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婿頭一年上門,只因我沒給紅包,他吊著臉不滿,催女兒趕緊走
我叫霍梅,今年五十六歲了,有一個兒子,也有一個女兒,他們倆現在也都結婚了,女兒比較小,去年夏天的時候剛結婚,兒子則是當兵的,結婚比較早。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對於兒子女兒的婚事也很少插手,他們自己滿意就好了,不過至今還是挺幸福的,兒子結婚後過得也挺好的,兒媳婦生了兩個孩子,女兒找了個條件一般的物件,現在也有自己的房子。
只不過對於這個新過門的女婿,我卻沒那麼多的好感。
我對女婿其實瞭解不是很多,哪怕是在如今他們結婚了也是這樣,並不瞭解,總是在女兒的嘴裡聽到關於他的條件,他的家裡父母都是務工的,也不算太有錢,首付買了一套房子之後月月還著貸款,即便是每個月能賺五六千,其實還還債,吃吃喝喝的就沒有了,說不上多麼的優秀。
而且他第一次來我們家裡的時候我對他也沒那麼的喜歡,覺得人長得一般,話也少,而且我又不太會說普通話,說得家鄉話他也聽不太懂,反正我們之間的溝通少。
即便是他在結婚之前來過家裡七八次,每次也都帶著不少的禮品,可我對他也依舊沒有太多的好感。
也曾想過要讓女兒分了再找一個的,可話到嘴邊還是忍住沒有說出來,畢竟女兒也已經老大不小了,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抱著她願意我也就不多管了的心思同意了他們交往,慢慢的走到了結婚那一步。
或許是因為沒有太多的瞭解,所以在談及彩禮這些物質條件的時候我們之間還是出現了不少的衝突。
比方說兩地的風俗習慣,我們這邊興盛的就是女方家裡分文不出,男方家裡要承擔所有的開銷,無論是訂婚時候的酒席,訂婚宴,還是給親戚朋友們買的禮品,這些所有的開銷都是男方承擔。
但是他們家裡那邊卻不同意,他們覺得宴請他們那邊的親戚他們家掏錢,宴請我們這邊的親戚們就要我們自己承擔,為此女兒跟女婿還鬧了一場矛盾。
除此之外就是彩禮的事情了,我們這邊的彩禮是十八萬,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情況,而且在結婚之前給男方的回禮只有一萬塊錢,這下他們家又不同意了,馬上就說要回五萬八萬的禮才說的過去。
因為我們家不留這筆錢,就是等結完婚了之後把這筆錢就給女兒全額轉過去了,這樣女兒拿著過日子也挺好的,可他們家覺得我們的回禮太少,也沒有太多的陪嫁,心裡就一直都彆扭著。
最後來來回回商量了好幾次之後才最終確定了下來,我們家給了五萬回禮,不過就再也沒有什麼經濟上面的付出了,其餘的事情都是他們家負責。
不過好在最後一切都順利辦完了,兩家人也都和和氣氣的慶祝了兩個孩子的婚禮,心裡都十分的開心。
結完婚之後他們也就過上了自己的日子,除了國慶中秋的時候回來過一趟之外,就一直到了年底過年的時候才回來,來的時候也帶了不少的東西。
不過還是像以前一樣,我們跟女兒說話聊天,他坐在一旁隨聲附和著,我們也找不到太多的話題跟他說,他也沉默著沒有什麼話跟我們說,看似是一家人了,可實際上真感覺不出來。
跟我那兒媳婦當年過門之後的樣子還是差別很大的,可能兒媳婦是我們本地人吧,不管哪方面的事情都容易溝通,容易交流,女婿跟我們的距離也就比較遠了一些了。
今年過年的時候女兒也是跟著女婿去了他們老家過年,吃了年夜飯,一塊跨了年,本來的安排是到了初二的時候回孃家,因為是女婿進門的頭一年,所以要跟著我們一塊去把家裡的親戚們走一圈,都給人家送一些煙,酒,奶這些東西。
也就是頭一年都是這樣的,不管是在他們家那邊還是在我們這邊都是這樣,也就是大傢伙說的串門認個親。
後來因為親戚多的緣故,我們就商量了一下讓女兒他們在家裡走完親戚之後再來我們家,這樣他們倆也不用來回跑了,就這樣女兒在他們家待到了初四,初五的一大早才開始往我們家這邊趕。
等到他們到家的時候已經中午一點多了,我們全家都在等著他們來了一塊吃飯,有兒子兒媳婦,還有孫子,硬生生等他們到了我們才開始吃飯的。
我對女婿沒太多的話說,也示意老伴多跟新女婿說一說話,畢竟門前姑爺是貴客,還是第一年來家過年的新女婿,其實我們也想要儘可能的對他熱情點的。
可我們上了歲數了,想跟他們年輕人說點什麼也不知道說什麼,就一個勁的讓他多吃點飯,多吃點家裡的瓜子點心,僅此而已了。
那天吃過午飯後我們就匆匆忙忙的開始走親戚了,是女婿開著帶著我們一家一家去的,因為我們家的親戚比較多,我的兄弟姐妹就四個,老伴的兄弟姐妹也有五個,一下午肯定是串不完的,就心想著下午轉一圈,剩下的到了第二天再去轉,這樣肯定也就能夠轉完了,所以吃完飯後就趕緊去串門了。
