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女人相關的社交技巧——怎樣讓女人喜歡和你聊天,讓她覺得你有意思?
吸引女人相關的社交技巧——怎樣讓女人喜歡和你聊天,讓她覺得你有意思?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個喜歡聊天的人,一個健談的人對吸引女人非常有幫助。你在和朋友聊
天時有沒有發覺,你和有些人聊天會覺得很舒服,大家都很能侃,一眨眼就聊了很久,而和
有些人聊天三兩句就覺得沒意思了。
同樣的事可能也發生在你和女人身上。我發現很能
多女人和男人聊天,開始還好好的,可
沒過幾分鐘,她們的回答就變得敷衍起來,“嗯,哦,是嗎?”、“可能吧,或許吧”。然後,女人會覺得沒氣氛了,就會對你說:“我還有點事,下次再說吧。”而她心裡其實在想,“和你聊天真沒勁。”
很多女人都在用這些類似的語句,來敷衍或者回絕追求她的男人們。我有很多可憐的兄弟,
依然在苦苦尋找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來獲取女人對她們的熱情。我常這樣對我的朋友們說:
“兄弟,你的故事實在是很搞笑,但是然後呢?然後你準備和她說什麼?她會怎麼回應你?”
沒錯,我想你猜到了,如果在那個有意思的笑話或者故事之後,女人又“嗯嗯啊啊”的開始
敷衍你了,然後找個藉口終止和你的談話。當然牛人還是有的,我碰到一個哥們,他每次可
以說上近十個笑話,足足讓女人笑上半個小時,他沒有騙我,我親眼證實了。不過我還是會
問他“然後呢?笑話說完,然後你該做什麼呢?”
其實和女人聊不上話根本不是,話題或者談話內容上的問題。問題在於你不知道如何營造一
種氣氛,一種讓女人和你聊得下去的氣氛,讓女人覺得和你聊天很有意思的氣氛。
當然,這是絕大多數男人都沒有意識到的,關於人與人交流的秘密。下面你將要學到的東西,可能是你從未接觸過的,或許連這個方法的名字也是你從未聽到過的。
但是放心,它很好理解,並且在社交中可以營造和維護和你交流的人或者一群人的社交氣氛。
這個東西叫作“外並”。
“外並”是一個社交動力學的概念。外並就是營造和維護和你交流的人或者一群人的社交氣氛。沒錯,外並就是一種“社交氣氛”,要營造好的守將氣氛,就要好的“外並”,相反壞的“外並”會帶來差的社交氣氛。
好的“外並”會讓兩個人越聊越帶勁,越來勁,越興致勃勃;
壞的“外並”,就會破壞氣氛,讓對方,讓大家都覺得沒勁,覺得掃興。會讓人覺得“和你
沒感覺”,“聊不上話”、“和你聊天真沒勁”。
沒錯我知道“外並”這個詞對你來說很陌生,的確,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沒可能接觸到它,這是個絕密的觀念。如果你覺得陌生,沒關係,我給你
2
秒鐘,記住它,然後看下面的例子,
你就明白什麼是“外並”了。
笑是一種“外並”
笑不但是我們人的一種壓力釋放,緩解緊張的生理機制。笑其實還是一種社交機制。也就
是說,笑也是一種社交。
笑就是表明你和她,或者你們這群人有著很好的社交“外並”。猴子猩猩不像我們能說話,
但他們仍然可以笑,並用笑來和他們群體裡的成員進行溝通和拉近關係,建立友誼等等。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就是,有一次,你和你的朋友之間的“外並”非常非常好,大家都興致很高,很開心,你
正要說一個笑話,沒等你說完這個笑話,他們就已經開始笑起來了。
你納悶,我還沒說到好笑的地方,你們怎麼都先笑起來了呢?
