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時如何給女生講故事-讓女生對你有強烈的興趣
約會時講故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透過講故事可以讓女生對你有強烈的興趣,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聊天時如何講故事。
講故事時,重點放在跟女生建立連線的能力,在這樣的方法中,複雜的情節是不重要的。從現在起,不要再考慮你的故事該怎麼發展下去,也不要考慮有沒有出人意料的結局。一個故事並不需要有個主要情節。
最重要的是,講故事的目的(尤其是在社交場合)是讓人們參與進來,使他們保持積極的狀態,而不是被動的狀態。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簡短有力的故事。
對於講故事,有一個很好的經驗法則,那就是保持故事的簡單性。故事一旦複雜,聽眾很難跟得上,也很難參與進來。如果故事簡單,而且包含一個最主要的情緒要素,那麼聽眾就容易理解、想象和記住。
一個故事具有五大要素:牽引句、背景、人物、動作和感受。這就是全部的東西了。
第一步:選擇一個牽引句
用一句話來告訴我們,你要對聽眾將的故事裡有什麼。你的聽眾會從中帶走什麼?他們為什麼要聽這個故事?
範例: “也許這個故事你們也曾碰到過。”——很適合在社交場合以自然流方式講出的故事。 “我想要講的東西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這是正式講座的牽引句。 “我準備告訴你我活這麼大遇到的最糗的一件事。”——這是我在熱浴缸裡講故事時所用的。
牽引句不要聽上去好像你太決意要講你的故事了。要賣一些關子,讓人覺得你可能就不講了。逗一逗你的聽眾,讓他們稍微追求你一下。一個牽引句應該製造出好奇感和期待感。
第二步:找一個人物
在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這個人物都會是你。這樣就適合於發揮出某些優勢和能力,比如能讓你的“表演”更加有力(但現在你不用擔心該怎麼做)。
把你自己作為人物,這並不難,你只需要使用“我”這個字眼就行了。但你可能很容易就迷失了,而開始使用其它委婉說法,比如說當你應當談論的是你自己時,卻使用了“你”這個代詞。例如,比較下面的兩個對話,想一想哪一個更有意思。
“我很喜歡騎腳踏車。當你腳踏著腳踏車穿越(紐約)西村區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所有的樹葉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開始變色,你可以在一些可愛的咖啡店前面停下來,然後你就可以結識一些有趣的人。”
與此對比: “我很喜歡騎腳踏車。我腳踏著腳踏車穿越(紐約)西村區,樹葉開始變色,我感到很快樂。我在咖啡店前面停下來,我覺得這些咖啡店很可愛,在那裡我去結識一些有趣的人。”
第二個例子比第一個例子要更清楚、更容易地講述出來,因為它有一個一致的人物貫穿始終,它更容易進入聽眾的想象。
自始至終都要使用同一個人物,而且從現在起,如果你正在參加超凡魅力藝術的講故事學院,那就用你自己作為人物。
第三步:描述背景
將這裡的用詞保持到最低限度。 “我坐在一輛計程車裡。”這包含了大量的資訊。我們知道了。我們不需要知道你是於某個星期二在曼哈頓下東區坐在計程車裡。那樣說的話就會包含太多不相關的資訊,這會把故事弄得像一團漿糊。要把背景資訊保持到最低限度,以給你的故事砌上“牆壁”——薄薄的牆壁。
使用你熟悉的背景。這樣你就可望不用費力了,因為你將要採用的故事是真實發生在你身上的,於是你就不必“創造”出一個場地了。
講故事不是關於如何去創造,而是關於如何去表演。
第四步:描述動作 使用描述動作的詞語。 我走著。 我提前想著明天。 我撿起了一枝花,把它別在我衣服的翻領上。
第五步:把一些動作串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場面
那個女孩叫來一輛計程車,把我推到車裡。我用我的嘴唇摸索到她的嘴唇,然後吻了她,但她卻扇了我一個耳光。(場面結束)
第六步:描述你的主要人物對每個場面的反應
那個女孩叫來一輛計程車,把我推到車裡。我用我的嘴唇摸索到她的嘴唇,然後吻了她,但她卻扇了我一個耳光。我感到很意外,而且有被背叛的感覺。
正是你的人物的情緒反應才讓你的聽眾將故事聯想到他自己,才會站在他或她的立場上去感受。
要明白,一個單一的場面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較長的故事都只不過是在放完一個場面之後接著放下一個場面,直到你找到你該結束的地方為止,這個結束的地方應該有一個情緒的轉變或真相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