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框架惹的禍-如何在追女生過程中建立真正強大的框架!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一)

都是框架惹的禍-如何在追女生過程中建立真正強大的框架!

昨晚跟朋友出去,後來又來了幾個老外朋友,其中有個我們不認識的洋妞。我朋友一開始就對我說:“這妞挺漂亮的啊。” 我深知他給我扔過來一個框架:嘿,哥們,我看上她了。 於是,一向為人厚道的我就把自己定位成僚機的角色了。我們去了一家酒吧,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遲遲沒有跟那MM說話,我便問他:“為什麼你還不找她說話?” 他說:“我才不先找她說話呢,她為什麼不找我說話?我覺得她有些高傲。”

我猜他在保持“框架”,試圖讓她來追逐他。 他還可能在“篩選”,他覺得她的“高傲”沒能符合他的“高標準”——可是,他還是從內心裡對她感興趣。 雖然我的這個朋友屬於飢渴型的挫男,但他卻一直篤行著自己相信的那套“把妹”技巧:打壓、驕傲風趣、編瞎話胡扯等等。他自以為透過打壓和調侃對方,就表明自己不是個NC(好男人),自己與眾不同,而且富有幽默感。雖然他這樣做總能逗女孩笑,但幾乎從未建立過什麼真正的吸引。 他的框架有時會“強大”到可怕:一旦他想追的某個MM給了他IOD,他就會立即拋下她。 要是某個MM在一開始就冷淡對他,甚至給他難堪,他就會帶著情緒地對我說,他不喜歡這種女人、他覺得她很噁心,並永不再理她。 因為,他要保持自己的“框架”。其實,他的“框架”是如此的脆弱,一旦自己的框架受到女人框架的威脅打擊,他不願意(或者說“不屑”)去想辦法重構女人框架,而只是拖著自己那頑固的框架“跳出圈外”——有時都不用“虛晃一招”。

我覺得可能有不少人犯過這樣的錯誤,我以前也是。很多不願做NG的AFC們喜歡教條地弄個框架套在身上(有意思的是,這幫AFC還有打壓的嗜好),他們以為這個酷酷的“框架”就像蝙蝠俠的外套,憑藉著它就能擺脫AFC的形象,就能變得鶴立弟群、就能不會暴露意圖、甚至女人會自動開始過來追逐她了。(這恐怕要拜賜於那些泡學書上的話:“如果你這樣做,那麼你就跟那幫只知道阿諛奉承女人的挫男們區分開來了。。。。。。”)

可問題是,你不主動找MM說話,這並沒有讓你“鶴立弟群”,也沒讓你顯得與眾不同。你以為你這樣的“裝酷”顯示出你保持了強大的“框架”,可是,在MM的眼裡看到的卻是另一番解讀:你就是個AFC,連主動跟女人說話的勇氣都沒有。要知道,你的這種“裝酷”跟那些天生害羞不敢前去說話的AFC們在效果上看起來是一樣的。你以為你跟那些AFC的不同在於:你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框架”。 可是,這個可憐的框架只是存在於你自己的腦子裡,別人又怎麼能看出呢? 不要對我引用那些泡學書籍經常說的話:“女人的第六感是會覺察出來的。”如果你真這麼認為,那麼女人還被你供奉雕像座上。

讓我們來重新看一下什麼是“框架”。 框架就是你在跟別人

互動

過程中,言語和行為背後隱含的潛在定義。 看到了吧,前提是

互動

。 如果互動沒發生,如果你連一句話都沒說,一個P都沒放,那又哪兒來的潛在定義了。 如果你的不主動跟MM說話也算是一次行為的話,那麼其“潛在定義”就是:我是個AFC,我生性不敢主動跟MM說話。

在謎男理論中,的確提到可以透過不主動跟MM說話的方式來達到NEG的效果。但這裡是有前提的:你必須立即DHV併成為

*整個*

團體的焦點。 如果你沒有吸引MM的注意,那麼你不主動跟她說話就不會發生任何效果。 或者,如果你只是吸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而她則完全有可能跟團體中剩下的人聊天,所以你的冷落照樣對她無效。 因此,你只有在有把握能馬上成為*整個*團體的注意焦點時,才能透過不主動跟MM說話的方式NEG她。否則的話,你就永遠跟她說不上話。 一旦時間拖長,你就會發現她根本不買你的帳,於是心生後悔,便放下“架子”(

嘿,忽然想到,所謂“框架”不就是中文的“架子”嗎?!