他們可能也不知道為什麼先笑,他們反正就是笑,就是高興。這就是表明你們那一刻有著
很好的社交“外並”,而且是“笑”的外並。
電影《好傢伙》中,
Joe Pesci
在飯店桌子上大說笑話,每個人都越笑越猛。其中
Ray Liotta
幾乎笑得不行了,停不下來。而這個不只是幽默的作用,而就是這個群體共同的“外並”,那種氛圍,才讓大家這麼笑。
社交智商不高的人說完一個笑話後,他自己會先笑出來。
你可以留意,下一次要是有人說完笑話自己先笑的,留意一下你自己的感覺,你是不是本來要笑出來的,但由於那個人自己先笑了,你就會覺得他的笑話沒有碑這麼好笑了。
因為我們人笑是為了緩解緊張和社交壓力。笑話的一個主要元素就是認為製造社交壓力和緊張,比如相聲中抖包袱等技巧。說完笑話後那一刻的沉靜空檔的壓力正好有助於別人發笑,而這個哥們自己先填補了這個沉靜空檔,先笑出來,就預先釋放了社交壓力,別人也就不覺得像原來那樣好笑了。
說白了,他自己先笑就是擔心自己說的笑話沒人笑,會尷尬,所以為了填補這個沉靜空檔,他把自己的笑聲新增進來,這樣對他來說感覺不會太尷尬。其實就是缺乏自信和社交地位的表現。
一般你可以去觀察,一個公司的老闆說笑話,公司員工笑得比較多,即使東西根本不好笑,
他們也會假笑。但一個社交地位低的哥們說一個笑話,他就會開始擔心沒人笑,所以他往往
會自己先填補進來。
所以,這麼小一個舉止對於女人來說就能分辨出一個男人的社交價值和地位的高低。而且,
她們天生特別擅長察覺這方面的東西。
說辭定式序列
我們平時說話,尤其聊天的時候,其實都有一些定式,就是你說話主要說辭的定式,這個定式其實就是一個固定的序列。比如,英文裡,我們一開始學的“
how are you?
”後緊跟著:“
fine.thankyou , and you.
”這是最明顯的說辭定式。
下面是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下面例子裡這位孔明兄非常興奮,因為他撿到了一個便宜。
好的“外並”
孔明:你絕對猜不到我這件衣服有多合算。
周瑜:哦
……
嗯,
500
塊?
孔明:你絕對猜不到。才
200
塊。
周瑜:喲,你強啊。
差的“外並”
孔明:你絕對猜不到我這件衣服有多合算。
周瑜:哦,這麼說,你一定撿到便宜了,
100
塊?
孔明:呃
……
其實是
200
塊。
周瑜:嗯,已經不錯了。
注意到上面那位周瑜兄其實在不經意間潛溝通了他內心的不安全感。
他的潛意識思維是:“我要表現給孔明看,讓他知道我的聰明。他說我“絕對猜不到這件衣服有多合算”,那麼我就要讓他知道我有多聰明,我能看穿他的“測試”。
明著看起來似乎有點愚蠢,但周瑜內心的不安全感,爭強好勝,在潛意識裡影響了他,讓他借過了和孔明“外並”的機會。
這次簡單的社交對話的“外並”目的其實就是建立興奮,彼此互相能夠拉高情緒,共同分享在那一刻這種氣氛的快感。就像第一個好的“外並”例子,兩人說完後,情緒都是很能高的,兩人的社交氣氛也就很好。不像第二個差的“外並”後,這兩人的交流就變得很沒勁,氣氛很差,因為周瑜錯把孔明的話看成是對自己的測試,破壞池好的社交氣氛。
這其實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有人會說“和你講話真沒勁”,其實就是指你們兩人的對話的“外並”不夠好。
一個內心沒有不安全感的男人,即使完全意識到孔明可能撿到了便宜,仍然會去鋪一個正常的,不會太低的價格。因為他說的價格只要高出孔明的實際便宜價格,這就會給孔明帶去好的情緒,帶給兩人高的興致,所謂的來勁,這樣也就有了好的社交氣氛,就是好的“外並”。
因為社交智商正常的哥們都知道孔明兄這麼說一定是撿到便宜了。所以,這裡何必去展現自己的聰明呢?結果只能是顯露出自己社交智商不高。
