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大媽一心盼著2個遠嫁閨女回家過年,結果全都回不來,直言心酸
一年一度的春節,承載著我們兒時的美好回憶,更給家中父母帶來了無限的期望。在這個本該全家團圓的節日,卻總是有很多老人失落獨守。每個父母都盼著兒女們能回來吃個熱鬧的年夜飯,可是兒女們卻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不回家過年。千盼萬盼的老人為了不給兒女們增加煩惱,只能笑著說沒關係,其中的心酸和失望只能埋在心底。
王大媽今年剛滿60歲,她和老伴只生養了兩個閨女,年輕的時候總是被人笑話生不出兒子,說等到以後他們老兩口死了,這個家就散了。大媽為人好強愛面子,每當聽到別人說這些閒話的時候,她都會笑著反擊,年輕時候的她總覺得只要把閨女培養教育好了,一點也不比兒子差。可是現在年過花甲的大媽卻越來越迷茫了,她漸漸的覺得閨女再好也是別人家的人了,逢年過節的時候自己家裡冷冷清清,一點過年的熱鬧味都沒有。
說起家裡的兩個閨女,大媽言語間很自豪,她笑著說:我和老伴兩個人這輩子也沒別的本事,就是把兩個閨女都培養成了大學生,老伴祖上三代都是沒文化的老農民,到了這一輩,兩個閨女也算是改了改門風。要說兩個閨女自己也爭氣,從小到大讀書方面也從來不用我們操心,大學畢業後也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兩個閨女對我們老兩口也都孝順體貼,家裡吃穿用的從來不用我們操心。
大媽說著說著就慢慢的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她嘆了口氣接著說:兩個閨女哪都好,這些年來也沒虧待過我們老兩口,可是要說起閨女們的婚姻,就算是我心裡的一個遺憾了。兩個閨女都嫁的遠,逢年過節總盼著她們能回來聚聚,可是總免不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大閨女是上學時候自己談的外省的女婿,相隔千里,回來一趟都得十多個小時,當時我是說啥都不同意,哪裡會捨得她嫁去那麼遠呢?可是閨女看中了,一心要去遠嫁,做老人的能有啥辦法呢?
二閨女倒是嫁的本地的,可是結了婚以後跟著婆家人一起到了外地買了房子定居,說起來也和遠嫁一樣。那個時候就想著大閨女嫁的遠,還特意給二閨女張羅了一個近處的婆家,可是誰能想到,到了最後還是跑的遠遠的呢?雖說兩個閨女女婿都孝順,平日裡噓寒問暖的都很捨得在我們身上花錢,可是我們人老了,要那麼多錢有啥用?平時倒還好說,可是一到了過年的時候,就總是羨慕別人有兒子的家裡熱鬧熱鬧的。
大媽說著說著就忍不住紅了眼眶,早些年的時候兩個閨女還能經常回來過年,可是這幾年總是脫不開身,婆家也是一堆的事不能不管,今年又是都回不來。我這心裡真是空落落的,這閨女養的再好也還是不如有個兒子在跟前守著啊。聽了大媽的這番話,我也體會到了她的心情。我笑說大媽不用去羨慕別人有兒子的家庭,你現在也算是熬出頭了,閨女雖說嫁的遠可是都有孝心,你又不用受兒媳婦的氣,說不定別人還都羨慕你有福氣呢?
大媽聽我這樣說笑,她也笑了起來:生閨女沒有婆媳矛盾,也就是這點好處了,人啊都是操心的命,按理說我們老兩口現在又不缺錢花,只管吃好喝好就行了,可是這心裡卻總是不知足。總是貪心想讓閨女女婿回來陪我們過年,其實仔細想想女婿的爹媽也是盼著他們多陪陪啊!畢竟閨女嫁過去也是給人做兒媳婦的,也不能只顧著孃家不管婆家,閨女們也不容易。
以前的時候,閨女也會把我們老兩口接到婆家一起過年,雖說心裡有些不情願,可是為了不讓閨女為難,我們也去了幾次。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兩三天還好說,時間久了也沒啥話說,總覺得有些尷尬。一日三餐還得讓人費心思忙來忙去的伺候著,總覺得心裡過意不去,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閨女家再好,也不如在自己家裡自在。
我笑說大媽說的也有道理,閨女也是左右為難,婆家孃家都是家,兩邊老人都得顧著,其實閨女心裡也肯定盼著能每年回來陪著你們呢!大媽聽我這樣說,她也無奈的笑了:這就是遠嫁的閨女不由娘啊,說起來是自己一手養大的閨女,可是嫁的遠遠的想見上一面都難。平日裡工作又忙,也劃不來請假回來,就盼著過年放假這幾天,可還是盼不來啊!
我們老兩口早早的準備好孩子們愛吃的年貨,就等著他們回來嚐嚐,可到頭來又盼了個空,這要是嫁的近的,一個電話打過去,馬上騎個車子說回來就回來了。我現在誰也不羨慕,就羨慕那些閨女嫁的近的,我現在還能走能動的,還有些精力跑去閨女家走走,要是再過個幾年怕是沒那精神頭了。閨女們上有老下有小的,怕是也沒那麼多精力來顧我們老兩口了,想想真是心酸啊!可是又反過來想想,只要閨女們過的好,我們也就知足了!
聽了大媽的這番心裡話,我也有些感慨:老話常說,遠嫁的閨女都是父母丟失的孩子,雖說現在交通發達,可是真的有點事情還是比不上嫁的近的方便。年輕的時候還好說,可以多回來陪陪父母,可是人到中年,婆家也有了很多的牽絆,想回來看看老母親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大媽用心培養兩個閨女,閨女也很爭氣過上了好日子,雖說不能經常和閨女團聚,可是隻要閨女過得幸福,那大媽心裡也是高興的。這就是天下父母的愛子之心,在此也希望遠嫁的閨女們,可以多多回家陪伴父母,不給自己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