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通用7篇)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1

今天,我們去了墓場,為我去世多年的奶奶掃墓。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上午七點,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拜祭的祭品,坐著叔叔的小車向奶奶的墓場走去,大約半個小時左右,我們就來到了興寧刁坊洋窩裡。下了車便朝著奶奶的墓地方向,翻過一座高山,走過一片森林,終於到了奶奶的墓前,只見墓前長滿了高高的野草。爸爸拿起鋤頭鋤草,雖然很累,但爸爸仍堅持著。可見爸爸是多麼牽掛著去世的奶奶啊!鋤完草後,我們就插蠟燭、擺盤果、燒紙錢、放鞭炮……

當我還未從鞭炮聲中回過神來,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說;“宇浩,快過來跟奶奶說說自己的心願吧。”我走到墓前,雙腿跪下,兩手併合,眼裡閃著淚光說;“奶奶,雖然您去世多年,但我們依然牽掛著你,回憶我們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您就像與山同高,與水同流,與天同大。奶奶,您在天之靈,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快樂!您安息吧!”我用紙巾檫去眼淚,然後把一束鮮花插在奶奶的墳墓上,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望這鬱鬱蔥蔥的樹木,自由自在的小鳥,各式各樣的白雲,綠茵茵的草叢中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我輕輕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裡。

我將永遠記住這個清明節!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2

每逢清明節大家都要去為祖先們掃墓讓他們安息。

我們家要去掃爺爺、阿太、阿太公的墓。叔叔會跟我們一起去掃阿太和阿太公的墓。我們先去阿太和阿太公那裡掃墓。

在山上人山人海,大家擠來擠去、爭先恐後想快點掃完墓回家休息。當然我們也不例外,上了山。我們那裡比較高都快到山頂了,一眼望下去還整有一點害怕呢!我們先摺紙錢,紙錢可多了呢!迭起來很厚,要折上很久,當我們人比較多所以比較快。折完後我們便把那些紙錢燒了。接下來我們要點香拜拜了。讓後要用枝條吧墓旁邊的垃圾給清理乾淨。後來會有人過來給我們唱什麼,當然不是白唱要收錢的。好像唱的是讓我們讀書好,將來能當上官什麼的吧!掃完阿太和阿太公就要去掃爺爺了,不過爺爺在另一座山上跟這裡不同我們還要開車去那裡呢!

每逢清明節夫人掃墓是一年一度的,但清明節還有很多的活動。我們塘下的海安還有很多節目與活動的呢!一定要來哦!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3

4月5日 晴 星期六

又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爸爸媽媽在今天帶著我來到黑鐵山。黑鐵山中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館與紀念碑,它是為紀念黑鐵山起義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

站在烈士紀念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社會,建立新社會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年輕的生命。

先烈們,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是你們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鬥爭,是你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讓後人翻身做了主人。先烈們,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

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建設了我們的美好家園,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今天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國爭光,為國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有句古詩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每個人祭掃親人的日子。然而,我們的“親人”是誰呢?就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

這一次的出門與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麼興奮了,而是莊嚴和哀痛。

經過一番顛簸,我們來到了烈士紀念館。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的刻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共和國的誕生,和敵人英勇作戰,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哀樂,輕輕的,每一個人的腳步都是輕輕的,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最後,我們往右走,經過一扇大門,又進了一個大廳。裡面為我們展示了無數烈士們的感人事蹟與生平簡介,為我們陳列了烈士們的光榮證明和遺物。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名普通計程車兵,但他們都監守著自己的崗位,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被門口一塊不大的石碑吸引住了。上面刻著毛主席親手寫的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不就是描寫了所有犧牲了的革命先輩們嗎?

走出烈士紀念館,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4

4月5日 晴 星期五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是清明節,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著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群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著別樣的風景。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5

4月5日 晴 星期六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清明這一天我們這裡的風俗是給先人上墳來表達子女的思念和孝順之意。每年我都回不去,因為離家遠,而清明節只有一天假。今年清明節和週末和連在了一起,據全國假日辦釋出的訊息三天一起休息,我很高興,終於可以給姥姥和姥爺上一次墳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這一天經常會下雨,我真不理解這些古代的人為什麼這麼厲害。走在路上的人也是心情不佳,格外思念故去的親人。每年雖然我不回來給姥姥和姥爺上墳,可是思念從沒有斷過。