這種帶給對方好的情緒就會讓對方喜歡和你一起玩。原因就是第二章講過的,好的情緒就是價值,價值就會吸引人。
當然,如果我們一起得再細緻一點。如果周瑜知道有個地方可以買到和孔明一模一樣的衣服,而且還比他的更加便宜,並且他還很孔明買的這件衣服可以奶牛蝗情況下,那麼周瑜如果告訴孔明一個更便宜的價格,並能帶他去買到它。這時候,周瑜才可以說一個更低的價格。
這樣的話就不是差的外並。因為周瑜帶給了孔明實實在在的價值。而這個價值帶給孔明好的
情緒,可能會抵消掃興的感覺。因為最後,孔明可以退掉貴的衣服,在周瑜的訊息下,買到
更便宜的。這也會讓孔明有高的興致,也會讓孔明覺得和周瑜玩得不錯,因為周瑜帶來了價
值,只是不同的型別的價值。
這裡有幾點我希望你理解這個外並的概念時要注意的。
首先,這的確是高階的課程。表面對話什麼的都看似很簡單。東西都是背後的。是對人與人社交能力本質的闡述。如果你一下子覺得看不明白,或者覺得搞不清楚,或者覺得這個沒什麼道理,好,你先停一下。因為這裡你要做兩個選擇。一是先把提高社交智商,提高社交能力的事放一放,先去實踐其它自己覺得好用的技巧,以後再回過來看,尤其是以後自己的思想層次和社會經驗積累到一定層度後,學起來會輕鬆一點。
那麼第二個選擇,特別是你覺得好像明白了什麼,但又不是很能
清楚的話,我下面再給你舉一個例子,然後看完後,我建議你再從這篇東西的頭開始重看一遍,可以慢一點看,把思路理清楚。
那麼,再來一個例子:
好的“外並”
90
後潘金蓮:我剛買了這件很誇張的衣服。看看
90
後西門慶:嗯
……
真可愛!
差的“外並”
90
後潘金蓮:我剛買了這件很誇張的衣服,你看看。
90
後西門慶:挺好
……
不過,在我去過的東京那樣的時尚中心,這樣的衣服根本不算誇張。
你什麼時候應該到那裡去看看。
最後一個例子:
好的“外並”:
大瀋陽和小瀋陽一起到北京第一次旅遊。
大瀋陽:瞧,哥們,瞧那大樓
……
真他媽宏偉。
小瀋陽:嗯
……
那那他媽的真叫牛啊。
差的“外並”:
大瀋陽和小瀋陽一起到北京第一次旅遊。
大瀋陽:瞧,哥們,瞧那大樓
……
真他媽的宏偉
小瀋陽:哥們,還行
……
但你得去瞅瞅人家大上海那金毛大廈,渾球金融中心。哥們啊,這
和那沒法比。
那麼還是一樣的道理。那個“外並”水平很差的哥們明顯社交智商不高,沒明白社交的一個無論是大瀋陽還是潘金蓮說的開頭的話,他們背後的社交目的其實不是要和你去爭論哪裡的衣服更誇張,或者哪裡的樓更宏偉。而是要和你一起“社交外並”,也就是和你正常聊下去。
說得具體內容不是真正他們要和你交流的資訊。那些話的內容只是和你潛溝通的外衣而已。真正要和你潛溝通的資訊其實是:“讓我們一道起勁,提提興致,興奮興奮,彼此能一起共享這份興致,拉近你我的關係,一起輕輕鬆鬆”。
但那位內心有不安全感的,而且社交智商不高的仁兄,卻把第一個人說的話看成是對他的一鍾測試,甚至是一次尋求別人對自己聰明,自己有知識的認可的機會,從而想方設法去向別人證明自己很酷。
最後,你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好的“外並”絕不是之前講的討好女人,迎合女人。這裡講的差的“外並”也不是所謂的打壓女人,打趣、嘲弄女人。和這些完全是兩碼事。這裡不是在測試你,上面例子裡第一個人說的話
99.9%
的情況下都是已經認識你了,並且起碼對你有好感,所以只是想和你一起高興高興,正常的交流。
一個領袖型男人的第一要素,就是懂得怎麼讓人變成你的兄弟哥們。
“外並”在和女人社交中的實際運用
這些主要是對你和女人已經認識,或者可能本來就是同事,同學,平時能說上話的。
1.不要對她講個笑話,然後在她笑之前,自己先笑出來。要等。要把持住自己.
