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戀愛社交理論:情緒判斷價值並調整行為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情緒有好幾種功能。你可能把它單純想象為大腦中的迴圈電路,用來評價價值然後在合適的時候透過喜怒哀樂的情緒感受來啟動行為。

兩性戀愛社交理論:情緒判斷價值並調整行為

我們同樣有對於快樂的期待和對於痛苦的恐懼。即,這些感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引起特定的行為,從而提高我的生存和繁zhi機率。

價值差異和投資風險其實在情緒層面是被永不停止地計算著的。

例如,一個女人和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男人做ai。她感到他比她自己本身更加有魅力,她認為她自己不能將這個男人保留作為長期伴侶。因此這個女士擁有的情緒程式使她同時既為獲得一個有魅力的伴侶感到美妙(價值差異),也為不能守住他而感到糟糕(投入風險)。她感受到了兩種情緒,而這兩種情緒都是正確的。

這意味著擁有矛盾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價值評價,危險評價和動機目的。害羞感透過促使我們遠離陌生和有潛在危險性的人物,從而保護我們的生存。孤獨透過促使我們走出房間去認識女孩來保護我們的繁zhi機會。嫉妒透過促使我們維護伴侶來保護我們的交往投資。由嫉妒引起的警覺和暴力行為被當今社會視為惡行,但是這種程式卻是在其它程式被進化所遺棄的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為什麼?

當你同時感到孤獨與害羞,你會有一種矛盾的感覺,其中的某種感覺錯了嗎? 不,它們都對。那些孤獨卻不那麼害羞的人們,或者害羞但不那麼孤獨的人們,傾向於在傳承基因過程中失敗。

就如同身體上的痛苦透過促使我們避免致痛的同類事情發生一樣,情緒的痛苦也以同樣的方式幫助我們。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快樂與痛苦都沒有深層次的含義,我們只是簡單的感受到它們,因為它們透過提供激勵和激發行為來提高我們的生存機率。

形象地來說,情緒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個透過賞罰來調整行為的公式。如果用複雜的社會訊號、性訊號、進化壓力、生存和繁zhi本能等等概念來解讀的話, 這一點對任何情緒都適用。

一個哲學上的註釋

考慮到人們從哲學和宗教中追尋的關於生命中的更深刻含義,我並沒有說這樣的意義不存在。然而,我可以斷言,那些深刻意義並不存在於情緒中。

尋求情緒中深刻意義無異於尋求痛苦快樂背後的深刻含義。它們只是被設計來幫助我們生存與繁zhi的激發因素。

情緒給我們的經驗增添豐富性、深度和色彩。但是生命與宇宙的深層哲學或宗教含義只能從其它地方發掘。情緒不是上帝。

社交回饋能引起確認和否定的感覺

我們的情緒判定我們的自身價值,給我們確認和否定的感覺。這感覺基於我們自身對於價值的感覺,以及從接受或拒絕我們的他人那裡得到的社交訊號。我們都是群體動物。

我們都對社交肯定很敏感。因為我們生存繁zhi的機率被我們的社會聯盟所影響。如果高價值的人希望和我交往,那麼我感到受肯定。如果他們拒絕我,則我感到被否定。我們視肯定為“接受/愉悅”,視否定為“拒絕/痛苦”,這些感覺有利於我們的生存和繁zhi。

正面的社交反饋使我們感覺良好,負面的社交反饋使我們感覺糟糕。例如,如果我在一個擁擠的房間裡被別人清楚的看見在地板大便,我會立即受到負面社交反饋。這進而使我感到糟糕。這種強烈的感受使我形成一種深刻的記憶。我未來便不再會在地板上大便了。我的行為由此被情緒所修正,進而我的社互動動將更加成功,我的生存價值由於社交反饋而得到改善。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