媽眼中的自己——無所不能的,最完美的自己:我們總是激情萬丈,理想主義的,自我膨脹到極點,自戀地認為,憑我一己之力,就可以撬動地球。

看看周瑩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在劇中,她早死一萬遍了。

但在男性世界裡,就像是站在爸爸的肩膀上,我們看到的是更廣闊的世界:

我們就會發現,永遠有比你更牛逼的,你就算再厲害,也不過是億萬璀璨群星之一,你看到的不是媽媽的眼睛,而是整個世界,這個世界好大,你是那麼的侷限,那麼的微不足道,但你有你的光芒,你是重要的,但也是無足輕重的,你無需證明你自己,無論你證明與不證明,你都是存在的。

很多人問,我的人生路已經走絕了。

我的回答是:的確,在井裡的世界,你已經探索完了。

在這樣的世界觀裡,你的確走投無路了。

但是如果你能抬頭,仰望星空,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多寬廣。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但事實上,的確很多人都是被“精神之尿”憋死的。

你之所以走投無路,只是因為困在過度極端化的男性世界或者女性世界而已。

我不知道沈星移最後是否能真正地抵達彼岸,但他正從“激情”的世界走向“無情”的世界,最終,也許他可能走向“深情”的世界。

也許,這就是人生最圓滿的結局。

要無數次吃一塹長一智之後。

可惜,很多人吃一塹,並不能長一智,就像周瑩。

其實,真正的大女主,應該是沈星移。

我們與其沉溺在各種開掛的周瑩式意淫中,不如學一下沈星移,他為我們演示了一個男人如何走出自我的舒適區,走向整個世界的前半生版本。

我期待,有一部作品,可以演示一下,一個人是如何真正完全和這個世界皈依的版本。

也許那時,中國人會真正進入“深情時代”了。

Ps:今天的北京陰雨綿綿,就好像長假最後一天,心情總是有一點灰暗。但這還沒完,鹿晗、關曉彤公佈戀情,工作室還出官方認真。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