你可能會注意到有些笑話,對有些人,可能需要
10
到
15
秒的時候才會領悟,然後才會笑出來。碰到這樣的情況,當中又會出現“沉靜空檔”的壓力,很多哥們就自己先笑出來了。
其實,人家本來是要笑的,也是會覺得你的笑話很搞笑的,覺得你很幽默的。但由於你自己先笑出來,破壞了你們之間的“外並”(因為講笑話就是要她笑),她的潛意識就會覺得沒有原來的好笑。這是人的本能。
我碰到這樣的情況,她在想的時候,我會說:“沒想到你反應這麼慢
……
還好你不是我女朋友
……
否則我可受不了”。
或者,有時候,我也會變一變,說:“喲,你反應怎麼這麼慢?人家說,美女會反應慢。
我看你
…..
(這時,停頓,然後,拉著她上下打量一番,就好像在評審她是不是美女)
……
看
看你,還行,還能湊活算半個美女。”(這裡當中的停頓非常關鍵)。
2.當女人試圖向你展現她自己,在尋求你對她的認可,你一定要意識到她在證明自己,並給她你的認可。
如果你當時沒有給她認可,你在她眼裡就是缺乏安全感,不自信的男人,或者可能糟,被看成是社交智商很低的人。
這裡完全不同於耍女人,典解女人等故意使用破壞關係和女人建立吸引的方法。這一點上,我碰到很多學員在學會了耍女人,曲解女人,還有所謂打壓後,就不斷去打壓,不斷去嘲弄。甚至在女人已經喜歡上你後,你繼續過量地去用這些破壞關係的技巧,就會讓自己顯得心理很沒底,缺乏安全感。最後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不過,這裡有一個弟生蛋,蛋生弟的問題。因為很多男人濫用這些技巧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
怎麼去判斷女人是不是已經被自己吸引,所以其實我碰到很多學員的情況都是在女人已經喜
歡上他們後,他們濫用這些破壞關係的技巧導致又把女人丟了,但有趣的是,他們自己之前
並不知道原來女人已經喜歡過他們了。
這一點我自己以前也上過好幾次當,才最終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根本原因就是我以前一
直以為自己配不上人家,所以一直用那些所謂“打壓”女人的技巧去,以為還不夠,其實已
經過頭了自己還不知道。
你在學吸引學的過程中會碰到這個問題。就是,你學了很多之後,你練就了一般“外家功夫”,你展現出來的其實已經是一個有魅力的男人,女人那時是把你當作“帥哥”來看的,但往往我們內心的變化時間需要更長,所以我們內心還以為自己是個吸引不到女人的
“拙男”,而缺乏安全感,導致濫用技巧,把“到手”的美女弄丟。
所以,這裡正確的做法就是,和她一起共同享受她的興奮,承認她向你展現的東西的好,給
她你的認可,和她一起建立好的“外並”,從而兩心更加貼近。
3.學會判斷什麼時機是你可以去控場,什麼時候該讓別人成為眾人的關注焦點。
你如果硬要去搶別人的風頭,硬搶別人的關注,不旦事倍功半,而且可能弄巧成拙。反而
招致大家的反感。
如果那個人正在說的東西的確很吸引人,大家的確很關注他,那這時候
你不要去爭風頭。你會顯得很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即使那時你說的東西很好,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你說
的東西大家沒覺得怎麼樣,那就最慘,你在這個群體的社交地位一下會降得很
2
低,也就是
說,給這個群體裡的女人一個很差的印象,很難被你吸引。
正確的做法是,你也要很關注他,聽他講,然後給他你的認可。這是你的框架,他在向你講這個很吸引人的事,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你的認可。有了這樣的框架,你什麼一點都不用急,只要他說完,你給他很好的評價。因為借用王利芬老師的一句話:“場上評委是最大的”。
如果是兩人世界,你和女孩一起。這裡注意,之前我們講過的“一九定律”(你講
90%
,她講
10%
)是針對開場白階段的。如果已經過了開場白,過了引起興趣階段,到這個時候(包
括後面的階段),其實都應該讓女人多講。男人少講。
插一句:給正在約會的哥們,約會時,
或者平時談戀愛時,一定要記住自己少講,多聽,讓你女人多講,你負責問她問題)。
這個階段的前期,你還是老框架,就是她多講,她講的東西都是在為了給你留下好印象,為了吸引你。你只要給予她很好的評價,給予她認可就行了。那麼,之後進入深層次的心靈溝通,也就是讓她愛上你時,你的“評委框架”要逐漸轉入聆聽模式,你越來越瞭解她,就越來越對她感興趣。
世界上溝通能力最強的人,不是自己說得最好,而是問題提得最好。好的問題讓對方想和你說,願意和你吐露心聲。因為她覺得你理解她,你是她知己。
那麼問什麼樣的問題,更容易推進你和她的關係?
