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型人格障礙是什麼
自我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NPD)是一種心理疾病,病人常常自認為比其他人更優秀,並且不斷要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同和讚揚,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該病人還常常體現出自我中心、自負、自戀、自我中心化、強迫追求權力和成就、缺乏同情心、誇大自己的成就和重要性,以及侵略性和敵對性等特徵。自我型人格障礙病人對別人的看法大都非常強烈,有時甚至會表現出挑釁和傲慢的態度,如在爭吵時指責和侮辱別人,這也是其與社交交往困難的原因之一。同時,由於NPD病人缺乏同情心,他們往往會對別人的感受視而不見或者缺乏理解。
自我型人格障礙是什麼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自我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障礙,它涉及到人們自尊心、人際交往、情緒調節和對他人感情的認知等方面,與人們的個性特質和行為模式息息相關。一般來說,NPD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性格特徵、生物因素等都有一定關係。例如,家庭中的過度溺愛和否定、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缺乏關注和支援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自我型人格障礙的形成。此外,壓力過大、抑鬱症等情況也可能與自我型人格障礙的出現有關。
總之,自我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需要得到關注和重視的精神障礙,它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心理健康,還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如對社會的危害性等。針對該障礙,我們需要儘早識別和治療,並藉助多種不同方法,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