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精選27篇)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

伴隨著時間老人的腳步,終於來到了清明節。今天,我準備去叔叔家,看看出生不久的小妹妹。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來到汽車站,那裡已是人山人海了。過了很久,我們一家人才擠到了售票處。可是已經無票可求了,只剩下了一張兒童票。“這下可怎麼辦啊?”我著急的說。:“沒事,你先坐車去叔叔家吧,不是還剩一張兒童票嗎?”爸爸說。媽媽說:“嗯,是啊,我打電話給你叔叔,叫他在汽車站接你,等明天有了票,我們再去。”

坐在這麼豪華的大巴車上,我心裡有著說不出的喜悅,盼著快一點到叔叔家。大巴車的司機叔叔終於發動了車,開始行駛了。不知不覺,大巴車已駛入青銀高速。忽然,我發現前方一片樹林起火了,還不時發出樹枝被燒斷的“吱吱”聲。我猜想:肯定是人們上墳時,不小心把樹木點著了。

我心想:清明節上墳時可以買一束鮮花獻給去世的長輩和祖先嗎?我們可以用鮮花的方法來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思念之情啊!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千古名句。可是千古名句也不定準確。這不,這一個清明節就沒下雨。

早上我們去給外婆祭墳掃墓,下午到高樓東巖。天空飄著棉絮般的白雲,一滴雨也沒有,我們喜出望外。趁現在沒下雨我們一大群人去爺爺他的爸爸的墓地掃墓。

我們帶了許多掃墓的工具:掃帚、鐮刀、紙金錢、紙銀錢、紙銅錢、紅紙和黃紙。首先,我們用掃帚和鐮刀把墳墓旁的落葉和雜草除盡,把蟲子趕走,保持墳墓的潔淨。然後,我們把蠟燭點上,並把紙錢燒掉。燒紙錢是有規定的,紙銅錢是給死去的親人用的,紙金銀錢是給土地公公用的,不能搞錯。接下來,我們把黃紙和紅紙壓在墳墓上,黃紙壓在右邊,紅紙壓在左邊。最後,只需放一串鞭炮,我們點上百子炮,聲音十分響亮。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3

清明節這天,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即使說每年來這裡一次,但是感覺上並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裡耗,因此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很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即使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季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4

記得去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去了一趟鄉下外婆家,在那兒,我們全家一起去祭拜了祖先。

一開始,外公和外婆他們把客廳打掃得乾乾淨淨,再把剛燒好的魚肉等飯菜端到了桌子上,然後外婆在桌邊正中央點上了蠟燭,最後在桌前的地上放了一個草墊子,擺設好這些後,我們全家人都來磕頭,心裡都在祈禱,祈禱祖先們在另外那個世界生活得幸福美滿,並且保佑我們全家四季平安。

等大家磕完頭,外婆就找來了一個大缸,把前幾天她折的所有紙錢都倒進大缸中,再把一種祭祀草撒在了裡面,然後點燃火,把大缸中的東西燃燒了。剎那間,全家人都不說話了,眼睛直盯著那燃燒的大火,心裡都在祈禱,祈禱祖先們把紙錢都拿去另外那個世界用,祈禱他們在那個世界生活得更美好,並且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平安。我弟弟見大人們不說話了,便“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這哭聲又增添了幾分哀愁。

這時缸裡的東西已化為了灰燼,然後外婆就把這些灰倒在了門口的草地上,我們望了望天空,空中陰森森的,好象祖先們也快要哭泣了,到處是一片憂傷淒涼的景象。

後來,我們一起去掃墓,只見掃墓的人們有的在唱悲哀的歌曲,有的在放聲大哭,到處紙花飛舞,我也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時的天好象比剛才更陰森了。

掃完墓,我們就去踏青了,只見各種植物生機勃勃,可它們怎知道我們心裡的憂傷啊。

那次清明節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人們對先祖的無比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多麼希望人們都能長生不老啊!這樣人世間就會少了幾分寂寞哀愁,世世代代的人就可以團團圓圓了。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5

清明節上午八點,我和媽媽從石獅市第二實驗小學出發,天下雨了,我和媽媽只能頂著沉重的安全帽前往永寧鎮外高村。到了老家,一進門就見奶奶樂呵呵地走過來了,我們先去“小墓”靈堂阿太的骨灰盒,插上幾根香,祈求阿太在天保佑。

