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已經廢掉了”和“還沒廢掉”的5種區別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文|李彎灣

我今年快26歲了。在我這個年紀,有些人已經小有成就了,而有些人已經開始、甚至是徹底的廢掉了。

一個人“已經廢掉了”和“還沒廢掉”的5種區別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身邊這些人,沒有廢掉、或者說不會廢掉的人,和那些差不多快廢掉、甚至是已經廢掉了的人,確實有很大差別的。

經過一番比較和分析,我大概總結了一個人“已經廢了”和“還沒廢掉”的5種區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

當然,我的想法,不代表正確,只是作一個參考。

1、沒有廢掉的人靠動力活著,已經廢掉的人靠壓力活著。

這是牛人和普通人的根本區別。我們通常區別牛人和普通人的方式是——天賦和努力程度。

天賦這個東西就不說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都會在某個領域有自己的天賦——從這個角度而言,在天賦這一塊,其實人與人之間,是相對公平的。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很努力,但是依然沒什麼出息?

記得網上曾經有句很火的話,“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就像有些體力勞動者,他們真的很辛苦,很拼。但是一旦天下雨,幹不了活,他們就可以一直睡覺、一直玩。我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去工地上打工,最深的感受是:工人們白天干活,晚上就喝酒,一發工資,他們晚上就去找快活。快活完了,第二天他們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內疚的,是否糟蹋了血汗錢,是否對得起老婆兒女,他們只是感嘆:跟我的那個妹子,確實很漂亮。

我當時就想:假如沒有生存的壓力,他們會那麼拼命的勞動嗎?

但是你看像馬雲、雷軍、俞敏洪這些人,以及我認識的很多很有錢的人,他們已經擺脫了生存壓力了,不工作也可以活得不錯,但他們還是很努力。驅動他們努力的,不是生存的壓力,而是夢想的動力。

真的,有夢想真的很了不起,尤其是人到了一定年紀以後,很多人都羞於談夢想這個東西了。那些還真正有夢想、為了夢想而拼命的人,真的非常之少了。

說不好聽的,很多人活著活著,真的只是活著而已。生活戳一下他,他努力一把,平時基本也是混吃等死。

2、沒有廢掉的人支配著情緒,已經廢掉的人被情緒支配著。

我見過的那些掙得多、地位高——也就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堅決、果斷、敢作敢為、言出即行、不含糊。遇到事情了,首先是接受、然後想辦法。

但是那些很廢的人,基本上屁大點事,都要生氣半天、頹廢半天、沮喪半天。

比如拿失戀這件事來講,那些牛人,失戀了,照常工作,一切痛自己忍著。但是有些廢掉的人,就要到處找人訴說,難過得要請假、一點工作和生活的激情都沒有了。

那些被情緒支配的人,基本上工作不會好、生活不會好、感情也不會好,每天的形象就是情緒的奴隸。

3、沒有廢掉的人是很自律的,已經廢掉的人肆意而放縱。

“自律”真的是一個非常可怕、而且是極少數人才有的美好品質。就拿睡覺這件事情來講,比如週末吧,不上班,有些人只有困了才睡(不是一次兩次,是每個週末都如此,甚至是工作日也是如此)

但是那些很自律的人,他們都會有明確的作息時間表,如果沒有特別需要熬夜的事,他們基本都是按時睡覺的。

此外,比如跟手機的關係。自律的人,懂得什麼時候該玩手機、玩什麼,但是不自律的人,總是覺得不摸手機渾身不舒服。時刻都想刷朋友圈、刷資訊流、玩遊戲。。

4、沒有廢掉的人一直在學習,已經廢掉的人連深度文章都讀不下去了。

真的,如果一個人現在別說看書了,就是看一篇有點深度的文章都看不進去的話,多半是個廢人了。

曾經我有一段時間就這樣,比如要看一些真正對人生有意義的電影,我就嫌它節奏太慢、故事太淡,只能看那些喜劇、綜藝,但是後來,我回想了一下自己過去一年收穫了什麼的時候,我發現——那些綜藝、喜劇並沒有在我的人生裡留下什麼,他們只是滿足了我當時娛樂的需求。這種需求是人的本能,但不能停留在這種本能的階段啊。

在二三十歲這個極為短暫而又飛速流逝的年齡段,生活裡充斥著太多娛樂氣息,是要把人搞廢的,尤其是沉迷娛樂而又不懂得節制。

前段時間有句話很火,叫“人與人的差距,比人與狗的差距都大”,我覺得人與人的差距,是被學習拉開的。那些喜歡思考、喜歡鑽研的人,遲早是要嶄露頭角的。

5、沒有廢掉的人有計劃的生活,已經廢掉的人得過且過。

我曾經對我的同學們做了一個採訪,我畢業於一所還算不錯的985大學,我的同學們,畢業後工作似乎都不錯,但差距還是很大。好的年薪百萬,差的月薪5000。

我發現,那些混得好的人,他們目標性極強,也就是說,他們特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幹什麼,尤其有些同學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規劃了,甚至花錢找途徑進入大公司實習,畢業後,他們果然是混得最好的那一批。

而那些在大學裡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的人,其實到了社會上,也是得過且過的。

朋友們啊,優秀真的是一種習慣。不要被極端案例所欺騙,那些混得好的人,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小學就很優秀,他們一直都很優秀。優秀的本質,是因為他有很多好習慣。

如果你現在得過且過,真的不要指望能鹹魚翻身,那是小機率事件,除非你開始換種活下,看看幾年年後能不能有點轉變。養成優秀的習慣,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當然,我上面列舉的5點,基本上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所導致的感想。

我去年就是一個“已經廢掉”的人,靠壓力活著,混吃等死的節奏;總是被情緒支配著,很多時候一點小事我都心煩意亂;完全不自律,餓了才吃,困得不行了才睡,最後搞得很頹廢,身體消化系統都不行了;看不進書,天天看搞笑的段子、影片,後來發現像《觀看之道》這樣的書我都看不進去了;每天得過且過的,沒有方向,沒有追求。。

這一切,導致的結果就是——去年我連10萬塊錢都沒有掙到,很多時候都很頹廢,最後女朋友也離開了我。但從今年過年回來,我換成了“還沒廢掉”的生活方式,這麼做的結果,說得很膚淺的說就是——我兩個月就掙到了去年一年都掙不到的錢。

真的,你要做出點成績、你要掙到點錢、你要做人上之人,更多時候,你真的需要“反本能”的活著:

1、制定目標,滿懷期待、積極樂觀的活著;2、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別人的負面情緒蔓延至你的整個生活;3、自律,學會擔當、說一是一,言出即行;4、終身學習,學習和思考是讓一個人能夠區別於別人的根本;5、有計劃的做事,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值得,什麼事不值得,都需要在做之前大概衡量一下。

我的本意不是說教,也不是打弟血,更不是燉弟湯。我不想聽到“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這種話——這麼說,本質上是因為你並不懂這個道理。

就像我們從小就知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句話,但是真正懂得這句話的人,很可能是無限的悔恨、滿面淚流的。如果你問一個大叔,想讓他給你一點人生建議,他可能簡單得說“多掙點錢”,你會覺得這句話等於沒說,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吃了多少沒錢的苦,感受過多少沒錢的卑微和心辛酸。

就像我小時候,我父母讓我好好讀書,因為他們吃夠了沒文化的苦。

當然,你其實不必要經歷太多別人經歷的苦,看看自己的過去、看看身邊那些混得慘的人,你大概就知道,時間真的是浪費不起了。

別裝死了,朋友們,趁一切都還來得及。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