還記得小的時候媽媽工作忙,爸爸去工地,一直也回來不了幾次。我就是姥姥家住,一住就是幾個月,有時媽媽也去看看我,但只是看看。我們頂多在姥姥家的那個土坑上吃一頓飯就算是團聚了。那時我們玩的也很多,我跟舅舅家的星星倆人上山、下河,每天都有的玩,每天都有新花樣。姥姥就是我們的後勤保障,不但要保障我倆還有全家人的吃喝。姥姥在做飯的間歇還要帶著我去離家最近的一塊去鋤地,當然我是幫不上什麼忙,只能給姥爺、舅舅一家提一些水送去。我那時候覺的姥姥也太麻煩了,就管做飯不就行了,還要去送水,還要讓去鋤地。我一點也不想去,但是又沒有辦法,因為姥姥自己拿不動那麼多的水。

我上小學那年,姥姥被查出食道癌。我傷心極了,從學校跑回家看姥姥。爸爸很生氣,因為我沒有請假就回了家。他要把我送回學校,我求的他讓我和姥姥再呆一夜吧,第二天我回了學校,過了沒有多長時間姥姥就離世了。姥姥,您在我們心目中是最能幹的,只是老天弄人,讓您早早的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特殊的節日,我更加想念你了,我的姥姥。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6

4月5日 晴 星期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天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後只能厚著臉皮請教媽媽,終於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著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裡帶著露珠的真花。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裡有什麼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蹟是怎樣的呢?帶著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麼也睡不著……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終於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祭掃烈士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前我寫祭掃烈士墓活動,都喜歡用一些“懷著沉痛的心情”、“對烈士無比崇敬”等句子,這次我實在不想用這些句子了,因為我看到大家在烈士墓前嘻嘻哈哈;有的同學還不住地埋怨:用了好大的力氣跑到這兒,也沒玩一玩;有的同學還玩起了拍手遊戲;更有甚者,在向烈士默哀時,有的同學竟然哈哈大笑……

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同學們在烈士墓前的那份沉痛和崇敬到那兒去了呢?我想:我們這些小學生,現在的生活都十分美好,平時吃穿不愁,大部分人是要什麼有什麼,誰也不會想起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誰也不去問這美好的生活的怎麼得來的,又是如何的來之不易。加上平時對我們的革命歷史教育也不是太多,我們平時看電視專挑“神奇寶貝”、“奧特曼”等動畫片看,對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瞭解得很少,對烈士們並沒有情真意切的感情,在烈士墓前怎麼會沉痛和崇敬呢?

這就是我今天的一點感受。

清明節的初中日記 篇7

4月5日 晴 星期日

清明節到了,學校組織去烈士陵園去掃墓,我很期待去烈士陵園!

今天,天陰沉沉的,下著毛毛細雨。我們三、四、五年級同學全體身著校服,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建在椒江區最高的山——楓山上。我們登上了長長的臺階,來到了半山腰的廣場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塊高大的紀念碑,碑上寫著格外醒目的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廣場四周有著四季常青、昂首挺立的松柏,它們也象徵著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一棵棵樹上系滿了潔白的小花,它象徵著烈士潔白無瑕的高尚品德。

廣場上有著幾幅很大的雕刻。雕刻正面刻著解放軍叔叔勇敢地與敵人做鬥爭;在反面雕刻著一些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們的頭像。在這座雕刻前,我們學校的代表進行了獻辭。還有“台州市關工委”和“椒江區關工委”一些幹部也進行了講話,又聽了很多“解放一江山島”的先烈事蹟:其中一位烈士身上連中了七彈,但他仍然與敵人頑強地拼搏著……

接著,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向一個個陵墓走去。大家恭恭敬敬地把小白花放在烈士墓上面。我也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放在一個墓碑上。我看見這些犧牲的戰士最大的不超過三十二歲,最小的年僅十七歲。

最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在紀念館裡,我們看見一些革命烈士的揹包、決心書、立功獎狀等等。我們還看見了一些照片。看到這些照片,我心潮澎湃,彷彿聽到了那嘹亮雄壯的聲音:“同志們,為打下一江山島,衝啊!”也彷彿看見了可惡的國民黨兵瘋狂地向我軍掃射。

站在青松環繞的烈士墓前,我的心潮又一次澎湃,而且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是那些可敬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下了祖國的江山,才換來今天美好的生活。現在,大家坐在既明亮又寬敞的教室裡學習,有什麼理由可以不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樑呢?

在這莊嚴是時刻,我能感受到那種悲傷,烈士們,你們的犧牲像泰山一樣有意義!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