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就去做以下三件事
仲念念
圖/源自網路 侵權請聯絡刪除
重複的生活,單調的節奏,一成不變的任務。
身處於其中,我們常常會感到無趣,彷彿已經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又該去往何處。
正是這種迷茫焦慮的心情,會使我們陷入無窮無盡的內耗之中,也會讓人失去動力,此時我們迫切需要找到生命的支點,才能重新散發生機。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有一天你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就去做這三件事吧,你會恍然大悟。
01:去旅遊
從前流行過一句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鬱鬱寡歡,躊躇不前,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太低了,你見識的太少了。
在原有的狹窄的範圍內去尋找生存的意義,這自然是有難度的,但若是能夠走出這片天地,放開視野,或許你就會發現,人生有千萬種歸宿。
一位網友曾在網際網路上曾經分享過自己的經歷,當年他剛剛從大廠辭職,也曾一度焦慮迷茫,不知道該做什麼,於是他報了前往拉薩的旅遊團,用了十天的時間環遊拉薩,徹底洗禮的心靈。
在旅遊的過程中,他看到了更寬廣的天地,接觸到了更多的人,他突然發現自己曾經是生活在多麼狹小逼仄的環境裡,原來人生可以這麼自由。
在那之後,他選擇了成為了一名旅行體驗官,在世界各地見識不同的風景,並把它分享給別人。
換做以前,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走上這一條路,這就是旅遊給人帶來的心靈洗禮。
旅遊的風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擺脫一切束縛,讓思維無限延伸。
你能想明白從前沒有想透的事情,你也能不斷提高認知,做出更明確。
思維開啟了,人生就會更上一層樓。
02:多讀書
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現代人被快餐文化所洗腦,很少有人真的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看完一部電影,這也導致我們沒有辦法接觸到更寬廣的思維,從而改變自己。
自古以來,讀書都是修身養性的必經之旅。
每一本書都是不同的角度,換一個思維方式看待自己,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人生的意義是複雜的,是多變的,書籍能夠讓你更快去想明白一切。
在慢慢讀書的過程中心靜下來了,明白日子要慢慢去過,慢慢去探究,那麼你就已經找到了真實的意義。
03:回老家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家,它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是你想要落葉歸根的所在。
小時候總是嫌棄家太破爛,那個小山村太閉塞了,可是後來,我們反而最想回到那個簡單的地方。
家裡可能沒有那麼方便的交通,那麼便利的環境,可是在這個原始的地方,我們能夠一切歸零,重新思索自己以後要走的路。
從老家走到外界,從當初稚嫩的自己一步步變成如今獨當一面的模樣,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
大概就是在餬口的基礎上想要變得更好、更優秀,想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吧,如果你已經做到了,就別先妄自菲薄。
相比於從前在老家那個不諳世事的你,你現在已經很成功了,以後的路也會充滿光明。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說:死亡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我們生下來唯一的目標就是思考如何活著。
人生的意義要在一天天的日子中慢慢去探索。
有些人認為是為了活下去,品嚐一日三餐,有些人是想功成名就,有些人只是希望慢慢體驗,這些都是對的。
意義是人所賦予的,每個人都能去定義屬於自己的人生,希望你在做完這三件事之後能夠看到真實的自己,想明白人生的意義,從此以後沒有彷徨,只有堅定,未來一路光明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