)來主動找她說話。 但這時,情勢就已經對你很不利了,因為她會認為:你是個很沒有自信的男人,猶豫了這麼半天才敢過來和她說話(這也是三秒法則的原理)。試問AFC們:你們有能力在短時間之內做到吸引整個團體的注意併成為焦點嗎? 正是很多AFC做不到這點,可他們卻仍然信奉“要不跟那妞說話以NEG她”的教條,才造成什麼也沒有發生。

(二)

另外,一個真正強大的框架應當是

極富彈性

。 很多AFC們之所以不願主動找女人說話,是因為他們擔心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框架,並落入“我是來追逐她的”這個框架。 雜耍人說過,從你跟女人開口說第一句話起,你就已經暴露了你的企圖了,你就是使用再巧妙的開場白也還是掩蓋不了這一點,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應該問一下自己:“這TMD重要嗎?”框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每一次互動都能改變框架。 所以,雖然我們無法避免最一開始落入“我是來追逐她的”這個框架,但我們卻能夠在稍後的互動中重建框架,甚至重構她的框架。 把妹真的跟玩遊戲是一個道理:哪怕你的開局玩得很慘,但照樣有無限的機會扭轉局面,獲得通關。

相反,如果你的開局玩得很好,但稍後的一次意外會讓你焦躁不安,開始出現強烈的情緒化,則照樣有可能讓你功虧一簣。我的那個朋友就是這樣,如果某個MM丟給他一個狗屎的框架,他就很容情緒化,然後很“絕情”地退出遊戲。 正確的做法是:你不要帶出任何情緒上的東西,同時重建你的框架,然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她進行一次反擊。 然後,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繼續遊戲。 這就是雜耍人常常提到的平衡把妹思想。

(三)

最後,我很想說一下把妹之外的“框架”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我越來越體會到這樣一個事實:

要想成為把妹達人,必先成為社交達人。

你的社交技能越高、社交圈越廣、社交活動越豐富、社交成功性越高,那麼你的社會叫之也就越高、遇到美女的機會就會越多、把妹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大。 謎男的社交力學,泰勒的正宗社交力學不僅僅是關於把妹的學問,更是關於社交的普遍學問。

在社交活動中,其實我們也不知不覺用到了“框架”(我們不是或多或少都有“架子”嗎?)。比如:你在跟某人聊天時,你會特別注意他們每句話的“言下之意”,你會盤算著該怎麼重構他們的框架,把他們納入你的框架。時間一長,你就會覺得很累,一旦你煩躁起來,你會就帶出情緒化的東西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這世上沒有多少真正的朋友,而且為什麼每個人都有一些討厭? 這是“

社交機器人

”的不良後果。由於這些“框架”的存在,使不少人(包括我)出現了情緒化,從而犯了很多的社交錯誤。

我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我總是等著別人來主動聯絡我。我有個現在看來很教條的想法:如果我主動聯絡別人,我會覺得有失框架,表明我在追逐別人。如果某人很長時間不聯絡我,那麼我也就不會主動聯絡他/她。如果我發現幾乎每次都是我主動聯絡某人,而他/她卻很少主動聯絡我,那麼我就會有一點情緒化,覺得自己不能再“犯賤”了,於是也就不再聯絡他/她了。

我認識一個老外朋友,長得大腹便便的,雖沒有學過泡學理論,但卻是很會搭訕,睡過不少各國美女,現在的女友也很漂亮。他有很多社交優點,其中之一就是:每次都是他不厭其煩地主動打電話聯絡我出去玩,而我幾乎很少主動點電話給他。他卻從不介意。

他的另一個優點就是:不管遇到什麼人,也不管是男是女,總是樂於主動要別人的電話。而我則不一樣,我很多時候不喜歡要電話號碼——尤其是男人和醜女,因為我覺得我對他們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就沒必要。現在想來,是多麼嚴重的錯誤!要知道,要想成為把妹達人,必須先成為社交達人。而要成為社交達人,其技巧跟把妹其實有很多共同處:要展現你的較高的社會價值、要展現出你有趣的一面、要自信、要主動等等。 尤其是自信和主動,至關重要。 我一般*總是*等著別人問我的電話號碼,才願意交換的。 既然要成為AMOG,那麼就要總是主動,總是引導他人——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他們社會價值的高低。

總之,結論是:

1. 永遠要主動。只有在互動過程才考慮框架。

2. 真正強大的框架是極富彈性的。

3. 永遠不要自我情緒化。

4. 不要成為社交機器人。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