查戶口的問題都不是好問題。類似
who,where,when,what
都不是,記住,好的問題一定是背後的
why,
或者
how!
就像大部分人們喜歡看的新聞,關鍵其實不是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有誰參與,大部分情況我們不可能認識新聞裡的當事人,也就和我們沒關係了。關鍵在於這個人是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比如,新聞裡說某某人殺人了,我們不會去在乎他、她哪一天什麼時間殺的人,我們感興趣的是他或者她為什麼要殺人,是殺情敵,殺仇人,誤殺,還是當事人腦子壞了。
這背後的為什麼才會成為街頭小巷大家議論的源泉。
那麼,用在吸引女人的問題上。
女人告訴你今天她去書店買了一本《達芬奇密碼》的書,男人最簡單最方便的回答就是:“哦”。
然後沒了。也不知道接下去該說什麼。他就開始說他自己的事。這裡,他就借過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一個讓女人深深愛上他的機會。
你想,她說她買了《達芬奇密碼》的書,你說“哦”,然後你讓她說什麼呢?冷場就是這樣來的。
好的問題是:你為什麼想看《達芬奇密碼》這本書?或者,你怎麼會對《達芬奇密碼》這本書感興趣的?
這時候,只要這個女的是正常人,她就會很自然地告訴你為什麼她要看這本書。這樣的理由是必然會給你提供更多接下去講話的材料,同時也是給你透視她這個人的一扇窗戶,讓你更加了解她。
女人回答:“我從小就喜歡和宗教有關的東西,那種神神秘秘的東西”。好,這時候,男人就瞭解了她喜歡包括宗教等神秘的東西。這個資訊對男人是非常有價值的。就好像打仗時的重要情報。一個重要情報可能揚名很多戰士的犧牲,雖然只是一條訊息,可能就是一句話。但就是這麼重要,這麼有價值。可以等於數十萬人的生命。
這裡的這條情報就有很重要的價值:
戰略上,你更加了解她,同時她也會覺得你很理解她(是的,她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即使你什麼也沒說。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奇怪。)
戰術上,你拿到了延續話題的材料。本來“哦”後就沒話了,現在她又提供了你新的話題,宗教,神秘的東西。而且,這兩個詞是關鍵詞,你可以用話塊連情第二層的關鍵詞技巧,抓住兩個詞中任何一個,來展開話題。
你可以說:‘有意思,你是我認識的女孩中唯一一個對宗教感興趣的,你大學專業不會是宗教學吧?“
你可以說:”看不出啊,喜歡神秘的東西的人,內心會有一種藝術家的氣質,往往很有創造力,你不當設計師可惜了“。(這個是和冷讀結合在一起用)
你還可以說:”喲,我表姐從小也很喜歡神秘的東西,她那時一直買
UFO
飛碟雜誌,看古代神性宗教的書,小時候她還一直沒事和我說這些東西
……
“(和短故事一起用)
還有一種方法,繼續問。但還是要抓住這兩個關鍵詞,宗教和神秘,這時候還可以考慮“從
小”這個資訊。
你可以問:“從小?那你現在還記得當時怎麼會一下子對宗教之類的神秘東西發生興趣的
呢?比如我從小喜歡功夫,就是因為小時候打不過人家,才感興趣去學的。”
這個問題又是一個非常非常有威力的問題。
我先給你一分鐘,你再看一遍,看看能不能猜出為什麼這個問題對吸引她有幫助,它的威
力在哪裡?