“小墓”拜完了,該去拜“老墓”了,在拜“老墓”之前,要拜全村人的大墓,我們先把我大伯和他的家人叫來去拜大墓,燒完香放完炮,拜完之後,我們終於到了自家人的墓面前,這個墓是“墓中墓”大墓裡有四個小墓,我阿太的墓是第二、三個小墓,見到親人的墓,大家馬上行動起來,大伯先把墓邊的草除了,我在用漿糊把假錢貼在墓上,又拿紙花在周圍貼上,最後燒金、放鞭炮,便回家了。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對這首詩並不陌生,我也一樣。每到4月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因為清明對於我來說不僅是祭祀祖先那麼簡單,它也是我和家人短暫相處的時候。

人們都說清明總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時候天氣都特別好,太陽也不大,又不下雨。這都成為一種慣性。也許是老天特別照顧,又或許是祖上積德吧。

我喜歡回到家被親人包圍的感覺,也喜歡用心去感受親人們的關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時候我總是興奮不已,也總是想起家人淳樸的笑臉,那時的我總是期待著快點回家。

雖然路有點難走,但美麗的風景讓我忘記疲倦。一路上都有農民種的桑樹,桑樹的根部都會有桑葚,農民知道會有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後都不會噴灑農藥,這倒給我帶來一些飯後水果。田野邊還有一種野果,家裡都叫那種野果為“清明果”因為它總是在清明的時候成熟。果實成熟的時候是黑色的,吃起來很甜,還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來又酸又澀,但很好吃。

田野裡還有農民在種田,雖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誤農活,就算下雨也要繼續幹活。我被他們的勤勞所感動,為他們照下一張張勞動的見證。

有人說清明的時候是最累的,我不這麼認為。清明是對親人的懷念,是感謝祖先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與親人短暫相聚,更是放鬆身心,給自己放假的時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謝!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7

清明節前夕,我們全家一起回老家,去祭拜爺爺和奶奶,清明節的習俗是燒香和掃墓。

在回家的路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個緬懷先輩,令人悲嘆;人的生命是多麼短暫,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只剩下的就是有讓人懷唸了!

踏著鬆軟的泥路,懷著沉重的心情,我和爸爸媽媽、姐姐來到奶奶爺爺墓碑前,把已準備好紙、紙幣、衣服,每張紙都分開、把衣服成套擺整齊,放在地上,畫個圓圈在燒著,然後祭拜三下我們在心裡默默地念叨著,先祖們,你們在九泉之下好好安息吧!

清明節讓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喜歡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說:“清明節就是紀念死去的親人,我們要去給你外公掃墓。”

吃完飯,我、爸爸、媽媽、舅舅、舅媽、坦坦姐姐六個人一起去掃墓。一下車,那些山路很難走啊!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外公的墳。我和舅媽疊錢紙,舅舅還灑了白酒,我磕了三個頭。媽媽說:“外公,你要保佑葳葳身體健康!”我就想起我小時候外公常常給我捉蝸牛,帶我玩。後來,我爸爸放完鞭炮,我們等火滅了才走。因為怕起森林大火。在山上,舅舅找到了竹筍。我和媽媽找到了烏泡,媽媽說:“等到秋天它才會成熟,它就變紅了,可以吃了。”

我們上了車,外公的墓地越來越遠。親愛的外公再見,明年清明節我來看您!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9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插上柳樹枝,告訴人們清明節到啦。最有趣的要數吃弟蛋和剪頭髮啦。

清明節那天一定要吃弟蛋,弟蛋裡面還要放點蔥。因為蔥和聰是同音字,所以弟蛋裡放點蔥人們叫聰蛋也就是聰明蛋啦。還有就是清明節那天一定要剪頭髮,剪啦頭髮會變聰明起來,所以人們稱聰明頭。

這就是我們那裡的清明節,我愛這已有2500年的歷史和獨一無二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0

清明節是一個給人緬懷先人的節日,是一個讓大家表達情感的節日,它讓大家時刻謹記那些烈士的事蹟,烈士的精神。它在牽引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遠流長。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這帶著絲絲涼意的清明節,不免生髮出幾分淡淡的憂傷。在我們享受清明小長假的時候,我們更要去緬懷歷史,記住那些為爭取我們今天自由、幸福生活而流血犧牲英雄先烈們。

我們不妨利用高科技手段到網路上去祭拜先烈吧,為他們點上一支“蠟燭”寄予我們無限的哀思,並告慰先烈們:我們已經坐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了;我們的神州載人飛船已經飛天成功了;我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航母了……

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不會白流,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但它沖刷不了閃耀著的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它指引著我們努力前進。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一定會把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1

清明節是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一個,這時冬天已經離去,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正是春遊踏青、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的好時節。

