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男女戀愛相處致命傷-對抗意識!
在求助帖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對抗意識的存在,具體來說就是與對方的行為與反應進行抗爭、反駁、嘲諷等行為。
對抗意識的存在,對人際關係來講並不是好事,不管是在泡妞還是在工作或者生活中。
現在我們就來講講對抗意識在互動的壞影響,並來看看怎麼做。
1. 表現
什麼樣的是對抗意識,這裡有幾個案例。
A. 小A上街搭訕,被打槍。小A覺得面子上很過不去,所以很痞氣的說:“算啦,反正拒絕我是你的損失,你自己錯過了多麼好的一個機會,回家後悔去吧!”話到後面越說越狠。
B. 小B和網聊的女生在鄰城,兩人關係熟絡,過節期間小B讓女生來自己這裡玩,而女生讓他去找她。小B心想,PUA說了不能順著女生,所以堅持讓女生過來,並且列舉自己城市比對方城市好的地方,然後漸變成了城市比較大戰。最後女方生氣下線。
C. 小C和女孩出去吃飯,事先準備好轉場。但是女孩穿了雙新鞋,磨腳磨得厲害,十分難受。所以女孩表示吃完飯就回家了,小C聽到後很生氣,吃飯時沒怎麼說話,把女孩送到家後一句話也沒說就走了。
(以上三段案例都是在學院求助中見過的,在這裡去除細節只提取主要部分)
在上面這三段案例中,都體現了男方對女方行為的抗拒,而且各有不同,A是面對對方的拒絕而產生了對抗意識,B則是因為對方沒順著自己的意思,C則是因為突發情況。但是最後結果都是把兩人關係弄的很僵。
2. 為什麼會出現對抗意識
咱不是心理分析的網站,所以簡單說說:
A. 自尊心太高,太過脆弱,比如案例A,搭訕被打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的確有不少新手會表現出“你看不上我,我也不讓你心裡舒服”這種心態。究其原因,有些人是因為從小條件好,只有自己對別人說不,一到別人對自己說不,就受不了了;而有些人是因為經歷少,平常生活裡都很和氣,很少要求別人,也很少被拒絕,所以猛地受到了拒絕,就受不了了。
B. 被洗腦/錯誤理解/理論中du。其實很早之前,包括現在,有很多討論男女關係的文章都把男女關係形容為戰爭,而不是和諧的相處,所以這就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對抗的根苗。再加上看了一些理論,說要保持框架,不能遷就女人,於是見到女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合,就瘋狂的對抗,希望能夠以此在關係中佔據上風。
C. 不會相處。這是天朝獨生子女的通病,從小被家長溺愛,什麼都順著自己,所以漸漸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考慮別人,只要事情不如自己的意,不管有什麼充足的理由和原因,都會賭氣或者發脾氣。也有人意識到了自己有這個問題,但是下一次碰到這種情況還是不由自主地生氣,這就是十幾二十年培養的固定模式,沒法說改就改。
3. 對抗意識的問題
對抗意識產生的問題很明顯,就是破壞雙方已有的關係,如B和C;或者給對方留下很差的第一印象,如A。A案例就是我們說的,典型的“輸陣又輸人”,放生活中就是我們說的“玩兒不起”。在我們喜歡的傳奇故事中,一直宣揚那種輸了就輸了,灑脫而去的瀟灑感覺,雖敗猶榮。這是因為這是高素質高境界的體現,放約會學上,那就是高價值!而做的正好相反,被拒絕了就惡語相向,這就是低價值。你放狠話說“你後悔去吧”,其實對方心裡想的會是“後悔個頭,就衝你這樣子,認識了你才會後悔,幸虧拒絕你了”。約會學一直提倡的,是帶給女性美好的體驗,被打槍還彬彬有禮的退場,無疑附和這種理念;而一個被拒絕就惡語相向的人,實在難以想想他理解這個理念,更別說去做了。如果你做一件事而違背它的理念,你覺得能做正確嗎?