……
如果你看出來的話,說明你已經明白這個技巧是怎麼運作的了。恭喜你,獲得新的武器!接
下來一定要去實踐。
沒看出來的話,沒關係,我先來告訴你,然後你慢慢品味其中的奧妙。
首先,這裡活用了時間錯覺法,用問題去引出女人小時候的事,她來告訴你她小時候的事,她和你的關係和信任度,親密度就會一下子飆升。因為在潛意識,她的大腦情緒的部分無法區分現在和過去,大腦會把她小時候的事和現在和你在一起說話聯絡在一起,這樣她就會感覺到你就像她小時候親密無間的玩伴,很信任很要好,也會感覺和你認識很長時間,即使實際上你們今天剛見面,認識不到
2
小時。
其次,這個問題接上面的問題,能夠對她這個人進行更加深入的瞭解。這樣你就會從她那裡
獲取更多的話題材料。同時也會更進步拉近你們的關係。
第三,這樣的問題,讓她很容易回答,也讓她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具有領導性,等於你把她的思緒帶回那段美好的童年愛上神秘事物的那個片刻。她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更容易把她的心聲向你吐露。從她的角度看,她說完後,自己就會覺得她更加信任你,也是人心理運作的方式。行為帶動心理的道理。
簡單的一兩個問題可以在幾分鐘內把兩個不是很熟的人一下子接近了心靈距離,彼此都會覺得對方很親近,這樣讓愛,讓吸引,最重要的就是讓下一關的收關就變得更加容易。
4.如果女孩向你訴苦,向你抱怨她碰到的問題,你只要靜靜地聆聽,然後改變她當時的情緒,千萬不要犯主動給她你的建議,試圖教導她的錯誤。
你要先和她的情緒共鳴一下,這裡有個萬能公式“這一定感覺
______
”,“這一定感覺很難過”。“這一定感覺很沮喪。”“這一定感覺很窩囊。”當然還有個你一直可以用的“這一定感覺很糟糕。”
一次一個女孩請我吃那種就是每個人一個小火鍋的時尚火鍋。我們聊得很開心,氣氛很好。
但就在突然間,她先是嘆一口氣,然後就帶有猶豫地說(女人的情緒變化比男人快很多):
“我現在其實真覺得很不好受。”
說實話,我當時先是懵了一下,牛頭不對馬嘴,她這話是哪冒出來的呢?剛才還好好的。
懵完後,我說:“估計這凍豆腐,我剛才肚子也有點不舒服。”(這裡隨口用了故意曲解法,但後來細想,完全沒有必要,她已經喜歡我了,這頓飯也是她約我請我的。其實我裡我更多
地應該和她共鳴,去理解她)。
她微微笑了一下:“什麼呀,我是說,我最近覺得很迷茫。現在我做的
HR
好像沒什麼未來。
我又不知道我幹什麼好。心理就是覺得不踏實”。
明顯確定她在和我真心吐露心聲,我就靜靜地看著她的眼睛,認真聽她講。
她接著說:“我最近很怕,你想啊,我就每天上班,然後天天就這麼迷茫著,突然哪一天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老了,啊呀,不用太老,就說已經
40
