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肯達爾效應的機理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柯肯達爾效應指的是,當我們試圖改變他人的觀念或信仰時,反而會使得對方更加堅定地守護自己原來的信仰。這種現象看起來有些不合邏輯,但在社會心理學中卻有著深刻的意義,將從多個角度探討柯肯達爾效應的機理。

柯肯達爾效應的機理

柯肯達爾效應的機理

一、認知失調理論角度

認知失調理論是指,當人們的認知(信仰、觀念等)發生矛盾時,會感到不適,因此會採取各種方式來消解這種不適。柯肯達爾效應的出現,正是因為同化和異化(兩種消解認知失調的方式)被啟用了。在面對矛盾的觀念時,有些人會採取同化的方式,即強化自己原有的觀念,忽視與之不符合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會採取異化的方式,即修改原有的觀念,吸收更多的資訊。柯肯達爾效應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宣傳者的資訊被視為與對方原有的觀念不符,從而啟用了原有的認知。

二、自我確認角度

自我確認是指人們經常希望自己的身份得到肯定和確認。而當他人試圖改變我們的觀念時,我們往往會覺得這是對我們身份的否定,因此會更加堅定地守護原有的觀念。例如,一個人可能認為自己是一個忠誠的基督教徒,當另一個人試圖向他推銷另一種教義時,他可能會更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並拒絕接受其他教義。

三、社會比較角度

社會比較是指,人們往往會透過與他人比較來確定自己的價值。因此,當他人試圖改變我們的觀念時,我們會將其視為一種威脅,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和他人的比較。為了維護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我們往往會更加堅定地守護原有的觀念。

總之,柯肯達爾效應的出現可以歸結為人們對認知、身份和社會比較等多種因素的反應。雖然它看起來有些不合邏輯,但正是這種不合邏輯,將其變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