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女孩子的技巧:共鳴!快速開啟女生的情緒大門!
共鳴,一個看起來很高大上詞,讓人有種“聊天最高境界”的感覺。
的確,共鳴用得好,能夠很快就開啟對方的情緒大門,走進對方的世界。
不過,共鳴其實沒有看起來那麼難。
我認為,共鳴解構開來,無非就是“共同的經歷+共同的情感”而已。而這些,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是很常見的:比如你去吃烤串,跟你的朋友分享,說你去xxx吃燒烤了,你的夥伴回應你,那家的烤弟翅非常鮮嫩,不像其他家的烤翅乾巴巴的,然後你們就這個鮮嫩的烤翅如何美味吃起來如何享受聊了一陣子。這其實就是一種共鳴:共同的經歷—同一家烤翅,共同的情感—這個烤翅很鮮嫩吃起來很享受。
我說上面那個是共鳴,估計很多人會罵我,這“嗶—”也算共鳴?那麼為什麼上面的吃烤翅符合我說的模型,卻不符合大家心中的那種高大上的“共鳴”?因為,這種“共鳴”太普遍了!換句話說,去那裡吃過烤翅的,全市沒有10萬也有8萬,這種共鳴,只要去哪裡吃過的覺得好吃的,都會有,沒有獨特性稀缺性,自然處於共鳴中最淺的那個等級。相反的,共鳴中的共同經歷和情感越獨特越少見,共鳴就會顯得越深。比如,兩個人都是小時候父親拋棄家庭跟小三跑了,兩個人都是由母親辛辛苦苦撫養大的,這樣的共鳴就很有分量了;如果,兩個人的母親都在他們未成年的時候,就勞累成疾過世了,兩個人都輟學就業,那麼這樣的共鳴就很深了;如果,兩個人都有弟弟妹妹要扶持,兩個人都曾經寄宿在親戚家又都被趕出來了,那麼這樣的共鳴估計就已經讓兩個人打心底接納對方了。所以說,共同經歷和情感越奇特越多,共鳴感越強。
在我們的聊天中,深層次的共鳴一般比較少,淺層次的共鳴會比較多。從約會學來講,這裡面沒有什麼必然的好與壞,有深層次的共鳴,也可能一輩子只做異性好友,只有淺層次的共鳴,也可能一起生活共同構築未來。不管怎樣,共鳴都是深化聊天內容,提升雙方情感和關係的好方法,下面我們就看看,如何能夠加深雙方的共鳴感。
首先,感性的話題。
你聊的大部分女孩,可能跟你之間沒有太多相似的經歷,所以共鳴主要是情感上的共鳴。要尋求情感上的共鳴,當然要選擇感性上的話題,明星八卦、美食、書籍、電影、音樂、旅行經歷、情感經歷都很不錯;相反的,國際形勢,經濟政治這些,則會讓你的話題越跑越遠(除非對方是主修這些學科有濃厚的興趣)。
其次,感性的話題走向。
接上面說,聊到了房價,你扯宏觀經濟分析、國家房價政策、北上廣二手房走勢,這就是理性話題走向;如果你扯到了白領房貸壓力大,月月月光,感覺生活有種無形的重擔,很想放棄一切,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西藏去桂林,Blablabla,這就是感性的話題。
很多文章都說過,跟女孩聊天,不要評論,要分享感情,其實跟我上面說的道理是一樣的。比如,女孩說跟室友吵架了,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評論:這件事她錯了,那件事你錯了,你應該給她道歉,或者你應該聯合起其他室友一起打壓她。其實,該怎麼做,女孩心裡不是沒想過,而且,她如果真的沒主意,也會主動問你的。女孩子跟你說這樣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心裡憋屈,不開心,找個人訴訴苦,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陪她解悶,讓她把心裡話都說出來,暢快一下:我知道出了這種事,你心裡很憋屈,有種被背叛的感覺,Blablabla。然後話鋒一轉:其實我也有類似的經歷,想當初Blablabla。這樣不就好了。
第三,發掘相同點。