多歲了,我想想就怕”。(我知道,尤其是戀愛時,女人是情感的動物,所以你不用去她說話的邏輯)。
我一直認真地聽著,聽明白她的情況後,我就決定先和她共鳴,然後改變她當前的情緒,我說:“是啊,有很多次,我自己也會想,小時候躊躇滿志,我要幹這個要幹那個,我會怕人越大就越現實,那份年輕的激情夢想到時候一看什麼也沒做,人就老了”。(就是,那她的情緒提煉出來,然後用我自己的想法來表述她的情緒,由此產生共鳴)。
她人坐得越來越靠前,眼睛直直地看著我,我看得出,她覺得我就像她的知己,雖然只認識
幾個小時,但當時的感覺她覺得我比她父母都瞭解她的心。而其實,我只是和她話塊連情了一下。
僅僅是共鳴,這裡還是不夠的。接下來,我需要改變她的情緒。因為,我不想她把迷茫,擔憂,不踏實的感覺和我聯絡在一起。我希望她把快樂,高興,美好,興奮等好的情緒和我聯絡在一起。
我說:“帆,我其實覺得你挺能幹的。是我見過的女人中第
3
最能幹的女人”。我接著說:“女孩子一個人跑來上海念大學,畢業後一下就找到這樣好薪水有這麼高的工作,而且你年輕又漂亮。你看,很多像你這個年齡女孩還在餐廳打
1000
塊一個月的工。有的大學畢業還沒找到工作,更多的也只有一兩千塊的工作。如果你都在那裡擔憂,她們是不是都不要活了呢?況且,你還有我這樣的人陪你。你的未來一定是燦爛的。
這段話,改變她的情緒,從之前的憂鬱到現在的自信和希望,讓她覺得自己現在其實很好;
其次,我用了一個讚美女人的小訣竅——黯美法,讓她對自己更加自信,帶給她好的情緒。
(如果你按順序看的話,你已經在這一篇的前幾章裡學到了這個黯美法)
另外,也是可能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為下面轉換這個讓她憂鬱的話題設下了兩個”圈套“等她來”鑽“,就好像是她自己把話題轉掉了一樣。第一個就是“我見過的女人中第
3
最能幹的女人”,說到這個時,她腦子裡一定會想”誰是你郵過第一第二最能幹的女人呢?
“她很有可能會問。這樣話題就轉掉了。
因為我的是“第一個是我媽。”我接下來可能就會給她講一個我媽的故事,其中還會有我的出現,所以就直接進入了時間錯覺法。把她帶入我的世界,讓她感覺從小和我一起長大一樣。
第二個“圈套”就是“況且,你還有我這樣的人陪你”這句話是把之前認真凝重的話題帶到了一個輕鬆打情罵俏的氣氛,如果女孩當時準備好,她就會接住這個話茬。也就是告訴我她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開開玩笑,話題和氣氛就都轉過來了。
帆,最後“鑽進”的是第一個“圈套”:“是呀,有道理,勞資
根本不用擔心
……
哈哈
……
對了,你剛才說我是你見過第三個能幹的女人,那第一個第二個是誰?”
我吃完嘴裡的那塊凍豆府,緩緩抬起頭,看著她好奇的眼睛,說:“我媽”。
帆笑了
……
接下去就是時間錯覺法的東西了。這裡就不詳細描寫了。
5.
