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以後,不管多有錢有勢,都別和子女說這三句話,以免後悔!
仲念念
圖/源自網路 侵權請聯絡刪除
人老了之後,和子女的相處,會成為他們生活中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有些老人自認為自己不需要子女贍養,所以對子女的態度也就隨心而為。
但實際上,老了以後不管你多麼有錢有勢,都別對子女說這三句話,以免後悔。
一:我為你付出那麼多
老人對於子女的付出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令人感動的,但是這些付出並不是老人的籌碼,不應該時時刻刻掛在嘴邊。
老人對子女的好,有孝心的子女自然會記在心裡,不需要老人提醒,他們也會感恩於老人對他們的撫養和付出。
而那些沒有孝心的子女,就算你在他耳邊唸叨100遍,他們依然可以裝作聽不到,對老人的付出熟視無睹。
老人不停提起自己的付出,在子女看來就是一種邀功的表現。
這些付出並不是子女去要求的,而是老人在履行自己對於子女的撫養義務。現在老人卻把這些付出當作是一種責任,壓在子女的肩上,並且不斷的提起。
這會讓子女感到厭煩,甚至產生逆反的心理。
二: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有些老人會對子女的工作生活,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希望子女們可以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事。
如果子女有不同的意見,老人就會以“為你好”為說辭,強行要求子女的順從。
老人對子女的心肯定是好的,但是老人認為的“為你好”是不是真的就是對子女好,這一點其實還是要看子女。
子女畢竟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人生,他們有權去選擇自己的方向和生活方式。
子女的人生不應該是老人夢想的延續,也更不應該完全由老人來規劃。即便是為你好,也要看這份好是不是子女願意接受的。
如果老人們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而干涉子女的生活,這會讓子女和老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三:你不這樣做就是不孝順
還有的老人,把孝順理解為百依百順,如果子女沒有按照老人的要求去做,無論子女是對是錯,老人通通都會蓋下一頂“不孝順”的帽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們。
孝不孝順並不是在於看子女順不順從,而是看子女對於老人的心。
如果把所有的事都用孝順來評判,把孝順作為尚方寶劍,要求子女對老人無條件的服從,那這樣的孝順也只是一種愚孝而已。
老人要能夠意識到,並不是自己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對的,也不是自己所有的指令子女都要去服從。
把孝順等同於順從,這本身對孝順就是一種誤解。
而用孝順做法寶來打壓子女,這更是會讓兩代人之間的相處產生隔閡。
有時候,老人並不是不愛子女,而是他們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子女應該孝順老人,但老人並不是他們的上帝。
兩代人之間肯定會有一些觀念上的差異,老人應該做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利用養育之恩和年齡為籌碼去壓制。
有些話一旦出口勢必會傷害兩代人之間的感情,所以老人們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語,不要讓感情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