對抗意識會產生很多不良後果,對案例A來說,如果他是在固定小環境內搭訕(單位餐廳,學校校園),而使用這種對抗意識結尾,那麼無疑對他的後續會產生不良影響,被小A搭訕的女生下次看見小A,就會告訴別人“就是那個人,搭訕還態度特別惡劣,真是xx一個”,越傳越廣,小A在這個小環境內就無法再搭訕了(事實上,小A們不會在小環境內以這種話語結尾,他們大部分只會在街搭的時候這麼說,因為他們心裡也清楚在小環境內這麼說壞影響太大了,而街搭就沒有什麼顧慮了)。而對B和C來說,一時的不愉快,關係下滑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會讓對方形成整體的負面印象,比如外強中乾,不體貼,不成熟等等印象,這種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更改,這對後續發展十分不利。
說了問題,下面說說我們如何對待這個問題。
4. 對抗意識和框架
對抗意識在某一部分上是框架問題,比如上面的B,很明顯就是在維持自己的框架(雖然我有點不太明白這框架內涵是啥吧)。之所以不能說全是框架問題,因為框架是好的或者是中性的,是需要主動維持的,而在A和C案例中,沒有誰會說維持一個低價值或者是不成熟孩子氣的框架吧。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那麼到底該不該維持框架呢,因為維持框架就會產生對抗啊。說道這裡,就要說說什麼樣的框架下的對抗是應該有的:
A. 玩笑,增進感情。當框架的對抗是增進關係,或者是玩笑時候,是可以進行的。這就好像打鬧不是打架鬥毆一樣。最好的例子就是電影《龍鳳鬥》,劉德華和鄭秀文扮演的兩個人鬥來鬥去,都在試圖維持“我不屌你”這個框架,但是又都拼命吸引對方,好像小孩子比賽一樣,你有一個彈球,我明天就拿兩個來,嘴上說對方的東西很差勁,但是心裡羨慕不已,整天吵來吵去,但是誰離了誰都不行,這種對抗是好的,充滿了遊戲性,能夠大大地增加感情。
B. 原則問題。碰上原則問題,當然不能讓步,這是做人的根本。在這種情況下,對抗是應該的,但是注意對抗的方法和手段,以包容為主,引導對方,不要硬碰硬。其他無關原則的問題,就不要特意去對抗了,就像B一樣,誰去誰的城市不一樣啊,反正都是見面親熱OOXX,你弄僵了,吃虧的還是自己。
5. 如何改善自己的對抗意識
1)
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不對的,知道道理,知道應該怎麼做。比如上面案例C,很明顯女孩子是很看重跟你的約會,才穿一雙新鞋出來,磨腳也不是她想的,而且痛苦的是她。從約會這個角度上來講,女孩是沒有什麼應該被指責的錯誤,所以這會兒男方應該表示出體貼的態度來。知道對方疼,知道對方走不動路,就主動提出打車送對方回家好了。我不信你這麼大度體貼,女方會不感動,會不讓你上去家裡坐坐。一旦去了對方家裡,也算是轉場,而且更容易進挪了,這不是好事兒麼。從道理上明白這些,明白怎麼做,是很重要的。
2) 理解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對抗,什麼樣的情況下不能對抗,理解框架的真正原理,然後脫離框架層面,發展自己的超框架—我是成熟的我是大度我是包容的,這需要你真正在心態上有了徹底的變化,一旦形成了超框架,你再看對方的對抗性行為,就會覺得對方很不成熟,小孩子氣,自己沒必要跟對方爭吵。
3) 和2是一體的,你要主動提高自己的心態,提高自己的涵養,多讀書,多經歷,多體會,慢慢你就會提高了,也能形成自己的超框架。
4) 學會如何應對對抗。有的時候,對抗是因為對方顯現出來了對抗意識,自己不由自主地進入了對抗模式。有的時候對方只是開個玩笑,有些措辭不當,或者跟當前氣氛不太附和;有的時候則是對方心裡不舒服,漫天撒氣,或者對你有意見又不明說,所以話裡藏針。這就需要你在大度包容的心態上,也有一定的應對技巧來化解。舉個例子,我家親戚開車,行駛中出現了刮蹭,對方司機下車罵罵咧咧的,要是其他人,早就對罵然後大打出手了。我家親戚人高馬大黑鐵塔一樣,下車卻說:“朋友你別這樣,車碰了點漆,不是什麼大事兒,出來開車很正常,這都不叫事兒,不至於罵罵咧咧的。我人在這兒呢,要是我的責任我也不會跑,沒啥可氣的,別因為個車氣出個好歹來,為了這點小事不值得,來抽顆煙。”對方聽了囔囔自語也就不罵了。這就是經歷得多,有包容心,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再加上會說話,知道如何應對,所以兩句話就打消了對方的對抗心理。
5) 避免自己無意中傳達對抗意識。有些人總是覺得對方在對抗自己,其實有的時候這是因為你先散發出了針對對方的感覺,雖然有時候是誤會把。我就曾經吃過這麼一個虧,說了一個玩笑(一個經常和身邊同學開的,沒髒字,沒侮辱性語言的普通玩笑),結果一個關係一般的同學就認為我說這個玩笑是對他有意見。自那以後我就對語言注意多了。在約會學中,我覺得最容易出現這種誤會的,就是網聊了。網聊和現實聊天的不同是,網聊看不見動作和神態。而神態則是我們辨別對方態度的關鍵資訊。有的話,你笑著說,跟很嚴肅的說,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在網聊中,要善用語氣詞(哈哈,嘿嘿,等等),善用表情(有些人認為使用表情和語氣詞就是需求感太多的表現,汗一個)。如果發現對方產生了對抗或者回避的行為,那就要積極大方地詢問,徹底開啟對方的心結。
6) 最後說個很俗的方法,當你情緒激動,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進入對抗,或者已經在對抗當中,那麼深呼吸,然後嘴角上揚笑一笑(是真的笑,表情也會觸發響應心理活動),然後讓自己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回答對方好了。
6. 最後
最後還是要說一些注意問題,因為有人一看說不要有對抗意識,就立刻進入了另一個極端,恨不得把自己當成聖人。對抗意識人人都有,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我不認為完全沒有對抗意識是件好事兒,因為那樣人類就失去競爭力了;但是在很多生活中,在男女關係中出現的對抗是不必要的,是負面的,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應該消除這種對抗性意識。消除對抗意識,不僅僅是幫助你更好的泡妞,還可以幫助你改善工作家庭內的人際關係,反過來說,在工作家庭內注意這些,同時也可以提升你在泡妞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