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得越遠效能力越強嗎
都聽過這麼一句順口溜:當年逆風射三尺,如今順風尿溼鞋,短短兩句,就把一個人年輕時的強壯和如今的萎靡,生動地做了對比,讓人由得感嘆,時間就是把殺豬刀!
很多時候男人們都會把尿得遠,當做是效能力強的表現,所以民間又流傳著"尿得越遠效能力越強"說法,很多男人對此深信不疑,以至上個廁所不少男的還會偷偷對比一下,隔壁尿的高度和遠度,以滿足著自己的攀比心和虛榮心。
那麼究竟尿得越遠效能力越強,這話真的靠譜嗎?準備好小板凳!今天和大家嘮嘮這個事。
01、尿得遠≠效能力強
尿液的距離,其實取決於尿道的通暢程度和膀胱逼尿肌的力量。
尿道通暢程度,決定了尿液排出所受的阻力大小;膀胱逼尿肌力量,則決定了尿液排出所獲的動力大小。
尿道越通暢,尿液排出越流暢,膀胱逼尿肌越有力,壓力就越大,才能把尿液投射到更遠處,和水槍的原理差不多。
在排尿的過程中,腎臟只是尿液的生產者,尿液遠近和腎臟沒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膀胱逼尿肌沒勁,或者尿道不通暢,“射程”自然就近了。
當射程為0,尿液並非流出而是滴出時,很可能是結石、前列腺增生堵住了尿道,或者膀胱有炎症影響了逼尿肌的發力,建議及時就醫。
而男性的效能力,實際上是由海綿體和龜頭決定的,一個影響硬度、一個影響持久度。
它們和尿道、逼尿肌分屬不同系統,所以說尿得遠並不等於效能力強。
02、尿尿多≠腎不好
水變為尿液,一般需要30-45分鐘。一天中,正常的排尿頻率為6-8次,總量通常不超過3000mL。
但尿液的形成,其實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出汗多少、膀胱大小和膀胱括約肌鬆緊等等。絕大多數情況下,尿尿次數和腎臟功能是沒啥關係的。
打個比方,在運動或者天氣比較熱的時候,出汗比較多,水分更多是以汗液形式排出體外,出汗多了,排尿自然就少了。
喝水後,不同的人產生尿意的時間也會不一樣,有的人快一些,只需6-8分鐘,有的人慢一些,可能需要120分鐘左右。
因此,尿尿次數多,並不能代表你的腎不好。
與其關注尿尿的距離和次數,不如關心一下尿液的顏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的,透亮、澄澈;
顏色淡到透明,一般是水喝太多了,呈現深黃色,一般是水喝少了;
當尿液顏色變成鮮紅時,可能是泌尿系統結石或感染、腎小球腎炎等(排除紅心火龍果等紅色食物的影響);
而如果尿液不僅呈現白色,還有一些像乳一樣的雜質,可能是因為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