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慰成癮且射的快我該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自慰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自我發洩性慾的方式,這年頭,誰還沒有個躲在被子裡,邊看小電影邊自慰的夜晚?但是過度自慰的話會導致早洩,要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自慰成癮且射的快我該怎麼辦?

自慰,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的自慰,是指“任何一種能產生性慾喚起的自己對自己的刺激行為”。在這一定義下,“自慰現象遍及男性和女性,從最小的嬰兒到最老的成人。”

而狹義上的自慰,是指用手或其它物體對性敏感帶(主要是生zhi器)的自我刺激行為。一般我們說的就是這個意義上的“自慰”。

在很長時間內,自慰被認為是人類的一種令人尷尬的行為,是“藏在臥室裡偷偷進行的事”,是不能公開討論的,也是學者們研究的禁區。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部分勇敢的研究者逐漸打破這一禁區,開創了關於人類自慰行為的研究。

其中,至少有三件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們是:

(1)英國性心理學家靄理士在1894年左右首次提倡自慰無害——要知道,在他所處的那個維多利亞性保守主義時代,這一觀點多麼具有革命性!

(2)美國婦產科專家馬斯特斯和他的妻子約翰遜透過大量的、詳盡的性行為研究,認為:手淫所產生的性反應和消耗的能量與性jiao相仿,所以不存在傷身體的問題,從而徹底糾正了自18世紀以來就盛行於世的“手淫有害”的說法。

(3)美國性學家金賽曾於1948年出版《人類男性性行為》一書,簡稱“金賽報告·男性篇”。這份引起巨大轟動的報告,基於對18000個與人類性行為及性傾向有關的訪談資料。結果表明:在美國總人口中,有92%的男性有過達到性高潮的自慰。

今天,我們可以堅定地認為,自慰是一種滿足性慾的合理途徑,適度自慰不僅無害,反而有益。

不過,毫無疑問,過度自慰則傷害身心健康——它不僅折損你的生命元氣,而且讓你常常處於愧疚、自責感等消極心理以及失去意志力與控制力的危險當中。

那麼,何為過度、何為適度呢?

這則要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比如說,有人爬個樓梯都氣喘吁吁,而有人跑幾千米也面不改色。

所以,多久自慰一次才合適,取決於個人的感受。如果你出現下面這3種情況,那就說明該緩緩了:

(1)如果你在某段時間內頻繁自慰,每當看到有色情描寫的小說或影像時,引起的性衝動必須靠自慰才能解決,腦子裡總想著性問題,自己完全失去控制能力,就說明自慰過度。

(2)如果自慰後,次日感到身心疲憊、身體乏力,學習工作效率下降,那就意味著自慰過度,需要適當調節一下,使身體有充分的休息期。

(3)自慰時或自慰後,性器官區域性出現隱痛、麻木等不適感,或者排尿不適、尿道部位有燒灼感等不舒服的現象,這些都可能與自慰過度有關。

從某種意義上說,利用性幻想、透過自慰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性慾,不僅正常,而且還是很道德的方式(因為它在滿足自己的同時,卻絲毫沒有影響別人的生活),這也是之所以鼓勵適度自慰的重要原因。

但被過度的自慰所困擾時,該如何矯正呢?

可以從以下7個方面著手:

(1)增強自制力,減少手淫的次數;但並不是完全禁止。而是以一個適當的頻率、用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性慾。不要再為此感到自責或不安了。

(2)加強體育鍛煉,增加體質,在運動中磨練意志,釋放生命能量;

(3)注意性器官的清潔衛生,經常用溫水清洗,避免因區域性炎症等病變的刺激導致性器官充血而誘發的性衝動;

(4)多參加有意義的休閒活動,豐富生活內容;

(5)從事藝術欣賞或創作活動,陶冶情操;

(6)主動減少來自外界的性刺激,如避免穿緊身褲,被子不宜過厚、過重;將電腦、手機中的色情影片刪掉,使自己不能輕易接觸到它們,等等;

(7)學會坦然地面對任何與性有關的想法、念頭。

自慰射的快到底是不是早洩?

當然不是。

看小電影容易進入狀態,因小電影等色情內容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加上自慰的強烈刺激感比較和潛意識,多重的刺激會讓自己儘快的射精來達到性快感。

同時,與真正的性jiao相比,手更容易控制力度和速度,而且熟悉自己的敏感區,所以射精快。

實戰則需要雙方的配合,注重雙方感受,更耗費體力,如果不瞭解對方的敏感點,射精時間自然就會延長。

有小夥就說了,我使用的是飛機杯,但到結束戰鬥也就3分鐘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一般飛機杯的通道都比較緊,包裹感很強,摩擦刺激力度大,致使丁丁受到了全方位的刺激,而實戰則需全身運動,更耗費體力和精力,所以使用飛機杯也比較快。

臨床上,對於早洩的診斷標準主要為以下4點:

(1)具有規律的性生活:與同一個性伴侶具有規律的性生活(起碼每週超過1次)達6個月以上。

(2)時間短:總是或幾乎總是在進入陰dao之前或進入後約1分鐘內射精

(3)控制射精能力差:不能在全部或幾乎全部進入陰dao後延遲射精

(4)給男方和(或)女方帶來明顯痛苦:消極的個人結果,如苦惱、憂慮、挫折感和(或)避免性活動。

所以,診斷的權利請交換給醫生,不要隨意給自己扣帽子,那樣可能對你的家庭、生活、工作、社交造成明顯的影響。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