清明節也是一個懷念、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植樹、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今年清明節,我和媽媽、外婆,一起去掃墓。我外公放了一些銀錢和金錢在墳頭,我舅舅把這些紙都燒了,把水果和蛋糕撒在墳頭,每人還在墳前都磕了一個頭。所有的祭祀結束之後,我們一起返回了家。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2

清明節是祭拜祖先和清掃墓園的節日,中國人很注重孝道,每一年都會找一天的時間來祭拜祖先。

傳說在魏晉的時候清明節被定在農曆三月三日,後來為弘揚固有文化與倫 理道德,明訂四月五日為“清明節”全國放假一天方便掃墓。清明節主要活動,就是全家大小一起到祖先的墳上清裡墓地的雜草,並拈香祭拜,祭拜時有許多祭品有它本身的寓意,像撥蛋殼“脫殼”,表示除舊佈新生生不息;還有準備米糕,是代表步步高昇的意思。

我們家每一年也都會在清明節的時候去掃墓,爺爺的墓是在田裡,我覺得很特別,我們到那裡會先除草把墓園清理乾淨,再開始祭拜,而祭拜也有一定的順序,要先拜土地公再拜爺爺或奶奶,然後再燒紙錢。

我覺得我們清明節掃墓這項習俗很有意義,不但可以把祖先的墓園清掃乾淨,還可以祈求祖先保佑我們平安順利,而且祖先可以每一年看到自己的孫子和兒子,祖先應該也會很開心。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3

終於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在我們學生眼中是嚴肅的日子,我們認為的清明節只不過是多休息一天罷了,對於除此之外所蘊含的豐富寓意,大部分同學們卻一無所知。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眼中的清明節。

首先,清明節不僅是個嚴肅的日子,而且還要給死去的親人祭拜,以此紀念他們。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上一年開始,清明節更是成為了我國的法定假日,因此,在四月五日,就有很多人去祭拜。

在清明節,要燒香,而且還要盪鞦韆、踏青、插柳、打馬球等一系列活動。在這一天,大家不僅要祭拜自己死去的親人,還要祭拜革命烈士們,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衣食無憂的今天。現在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是我眼中的清明節,想必大家對清明節的認識更加豐富了吧!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沒錯,今天正是清明節。一大早,天空就飄起了毛毛細雨,像一層薄霧籠罩著大地,那麼朦朧,卻又美的那麼真實。於是我們一家人在春雨的滋潤下,緩緩駛向烈士陵園。

一路上,我坐在車裡,欣賞著路邊的野花野草,不禁思緒萬千。多麼生機勃勃又多麼頑強啊。

不一會,我們一家人來到了烈士陵園。頭頂的雨依舊淅淅瀝瀝的下著。這裡人山人海,顯然,人們並沒有因為雨天,便不來此緬懷烈士。遠遠的,就看見館中立著一塊紀念碑,上面寫道:各位先烈永垂不朽。是啊,你們保衛了國家,你們是歷史長河中的英雄,我們會牢牢把你們記在心中。

接著,我們一家人在烈士的墓碑前除了草,獻上了鮮花。此時的我便又不禁浮現連篇。那烽火連天的歲月,戰士們在沙場上衝鋒陷陣,敵人的炮彈穿破了他們的肩胛,他們卻無所畏懼,用鮮血染紅了一切,染紅了五星紅旗。

終於,抗戰勝利了,人民們那滄桑的臉山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含著淚,含著自豪,含著艱辛。我們現在所有有的一切,哪樣不是先烈們的功勞,所以,讓我們緬懷先烈;讓我們對他們說一聲謝謝;讓我們對他們深深地鞠上一躬;讓我們在他們的墳前先上一朵鮮花。

也許,清明節真的是一個令人無限遐想的節日吧。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5

清明節這天,我六點就起床。這一天家人都要到祖先的墳前祭拜,獻上鮮花、焚燒紙錢,表示對先人永久的感激和懷念。

掃墓之前,親戚們先集合,到齊後我們才出發。到達目的後,大家立刻展開工作,掃地的掃地、除草的除草,很快的,太祖的墳墓就煥然一新。接著,爸爸分給我們一柱線香,祭拜后土和祖先,還發下五彩的墳頭紙壓在墳頭。祭拜時,我看見墳墓旁有一塊石板,上面刻著“后土”。我問爸爸“后土”是什麼意思?爸爸說:“后土是管理土地的神,?會守護各家的墓園,所以每一座墳塋都有後土的"存在。”祭拜完後,我們焚燒金紙,接著大家一起享用供品,其中有蛋和蝦子。爸爸又說:”蛋和蝦子必須要脫殼才能吃,而脫殼代表著出人頭地的意思。”我才瞭解這項習俗代表的深遠含意。

