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女兒的心酸和無奈(遠嫁女為什麼更容易成為家庭主婦)
我在流水線搬磚,遇到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同事,讓我對遠嫁的姑娘最後淪為家庭主婦有了更深的理解,同事A外省遠嫁本地,流水線幹了7天就走了;同事B本地人嫁本地十年如一日流水線揮灑汗水。遠嫁的姑娘通常覺得我已為愛遠嫁他鄉,已經夠苦了,所以往往有補償心態,比如“我不能再受苦了”。
我不能再受苦了
遠嫁姑娘離開家鄉親戚朋友,會孤獨,覺得自己遠嫁已經受了很大的委屈了,所以就不能再受苦了。往往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想要工作實現自己價值的。但是因為總是有“不能再受苦”的心態,所以選擇工作時:廠子裡上班不幹,因為廠裡需要上夜班;銷售不幹,銷售有業績壓力承受不了;最後大部分只能選擇准入門檻低的服務業,大機率沒有優秀的榜樣同事,大機率都是素質堪憂的底層婦女,長此以往會覺得更孤單痛苦,偶然發生個摩擦爭吵,頓覺天塌了。回家後跟老公抱怨,配偶感念你辛苦,乾脆不幹好了,然後就回家安心做家庭主婦。
做家庭主婦不是不好,只是遠嫁女因為遠嫁比本地媳婦更需要結識新朋友。在陌生的環境裡不能只認識老公的親戚朋友,需要有自己的交際圈,結識新的朋友。但是建立自己的圈子,認識新的朋友,大概最快的辦法就是透過工作結識了,如果抱著“我不能再受苦了”的心態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沒有合適的圈子,也就沒有合適的朋友,越來越孤單就很難融入當地的生活,激發更強的補償心態。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