你要敏銳的把話題引導到你能掌控的領域:比如對方聊到了旅遊,正好你去過某個著名景點而且很有故事和感觸,比如黃果樹瀑布,那麼你可以引導到那裡:你去過xxx,那裡離黃果樹不遠,你去了嗎?如果對方沒去過,那麼你可以把你的故事作為罐裝材料講述出來,讓話題變得更加積極有趣;如果對方去過,那麼這就是一個共鳴話題。
第四,共鳴不必著急。
面對一個大的共鳴話題,例如上面說的,雙方都去過某個旅遊景點,可以分享的事情很多,那麼不要很著急的說:你去過黃果樹啊,我也去過,我去的時候是x月,你是幾月去的?最好的做法是,你先讓對方講述自己的經歷,然後慢慢吐露自己的經歷,讓對方去發現:啊,原來他和我有這麼多相同點啊。 比如,你可以先讓她講述自己的旅行經歷,然後順著她的話說:嗯,是啊,上了山就是xx旅社,你也住那裡的吧,你去的時候老闆家的那個娃娃還是穿開襠褲嗎,Blablabla。這樣的契合,比上面那種“你去過我也去過”自然很多,也會讓對方更有感覺。然後你可以過一會兒,或者過半天、一天,再拿出一個飾品來,跟她說:你記得老闆家旅社門口那個擺攤的老奶奶嗎,我這個就是從她那裡買的。這樣一來,可以延長共鳴話題的內容和時長,讓對方一直處於和你積極的充滿美妙回憶和共鳴的談話中。
第五,求同存異。
同樣的經歷,可能會造成相同的情感體驗,也要可能產生不同的情感想法。比如,都是沒爹沒媽的孤兒,都經歷了上山下鄉,都拼死拼活的拉扯弟妹長大,有的人就會覺得,生活真是痛苦,所以要皈依我佛,四大皆空,看開一切;而有的人就會覺得,好生活只能靠自己把握,自己只能相信自己,只能更加積極努力才行。同樣去過一個景區,有人就會覺得,這個景區很好很漂亮,這次旅遊真是太棒了;也有人會覺得,這個景區太髒太亂,而且小販都心太黑,高價不說還賣你假貨,這次旅遊簡直糟透了。如果出現這種問題,那麼請記得,把話題保持在相同的經歷和情感部分,迴避那些有巨大差異的部分。如果要聊,那麼請保持求同存異的心態,認同對方的想法,肯定對方的情感,而不要貶低或者否定對方的想法和情感。
第六,勇於分享自己的糗事。
實際上,在共鳴中,消極的糗事上的共鳴,要比積極的好事上的共鳴多一些。套句老話,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積極的美好事物的體驗大體是相同的,但是消極的糗事,卻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的。我們上面不是說了,越有獨特性,共鳴越深嗎,在這點上,積極的好事上的共鳴,就不如糗事上的共鳴。這就好像,兩個人家庭條件都不錯,父母都是先同行業內的精英,兩人受到高層次教育的背景經歷都相似,最後都成了x大公司的新生代精英,那麼這兩個人能談的來就不錯了;如果倆人都是父親帶著小三跑了,自己被母親拉扯長大,母親又患病去世,自己帶著弟妹受盡親戚家的白眼,如果兩人把這些都說了出來,估計應該是淚眼婆娑相擁而泣吧。
在消極的事情,或者糗事上的共鳴,可以讓對方活的心裡認同感,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有跟自己一樣的人,自己不是孤單的。同樣的,用於分享糗事,也是積極勇敢自信的象徵,這樣不僅能把話題上升到私人層面,妹子也更容易被你的坦率真誠所打動。
第七,情緒上的共鳴。
共鳴可以由情感上升到情緒,比如,女孩在外面跟人吵架受委屈了,你可以為她說話:“他怎麼這樣啊,還有沒有王法了,大庭廣眾就這麼欺負人啊,還不讓人說話了,他怎麼這麼不講理,我去找他去,大鬧他一場看他怎麼收拾”,最後反而被妹子勸下。關鍵就是,妹子氣憤,你比妹子還氣憤。同樣的,妹子碰上傷心事了,比如家人去世了,你陪著她,陪著陪著你痛哭起來了,說“我想起了我姥姥去世的時候,我都沒見上一面,想起來真是太揪心了”(別笑,這是我碰上過的真事兒),最後反而要妹子勸你不要傷心了。妹子難過,你妹子還難過。 總之就是,妹子的情緒要是不好,你就比妹子還糟糕;妹子的情緒要是很High,那麼你就比她還要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