這次的掃墓活動對我來說,有很大的收穫。掃墓不但慎終追遠、緬懷祖先,又能增長知識、擴充視野,清明節真是一個很獨特的民族節日。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6

清明節的下午,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到烈士陵園去跟烈士掃墓。

從學校出發,我們排起長長的隊伍就像一隻長龍似的。我是班上的領隊,拿著旗杆,帶著我們的同學在街上行走,朝著烈士陵園的地方去。

到了山腳下,我看見兩邊的樹木鬱鬱蔥蔥,地上的花五顏六色,好看極了。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英雄墓碑前,老師叫我們不要大聲喧譁,接著,我們向英雄們默哀3分鐘,在這3分鐘裡,我想到了他們為了我們的祖國而犧牲真是一個大英雄。3分鐘完以後。有學生代表講話,講的是英雄為祖國頑強戰鬥,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的壯舉,抒發了他們愛國的精神。再是,為這些英雄們唱歌獻花環。最後,為這些烈士英雄們獻白花表達了我們對英雄們的崇敬。獻完白花,我們又來到了烈士英雄的紀念博物館。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啊!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7

過兩天就是四月五日清明節了,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給過世的親人上墳,為對國家做出貢獻的烈士們掃墓。

每年清明節我們都要去給外公上墳,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一家人來到外公墳前。聽外婆說:“在我媽媽八歲的時候,外公就去世了,外公生前特別疼愛媽媽。”我跪在外公的墳前,便說起我的甜言蜜語來。我讓外公保佑外婆身體健康、保佑我和姐姐學習進步、保佑爸爸和媽媽生意興隆、保佑大姨和舅媽工作順利、保佑舅舅行車安全。說完後就磕了三個響頭,外婆站在一旁想起以前的事情,眼淚直往下流。

快要回家了,我心裡默默地對外公說:“外公,您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您!”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8

清明節前夕,我們全校師生來到岱山公園門前,開展了“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清明節主題大隊會活動。

主題大隊會開始了,經過出旗後,一位大哥哥向我們講述了陳岱山同志的事蹟。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親人所設立的節日,而我們來到岱山公園,也正是為了紀念在熊熊烈火中為搶救國家財產而英勇犧牲的青年陳岱山。聽了這位大哥哥的介紹,更讓我們懂得了岱山公園的紀念意義與汽車工業對人類的重要性。聽大哥哥的訴說,眼前彷彿呈現出了一片火海,隆隆的聲音在耳邊轟鳴,火光在眼前跳動,年僅二十幾歲的陳岱山同志拎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想,一種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為國家少了這麼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同學們表演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如:跳舞、詩朗誦………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一、二年級小同學們跳的舞蹈。看得出來,那些小同學跳得特別賣力,舞姿是那麼優美。她們的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可愛,那麼的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的氣息。然後,就輪到一年級入隊儀式了,他們是繼我們之後的又一代,承接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應了大隊會的標題“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最後,我們遊覽了岱山公園,祭奠了陳岱山烈士,天空是那麼蒼涼,彷彿也在悼念陳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湧上我的心頭……

這次清明祭掃,給我的心靈留下了莫名的震憾。我們是汽車城的下一代,我們要“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19

母親說清明節是一個追思祖先、感恩前人的重要日子,所以這天要祭拜祖先、掃墓。午餐時,大家一起包春捲,春捲又稱為“潤餅”,將菜、肉、面加上花生粉及糖粉包在面 皮中,捲起來握著吃,有點像卷壽司。因為所有食材都是冷的,所以清明節又稱為“寒食節”,聽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他很孝順,寧被燒死也不願出來當官,所以當時的君王下令全國人民吃冷的食物來紀念他。

下午,全家人到公墓祭拜曾祖父及曾祖母,平時人跡罕見的公墓,今天卻車水馬龍,人滿為患,單單停車就花了好多時間。擺妥祭品後,突然下起一陣大雨,我們趕緊躲進公墓搭建的帳棚內,差點被淋成“落湯弟”,感覺像是古詩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景。爸爸說,以前土葬的墳墓較多,要花許多時間整理,所以叫做“掃墓”,現在大多把骨灰放在納骨塔,省時方便多了,但清明掃墓的感覺卻變淡了。

這是我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去掃墓,新奇中帶點感傷又害怕的氣氛,以後我還要來掃墓,提醒自己要飲水思源,觀功念恩。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0

