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一個讓人生厭的男人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大家就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弱國無外交”,同樣的,在某種程度上,弱者也沒有外交。
所以,在當今這個社會,男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一個男人必須要使自己強大起來。
當然,我們都不足夠強大,也沒有辦法在這樣小小的年紀裡就成為一個獨擋一面的超成熟男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自我放逐,不要成為了“廢柴”。
當我們明白什麼是不足夠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怎樣做才能夠無限接近於最好的自己。
1
猶豫不決
哈佛大學的喬伊斯馬特勒教授,曾經對人們貧窮的原因做過漫長的研究,最後他得出9個令人變窮的因素,而首要因素,就是“猶豫不決”。
愈猶豫,就會愈糾結,愈糾結,就會愈迷茫,愈迷茫,就會愈加懶惰,而愈懶惰,就會愈加陷入消極的迴圈裡,掉入懊悔過去和幻想未來的重複陷阱中。
像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的人,無論其他方面多麼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總是容易被那些堅定地人擠到一邊。
雷厲風行難免會犯錯,但比什麼也不敢做強。懷特·黑德說:“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當你看到一個你喜歡的妹子朝你走過來的時候,你的心砰砰的跳,但是直到你們擦肩而過,你也沒能克服自己的“接近焦慮”,從而使得自己懊惱不已。
所以,這個時候就像迷男的”三秒法則“一樣,先做決定,然後去做,最後總結。
2
拖延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很多時候拖延就是逃避問題和懶惰」。
把橫在面前的困難放大,望而卻步,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找各種藉口逃避
3
3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
“三分鐘熱度”的人不過是從來沒有體驗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後帶來的喜悅,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又充滿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惡勞。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心灰意冷地放棄計劃”的經歷。
讓自己堅持完成一件事情,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哪怕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你也要讓自己試著去完成。記住,一定是完成。
4
害怕拒絕
大多數兄弟不敢去搭訕就是因為害怕被拒絕,也就是我們說的“接近焦慮”。
一個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專注目標成果導向的人;
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人際交往做事情的時候,總關注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
所以,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與小自尊心。
俞敏洪在他的一次演講上說過,他大學的時候,沒參加過一次學生會活動,沒跟女生說過一句話,沒拉過女生一次手,沒交過女朋友。。。
但是,後來他從北大辭職後,自己辦班教學,左手拎著糨糊桶,右手拿著小廣告,心裡害怕,但是沒辦法,他必須邁出這一步。
5
自我設限
拉羅什富科說:平庸的人總是在抱怨自己不懂的東西。
我們經常在自己還沒有開始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告訴自己我不行,我不可以。
在自己的心裡預設一個“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這件事情我肯定沒辦法做好,就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幫你阻擋任務失敗帶來的挫敗感,暫時維護你的自我價值感,但是,卻剝奪了你“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機會。
6
逃避現實
a.經常做白日夢,逃避現實者更願意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世界。
b.喜歡隨心所欲。
c.覺得現實世界很殘酷。
d.無法面對不確定環境。
不管你現在怎麼做,你最終都得回到現實世界中來。
7
總找藉口
錯不在我。
人一旦犯了錯,第一反應常常是自我辯護。
想搭訕,但是最終沒有去搭訕,就在心裡告訴自己說,“這個姑娘不是我的菜”,或者說“這個女生太漂亮了,我級別還不夠”。
總之,不管高分妹與否,自己總能找到相應的藉口,結果就是自己無法突破自己,最終只能搭訕失敗。
8
恐懼
謹小慎微的懦弱。
他們在工作中總有這樣的感受:
害怕被領導批評、害怕別人覺得自己無能、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在意他人的評價、害怕犯錯、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
我想起一句話: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終於知道自己並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著一絲希冀,便又不肯甘心與瓦礫為伍。
其實就是心智的弱小,不願意麵對挫折感。
9
拒絕學習
你不是寂寞,只是不想學習。
學習需要費腦子,自我成長需要不斷和自己作鬥爭,多痛苦啊!
還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玩手機看電影,然後等看到同齡人薪資比你高、生活過的比你好時,你又在朋友圈感嘆時運不濟。
“我從未見過,每天從早忙到玩,拖著疲憊身子回家的人空虛寂寞冷。大多數人的空虛寂寞冷,基本上都是吃飽了沒事幹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