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方言版:什麼話都不如家鄉話,什麼道理都不如自己長大
元宵節這天,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告別的日子,“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放不了肉身”是現代社會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春運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人口遷移活動;“回家過年”成為了春節的熱門話題;元宵節成為了春節最後的狂歡。
作為一年一度最長的假期的春節,在元宵節結束後正式落下帷幕,在這個熱鬧喜慶的日子裡,也同時意味著“春節的結束”。這是團圓後的離別,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陣痛。
如果你身在異鄉,你聽到什麼會最熟悉也最親切?那一定是——鄉音。
當熟悉的家鄉方言響起,你會知道,這個人是我的老鄉,這個人跟我在同一片土地上一起成長,我們擁有著相似的故土記憶,我們擁有著相似的家鄉情結。
這就是鄉音,這就是鄉音背後的“文化歸屬感”。
為什麼我們對家鄉有著特別的“文化歸屬感”,是因為那裡有“家”,“家”裡有“家人”,這是“中國式親情關係”下屬於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情節,這些關於家的情緒,是中國人的精神皈依和支柱,是這些家的羈絆是我們可以在北京偌大的地鐵一號線換乘車站不覺得渺小和怯懦;是這些家的理解與包容,讓我們在歷經世事艱難之後依然覺得人間值得。
這是家給我們的力量,也是鄉音給我們的力量。
所以小編要給大家聊一聊《熊出沒·原始時代》推出的定製鄉音版,讓你重溫屬於你的“鄉音”。萬沒想到,這屆方言版《熊出沒》才是快樂源泉啊!
《熊出沒》鄉音版,讓你在異鄉的電影院也能聽見家鄉的聲音,有河南話版、四川話版、陝西話版等等,鄉音定製給家鄉的歸屬感,把你拉回到屬於你的“鄉音記憶”裡。
除了定製鄉音之外,《熊出沒》更是一部能夠把“勇氣教育”和“鄉音定製”同時結合起來的動畫電影。
在電影中,熊大總是比較懂事,熊二總是調皮,其實是熊大在媽媽去世之後,一直努力變得懂事,變得像是兄長一般照顧弟弟,讓他可以無憂無慮地成長。熊大的勇氣在於,面對媽媽的離開,依然能夠勇敢和弟弟認真並且努力地活下去。
還有電影中的小狼女,在哥哥去世以後,一直努力尋找著勇氣果,最後終於在和熊強組合相遇後獲得了真正的勇氣,擊退了狼群。
它們都是真正的勇者,他們都和過去懦弱的自己告別。
而我們也需要勇氣,在面對離別時,在面對看似無法跨越的困難時,我們也需要勇氣。
小孩子也許摔倒了不哭就是勇氣,一個人晚上睡覺不怕就是勇氣,一個人去上學就是勇氣。
而對於大人來講,勇氣,是如何在知道世界的殘酷之後依然微笑面對它;勇氣,是如何在和無法道別之人告別時還忍著眼淚微笑揮手;勇氣,更是能在紛繁雜亂的世界保持真正的自我。
元宵節是歡慶的節日,元宵節後卻是離別的時間。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去踏上全新的征程,去開始新的一年。
所以《熊出沒》鄉音版,是一部適合大人小孩一起觀看的“閤家歡”電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勇氣去面對我們的人生。
新的一年,小編希望所有的小孩子都能夠像《熊出沒》中的熊大熊二一樣,能夠獨立,能夠自主,能夠做一個不依賴父母的勇敢的孩子。新的一年,更希望所有的大人都能夠有勇氣去告別,告別過去的自己,迎接新的明天。短暫告別家人,只是為了新一年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