清明時節雨紛紛,絲絲縷縷,飄飄灑灑,如煙似霧的春雨中瀰漫著祭奠和懷念親人的氣息。

媽媽告訴我,大姨媽生前是非常疼愛我的,每當這時我心如刀割。我希望大姨媽在那個世界的另一邊的過得好,穿的好,睡的好,身體好,您放心,照顧好自己。在親人的墓前,我們獻上鮮花寄託哀思,輕柔的春風帶著我們的思念,送向另一個世界。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1

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家鄉要做清明餜、上墳,望囡。清明餜是以米粉為原料,顏色有青白兩種,一般白的是鹹的,青的是甜的。鹹的用豆腐、肉、鹹菜和蔥做餡,青的用豆、糖、芝麻做餡料。

清明餜的形狀很多,有花餜、卷邊餜、蠶繭餜……上墳、望囡都要用清明餜。我還知道清明節是懷念故人的節日,也是想念親人的節日。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2

清明節我和奶奶堂哥還有大伯大娘去羅浮山玩了,我和哥哥去走獨木橋,我不小心摔下水裡了,爺爺把我送回酒店去換衣服後再回去玩。

我和哥哥去水裡餵魚,我又和哥哥他們去了扔硬幣,我和哥哥總是扔不中,然後和哥哥去了坐纜車,坐纜車我覺得好恐怖,但還是通 關,很開心。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3

清明節,吃完早飯,我們開車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到老家。

我們先去地裡給奶奶燒紙。到了地裡只見姑姑把“金元 寶”和“紙錢”,放到墳墓前,然後,只見姑姑畫了一個大大的圈,把元 寶和紙錢牢牢地圈在了裡面。這時,只見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元 寶和紙錢。然後我們給奶奶磕頭。再回到爺爺家吃飯。吃完飯我們就回家了。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4

清明節我們到了山腳下,我們走路爬上山,山上的小路彎彎曲曲。到了山上,奶奶把青團跟麵條擺在了桌子上,靜靜地等待祖公婆吃飯。下山時我跟我的朋友小雨去小池塘捉蝦,我輕輕地把手伸進水裡,小蝦嚇的東躲西藏,小雨跟我追的滿頭大汗,終於我們捉到了許多小蝦。

太陽快下山了,我們也回家了。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5

清明節,我要給我的姥爺說一句話:“姥爺,我們想你!”

4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去給姥爺掃墓,到了沋河塔園,我不再像來時輕快快活了,因為,這是姥爺葬身的地方,在這,姥爺永遠躺下了,姥爺已經在這躺下了四年了。但是,姥爺給我們家帶來的榮譽我們家永遠都不會忘記,姥爺曾兩次出國,到了燒紙的過程,我總覺得心裡沉甸甸的。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6

清明節的早上的天空陰沉沉的,我站在外面才感受到小雨的到來。小雨細的如牛毛灑落在地上不見了。我望著路上匆匆忙忙的大人他們的表情很沉重,清明節的小雨給他們增添了些許的思念。

小雨斷斷續續下個不停,它滴落在泥土裡,小草變的更緑了,它滴落在湖水裡,激起了一層層水波。清明節的小雨讓我的心溼溼的。

清明節的小學週記 篇2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年一次的祭故掃墓,一年一回墓裡墓外人的對話。

4月4日,我們全家去了鄉下掃墓,中午到鄉下時,天開始下起了雨。春天的鄉村到處洋溢著生命的音符和泥土的芬芳,田野草木青翠欲滴,野花遍地,火紅的杜鵑花會在每個角落向你綻放笑臉。兒子快活地奔跑在鄉間的小路上,把大人這莊重的祭祀活動,變成了一次愉悅的踏青。是啊!清明本是踏青的好時光,古人將清新明麗的春之歡樂與生離死別的人間悲酸合為一體,其中藏有怎樣的玄機呢?也許,生與死,本來就是順應自然的輪迴,優雅相對才符合人生真諦。生與死的行走充滿詩境,生命才能獲得本有的尊嚴和高貴。萬物復甦之際,人們傾城而出,郊遊掃墓,讓清明成為生者與逝者合歡的節日,這正是先人的大智慧啊。

婆婆在墳前燒紙時口中唸唸有詞,大意是讓墳裡的人好好過,保佑墳外的人平安幸福,我想大多數人上墳的人都是這樣的吧。要墳裡的人保佑墳外的人,首先還是要墳外的人保佑墳裡的人;只有墳外的人過的好,才會慷慨地拿出的祭品來祭奠墳裡的人。

我想,陰間陽間該是一個樣吧,在哪一邊都不容易,要想活出個人樣來,靠誰都不可靠,誰都活得不輕鬆。還是老祖宗那句話說得好,自強不息。首先把自己過好,只有自己過好了才有能力去照應別人,不管是墳裡墳外的人都一樣。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