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型人格障礙
是一種人格障礙疾病,屬於羞怯症的一種,是一種強烈的自我保護機制,患者會避免與人交往,避免出現在公共場閤中,害怕被評價、被觀察以及被批評。這種人格障礙帶給患者不少的困擾,也對其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產生不良影響。本篇文章將從症狀表現、病因和治療等多個角度來探討關閉型人格障礙。
關閉型人格障礙
一、症狀表現
關閉型人格障礙的表現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社交逃避、感覺敏感、難以承受負面情緒和自我貶低。社交逃避指的是患者會避免出現在公共場閤中,因為他們害怕被評價、被觀察以及被批評。感覺敏感則是指患者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體驗非常敏感,容易感到傷心、害怕和羞恥。難以承受負面情緒是指患者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難以承受並從中恢復過來。自我貶低則是指患者對自己的評價非常低,認為自己不得人心、不夠聰明等。
二、病因
關閉型人格障礙的病因比較複雜,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首先,遺傳因素在關閉型人格障礙的發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家庭史是關閉型人格障礙最顯著的高危因素之一,這表明了遺傳因素對其發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其次,環境因素也會影響關閉型人格障礙的發生率。發生關閉型人格障礙的個體通常都有一個或多個家庭成員或父母存在類似的社交避免行為或社交不安全感。最後,心理因素是導致關閉型人格障礙的因素之一,個體的特點、人格結構和成長環境差異很大,不同的個體在面對社交情境時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體驗將影響個體認知、體驗和行為,最終成為關閉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因素之一。
三、治療
治療關閉型人格障礙採用的主要方法為認知行為療法和群體心理治療。其中特別推薦的是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目的是幫助患者改變對社交場合和人際關係的看法和感受,促進他們從避免社交和厭倦人際關係的行為中走出來,從而建立起更加健康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群體心理治療,則適用於社交技能較差的患者,適當的交往可以讓患者更好地適應社交需求,提高自身的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