不要試圖為了留給對方好的印象,在對話高潮時就抽身離開。
事實上,男女之間的社交對話,沒有高潮可言。你要做的就是,關注社交“外並”,不要太在意話題,不要拽著一個話題不放。只要你們之間的“外並”好了,女孩每一次都會對你有
很好的印象。反而,你如果太關注是否給她留下來的她的印象,忽略了你們之間的外並,那
麼反而會給她留下壞印象。
帶有潛動機的社交
在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中,如果你和朋友在那個社交場裡的目的只是喜歡相互在一起樂樂,只是因為彼此覺得和對方在一起比較開心輕鬆,就是喜歡和你這個人玩,不是因為你有錢,或者可以利用你老子的關係等等之類的。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氣氛就會形成一個好的
“外並”。兩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會一下子很近。如果是一群人,大家也會覺得很親近。
人本身就是社交的動力的,天生具有和其他人純粹“外並”的需要求。所以,我們喜歡這種純粹的“外並”,所以它能帶來好的社交氣氛。
但,有時候你們彼此,或者其中有一方,是帶有動機和出於某種目的才和你一起玩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氣氛就會開成一個壞“外並”。大家好像都帶有心理面具,感覺對方沒掏心窩子說話,不夠真誠。這樣兩人之間就會有心理隔閡。你外表顯得再討好他或者她,她內心還是有種不爽的感覺,感覺你這樣“對我好”是帶有目的的,不是真心的。
插一句,這其實就是為什麼這麼多社交場景裡,很多人喜歡一起喝酒,成了酒肉哥們。
因為,酒精這時候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忘記任何動機,就是開開心心彼此喝酒聊天。也就是為什麼酒是社交潤滑劑,能幫助你避免壞的“外並”,建立好的“外並”。
同樣道理,表面上遷就女人,討好女人,恭恭敬敬,但其實是出於“博得她歡心,讓她願意做自己的女友”的目的。這時候,女人的第六感一眼就會看出,絕對不會和男人挑明,但她心裡還得到。所以表面上討好女人永遠不能吸引女人。
當然,我不是說帶有目的有什麼錯。帶有動機的社交自然有合適它施展威力的場景。比如,談生意,某些飯局等等。(這裡,我還想再提一下,其實在那些帶有目的的飯局等社交中,在我們中國人中,最好的方法還是建立好的“外並”,不把這個目的擺得太前面。這其實是我們中國人談生意的一個訣竅,所謂,先交朋友,再談生意。效果更好。)
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聲景,尤其是和女人打交道時,其實是不需要帶有潛在動機。因為這樣會阻礙你們之間形成好的“外並”,阻礙你們拉近心理距離和相互親近。不夠自信的朋友往往會在和女人的交往中,去帶有一種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某一個優點,為了尋求她對自己的認可,或者展現自己的某一處很酷的方面等;還有人是想好了今天晚上要約她出來表白,然後心裡緊張,和她說話時總惦記著下面是不是到時機
可以表白了,等等這樣的情況。還有人每次總想給女人留下好的印象,每次和她說話一到自認為比較好的“外並”就立即打住,然後撤退:認為這樣就一直可以把你們最高潮的氣氛保持住,留給她和自己一起開心快樂的好印象。
這其實是很多女人當時對你很好,但一回家就像變了一個人,對你又冷淡的一個主要原因。
她能感受到你是在“算計”你們的談話。雖然
99%
的女人不知道也說不出到底是什麼,但偉
大的大自然賦予了女人一個強大的雷達——女人的第六感。她們對這種社交上和人際關係上的感覺比咱們男人強十倍。就像狗的嗅覺比人靈敏十倍一樣,她能感覺到。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女人會說“對他沒感覺”這樣的話。
男人不要對某一個話題過於認真
在社交場景中,對於某一個話題過於認真,一定要爭辯個是非黑白的話,就會讓你顯得很缺
乏安全感,是沒自信的表現。
尤其是男人,咱們天生有一種“自己是對的”,要別人也認識到“自己是對的”的心態。往
往會為某一件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爭辯得面紅耳赤,甚至到後來吵架,打架。原因可以就是因
為兩人在某個國家的國家隊得過
3
次還是
4
次世界盃的問題發生分歧。
當你對一朋友說:“來,一起來喝點酒,聊聊天”。其實是在說:“來,讓我們一起來外並”。
然後你朋友很明白,喜歡和你在一起玩,你們兩人高高興興喝著酒,談天說地,暢想未來等
等,誰說的對,誰說錯,不是太要緊。南方有的地方把聊天稱為“吹牛”,“來,我們喝杯酒,一起吹吹牛”。就是這個道理,內容不確切與否在社交裡並不要緊,
要緊的是氣氛。
這就能形成好的“外並”,也就意味著你們成了談得來的朋友,這就是友誼的第一層面。
如果你和女人也能這樣,那麼你和她之間也就建立了這種友誼。你們能成為好朋友。成為好
朋友的好處是,你能把她約出來,她會願意和你單獨去做某一件事,為之後的事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