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炮”的正確開啟方式
大多數男性對此歡欣鼓舞,摩拳擦掌。少數道德衛士做著表面上反對,私下裡偷吃的虛假行徑。
而女性,尤其是現階段的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女性,對於“約炮”的看法通常因人而異。
傳統觀念將“約炮”和墮落聯絡在一起,把約炮帶來的負面影響認定為會毀掉我們建立長期穩定親密關係的能力。
但現在更多的人則將它視為社會進步、特別是女性解放的體現,認為它是在尋找更加合適的靈魂伴侶之前,非常重要的瞭解異性的過程。
這個辨別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個體對於“約炮”的看法不同,核心在於一個人如何看待“性”,以及它和愛情的關係。
性究竟是像吃飯、睡覺一樣的基礎生理需要,還是愛情之後的附屬物?性和愛可以徹底分開嗎?人究竟能不能在純粹的性中獲得愉悅和享受?
A認為性只是一種獨立性的生理需要,和愛情、承諾無關,那麼A很可能會更容易接受和享受這個過程。
而如果B認為性必須和愛情聯絡在一起,沒有感情的性是不美好的,那麼B就可能會難以接受和不愛的人發生性接觸。
研究表明,幾乎可以確定的是:
(1) 如果當事人沒有對約炮行為感到後悔,那麼約炮反而會降低抑鬱情緒。
(2) 長期沒有性生活的成年個體,對個人自信產生和社會正常運轉產生的負面影響極大。
(3) 無性婚姻對雙方和家庭產生的負面影響極大。
(4) 為常年單身、婚姻不幸福等提供了一個緩衝地帶。
Vrangalova(2015b)的縱向研究中,讓528名參與者透過動機量表來測驗他們約炮的動機。
這份報告把動機分為正面動機和負面動機兩種:
一些人“約炮”的動機是自主的、正面的動機。
比如:
• 想要從中獲得享受和樂趣;• 想要對性或者對自己進行探索和學習;• 相信這是一種值得的、重要的經歷;
另一些動機則是非自主的、負面的。
比如:
• 為了逃避一些難過的感覺,而想要透過“約”這種方式來讓自己更被認可,被需要;或者報復前任。• 把性行為看做階梯,想要取悅別人,比如透過“約”來獲取長期戀愛關係。• 把性行為看做籌碼,渴望獲得對方的幫助,或者直接獲取金錢。• 並不真的出於完全的自願,比如喝醉酒、無意識、被蠱惑、被誘導、被強迫進行等。
可以看出絕大多數負面的影響都是因為摻雜了一些其他的需求或者意外,導致了當事者在之後後悔不已。
對人口學、人格、之前的性行為等各項因素進行控制之後。研究者發現,如果一個人進行約炮的動機更多的是正面的、自主的,那麼是否有“約”並不會影響到個體的抑鬱、焦慮、身體症狀。
甚至,那些有約炮行為的人的平均自尊水平要高於那些沒有約炮行為的人。
但如果,一個人約炮的動機是非自主的,那麼他們會顯著地表現出更高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更低的自尊水平,甚至是更多的身體症狀。在這項研究中,沒有發現性別差異。
“約炮”與愛情的關係
那約來的“炮友”有成為正常的戀人的可能嗎?有辦法走向結婚嘛?一個人有可能只需要炮友,而不需要戀人嗎?
在接受“約炮”這種關係之後,我們不免產生這一類的疑問
(1)炮友關係可能發展成親密的情侶關係嗎?
總有人對此抱有期待,比如上面這個研究發現,處於“炮友”關係中的樣本的研究發現,43%的女性和23%的男性希望能夠將炮友關係發展成為浪漫關係(Lehmiller, 2011)。
而事實證明,雖然比例不高,但也有10-20%的“約炮”關係最終發展成為了浪漫的戀愛親密關係(Garcia, 2012; University of Iowa, 2010)。
研究還發現,從炮友關係發展成的浪漫關係,和傳統方式開始的浪漫關係相比,關係的質量沒有明顯的差別,他們對伴侶愛的程度、對關係的滿意度和未來期待都沒有明顯的差異。
會影響到關係的質量的並不是這段關係開始的方式,而是關係中的個體本身。這源於他們對“約炮”之後的長期預期一致。
(2)炮友關係有可能長久嗎?
我們可以在與愛情無關的情況下,與一個人保持長期的性關係嗎?
恐怕比較難。
無論這段關係被如何定義,在長期的親密關係中,幾乎一定會產生情感依戀。
當兩個人進行長期的性接觸和彼此瞭解後,其實這段關係會變得很像戀愛——信任、親密、聯結、熟悉等等感覺都會產生,
而且,往往隨著時間的拉長,這段關係會變得越來越難以界定。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隨時檢查關係的狀態也變得非常重要。
這像極了傳統戀愛當中的情感體驗,我們也需要隨時檢查雙方關係的契合度,以保持愛情的長久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