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亂性這事兒是真的嗎?
愚人節大家可能會做一些事說一些話,但有些話呢,即便是愚人節,也是不好說出來的,比如說:我昨晚上喝多了,我真的不記得我幹了什麼……
酒後失言、酒後失德、酒後失憶,反正一杯酒下肚我們好像可以丟掉很多東西。一句我喝多了真的可以解釋一切錯誤的源頭?
秉承絕不傳謠的人生準則即便在愚人節也不能破戒,今天要來幫你劃清你的身體和酒精之間的責任界線。
酒後和亂性有關係,但要成事火候還差點兒
不得不承認的是,酒精和性反應之間確實有點兒微妙的聯絡。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研究者們曾徵集84名飲酒的異性戀單身學生,分為兩組,分別飲用酒和飲料後,評估40張照片對自己的吸引力,24小時後再次評估。得到的結論是,不論男女,酒精能讓人們看別人更順眼,也就是酒鬼眼裡出西施。
不過,如果過量飲酒,這種關係就不明顯了。
這和科學家對血液酒精濃度(BAC)的研究達成一致。研究表明,當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025%,也就是小酌幾杯,剛剛微醺的狀態時,男性的性反應的確會提高。而濃度超過0.05%後,男性的性反應就會直線下降。當BAC值繼續升高,到講話含糊,動作失調,甚至鑽桌子空的地步,且不說亂性,就連站起來也成了問題。
酒後亂性這事兒是真的嗎?
嗯,說的是腿站起來。
即使到了如此疲軟的地步,華盛頓大學2008年的一項實驗還是證明,醉酒與否對男性的勃起狀況並沒有顯著影響。這與29年前的研究結果也是吻合的,也就是說酒後作案的條件是存在的。
但是,醉酒後的性行為,並不會給人們帶來多大快感,因為酒精能夠麻痺男性和女性生zhi器組織中的細胞,導致女性在大量飲酒後難以性喚起,而男性則難以射精。1979年馬拉特斯塔、波萊克等人的研究就給出這樣的資料: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09%時,男性基本上沒法射精。所以,其實真正爛醉的人更想睡覺,而不是想和異性睡覺。
說到這裡,所謂酒後亂性,你覺得是科學問題還是人品問題?對於電視上那些一覺醒來連忙推脫說自己喝多了什麼都不知道的人……該不該對這些人手軟各位心裡有數了吧?
還要告訴各位,在大陸法系(尤其是德語系國家)刑法學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原因自由行為,大意是說,那些想要用酒精飲料或其他麻醉劑之類的物品使自己處於喪失刑事責任能力狀態的人,在酩酊狀態下犯下的本不該犯的罪過,是會受到懲罰的。不過,國內目前對原因自由行為的探討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