送得那些禮也都是女兒跟女婿掏錢買的,因為我們家的親戚比較的遠,所以幾乎一下午都在路上,每到一家也就坐個十來二十分鐘,隨便聊兩句就離開了,最後在下午五點多的時候才回了家裡。
(這裡還是有一個小插曲想要說一下的,因為我們老家是村裡,離縣城也有二十來公里,而且兒媳婦生了二胎了,所以我們這兩年都是在兒子家裡住著過年,女兒女婿來了其實在家裡擠擠也能住人,不過女兒說在家太擠了,他們倆就出去住酒店了,我也沒說什麼。)
晚上回到家裡吃過飯之後他們坐了一會就離開了去酒店住了,直到第二天一大早才又過來家裡,我們一塊又帶著東西去走完了最後幾家親戚。
那天走完親戚之後時間還是挺早的,下午三點左右就到家了,他們倆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我在廚房準備晚上的飯菜,老伴則是回了房間躺著休息。
因為晚上要吃火鍋,所以女兒說想要回酒店的時候我攔下了,讓他們等吃完飯再回去,然後就有了下面那一幕。
我收拾完東西回到客廳的時候看到女婿耷拉個臉,也不說話,也沒什麼表情,我趕緊招呼著大傢伙吃飯,跟他主動說了兩句話,他這才臉色好了一些。
可沒人說話的時候他有拉著臉沒有好臉色,即便是在吃飯的時候也是這樣。
晚上七點多吃完飯他們就離開了,起身回酒店了,打算隔天過來家裡吃個飯就準備離開了,我點了點頭。
隔天他們來家裡吃了飯也是準備離開了,我給他們帶了家裡過年的一些肉,一些吃的,喝的,也是想要儘可能給他們多帶一些家裡的東西。
女兒倒沒什麼變化,笑呵呵的跟平常一樣。
可女婿的變化卻十分的大,可以說來了我們家之後頭一天笑呵呵的,十分的熱情,哪怕是話少也願意跟我們說兩句,第二天或許開車比較累,拉著臉,沒話說,可第三天就更過分了,不僅拉著臉一點表情都沒有,甚至還一直催著女兒趕緊吃完趕緊走。
從還沒吃飯的時候我就聽到他跟女兒小聲的說:“吃完就走吧?不歇了啊,別一會又拖到下午兩三點,趕緊吃完走吧。”
等到吃完飯後飯桌上的飯菜都還沒撤下來,我就又聽到女婿跟女兒說:“趕緊走,我想要去上廁所了。”
我聽見了就讓他去家裡的廁所上,可他卻拒絕了,說沒事,一會就出去了,到了收費站邊上的廁所上。
我也沒有特別的去勸他了,就這樣自顧自的準備著東西。
或許是時間有點長,女婿自己就出門了,估計是出去附近的公共廁所了,見他離開了,我這才不滿的跟女兒埋怨說:
“這孩子麼怎麼一點都沒有眼力勁,到了家裡了還一直催著走,一天到晚的吊著臉,他平常在家裡也是這樣?沒話說又喜歡吊著臉?”
可女兒卻說:
“唉,感覺是你們過分了,要是我是他的話我一分鐘也不想待,我在人家家裡過年的時候人家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人家的姑姑,姨姨,舅舅,叔叔這些親戚都給我過年紅包了,又是一百,又是五百的,到了咱家這邊是一分錢都沒有給人家的。”
我解釋說我們這邊就很少有過年給女婿紅包的習慣,況且都結了婚了還要什麼紅包。
可女兒卻不滿的說:“再怎麼說也是一個意思啊,好歹人家也是頭一年來咱家走親戚,結果是什麼樣,要麼來了沒地方住,我們自己住酒店,要麼就是當司機,來了就是一直開車,就算是到了別人家裡也都是傻坐兩分鐘,就沒人把他當回事,你們讓我怎麼想,人家昨天跟我吐槽了一晚上,覺得在家裡不受待見,能不弔著臉麼?”
我訓斥女兒怪她小題大做,還嫌棄女婿心眼小,但女兒卻不以為然,還說她都很為難,跟女婿還爭吵了半天。
我心想著難不成就因為我沒給包個紅包給女婿他就這麼不識大體,一直吊著臉了,所以就等女婿回來了想要跟他說一聲我們這邊的習慣,跟他說:
“我們這邊其實沒那麼多的紅包,像咱們這種普通家庭過年基本上除了給孩子紅包之外就沒有給大人的了。
還有就是咱家的親戚比較多,你們的時間又只有兩天,所以去了一些親戚家裡就坐個半拉小時就得趕緊走了,就沒吃飯了,你多理解理解,另外你們住酒店也是你們想住的,咱家這情況確實有點不同,你哥家住人也挺擁擠的,等來年我們回村裡過年了你們就住家裡。”
我把這些事情都解釋了一遍,女婿卻笑著說沒事,然後就催著女兒說收拾好了沒,準備走了。
就這樣給他們拿上了東西就離開了。
走之前女婿連爸媽都沒叫,只是跟我們說了一聲“走了”,然後就開車跟女兒離開了。
我轉頭跟老伴說女婿這人不行,不識大體,又不尊重我們,還把女兒跟女婿吵架的那些事情講給了老伴,老伴也沒說什麼了,我也只能嘆口氣說算了,畢竟他們都結了婚了,他們自己過好就行了。
不過至今我都沒有想通,難不成過年我們都要給女婿準備紅包?給一個都快三十歲的大人紅包?況且我們這邊都不這樣,就因為我沒給紅包他就吊著臉沒有好臉色?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