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人三步法 | 教你如何正確打造自我人格魅力
劃重點!所謂的“撩人”,不是撩騷!而是人格魅力的自我養成。
最近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無論男女,都很容易被所謂的『泡學中du』帶著跑偏,自己明明是戀愛小白,卻對網路上一些壁咚、土味情話等撩人深信不疑。
遇見一個心儀的異性,明明對方對自己的好感連3分都不到,就開始將短影片的土味撩人方式運用到實踐中,最後的結果呢?輕則好人卡警告,重則拉黑刪除。
在這裡我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短影片男女主角的土味撩人易如反掌,而運用到你這裡卻不行?
道理很簡單,短影片在於流量、在於大眾對於喜聞樂見事情的精神需求。
所以短影片會將複雜的兩性關係簡單化,讓受眾們覺得“原來自己與男/女神之間的距離,原來只差一個土味撩人的距離”。
說白了,短影片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圖一樂,如果你當真了,多半會讓你輸的很慘。
同樣現實中的男生/女生,更不會像短影片的主角一樣配合你。你幻想著當自己的土味撩人招數一出手,對方會被你感動的神魂顛倒。
但事實上卻是:對方只會感覺到莫名其妙,心裡想著“這個人好土呀,追求我的手段都是網上學得土味技巧,你真的挺無趣、挺庸俗的。””
照搬短影片上的撩人秘籍,無疑於10年前的寫個情書都要抄歌詞。沒誠意,沒新意,更沒有吸引力。
所以該怎樣撩人?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撩人”這個詞,並不是要你學著去油膩、猥瑣。而是透過現有的『個人價值』去創造吸引力,從而為彼此的關係促成『兩情相悅』的狀態。
第一步——『無色不起意』
很現實的來說,85%以上的親密關係的起點,都是因見色起意而起,之後逐漸地陷入其人品日久生情。
人在社交狀態中,其實都是偏向於一個視覺動物。也就是說無論男女,當見到一個陌生異性的第一開始,那麼這個異性在自己心中的角色是戀人、是朋友、還是永遠的陌生人,其實根據第一印象就已經定型了。
“撩”這個動詞,其實非常有趣。在古漢語中,有一個成語叫做“撩雲撥雨”,其意指在一種朦朧夢幻的感覺中,去調弄風情。
所以“撩”之內涵,並不在於你主動地去撩閒、撩騷,而是在一種不經意間去挑動異性的視覺神經,從而造成吸引力的一個過程。
初始視覺觀感能夠達到6分以上,那麼之後你所有的吸引技巧,再次基礎上都會變得易如反掌、水到渠成。反之,你的視覺吸引力只有不到3分,那麼今後所有的努力都容易弄巧成拙。
但是異性對於你的視覺觀感,並不在於你先天的長相顏值,更多地在於你後天對於自身的衣品、身材、氣質等各個方面的塑造。
要明白一個道理,女生可以不喜歡一個帥氣的男生,但是她絕對接受不了一個邋遢和不檢點的男生。你可以不帥,但是一定要做到乾淨和整潔。
男生可以不喜歡一個高挑的女孩子,但是他絕對接受不了一個肥胖、沒有生活態度的女生。你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做到身材合理、外表悅人。
提升自己的衣品、培養自己的審美態度、合理化的自我包裝,這些都是在你撩人方面不可或缺的吸引價值。
有很多時候,異性無意間對你外形產生的怦然心動,這要比你說一百句土味情話更有效果。
對於男女的穿搭指南、外型塑造等各個方面,由於內容過於繁冗複雜,在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感興趣或是有疑惑的小夥伴們,歡迎與我隨時溝通和交流~
第二步——『合理化的自我人設』
在現代社會的社交中,你會發現無論是公眾人物也好、小群體中異性緣豐富的人也罷,歸根結底地來說,在這些人身上都要一個立得住、受歡迎的人設形象。
為什麼你在群體社交中總是小透明?為什麼你喜歡的人總是注意不到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沒有一個能夠吸引到別人的人設,俗稱“人格魅力”。
你和異性聊天永遠都是“吃了麼、睡了麼、在幹嘛?”你與異性的交往行為永遠是“買早餐、看電影、陪逛街”。你喜歡的人,如果也喜歡你,那麼這些行為還能產生一些效果。
但是如果異性對你並不是很感冒,那麼透過這些行為造成的吸引力,無非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同時所謂的人設,一定是要基於你本身性格特性的基礎之上加以塑造,切勿在剛開始就塑造與自身截然相反的人設,當你對異性造成了『認知性偏差』很容易將對方嚇跑。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開朗活潑的人,不妨將自己向幽默風趣型別的人設靠攏。
在聊天時學會主動地調動異性的興趣氛圍,幾句話一個小包袱,和你聊天時不會疲憊。聽到對方說的笑點時,你也能做出配合,並且能夠快速反饋,不讓彼此感興趣的話題冷下來。
比如你想問對方“在幹嘛”,可以換成“你家美短在幹嘛?”/你想和對方說“晚安”,可以等價替換成“我們在夢裡見吧~”
如果你本身是一個內心慢熱型的人,不妨將自己向溫暖知性型別的人設靠攏。
何為暖男/女?準確地說,這些人能夠把握異性的語言中心點,順藤摸瓜地掌握到對方當下交流時的真實情緒,這樣細心的人往往是能讓異性在交往中,更加輕鬆、富有安全感。
比如你想問對方“在幹嘛”可以換成“今天有沒有好好吃早飯?”/你想和對方說“晚安”可以等價替換成“我說晚安,你閉眼好麼?晚安~”
以上兩種人設型別,屬於大部分人吸引力的偏好型人設。但是總體細分來說,分為十二種基礎型人設,之後又能分裂成上百種綜合型人格。
所以懂得分析異性的人格特性偏好,在自身的基礎性人格之上,適當地加入能讓你產生吸引的人設特性。當你能撩人於無形之中,自然會更加容易獲得異性的青睞。
第三步——『個人價值的正向吸引』
很多人對於“撩人”這個動詞,都有著深深地誤解:錯把炫耀當成撩人,活生生地把自己優勢的個人價值,硬掰成了自身的貶值項。
有些男生在一開始撩妹的時候,張口閉口都是“我有幾套房、幾輛車,事業上混得有多麼厲害”
而有些女生在撩漢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炫耀“自己家庭背景有多麼好,學歷有多麼高”。所謂直男直女的帽子,就是在你不經意間的炫耀中扣上的。
像是經濟實力、家庭背景、學識水平這些都是你個人價值吸引的增值項不假,但是如果三句話不離開炫耀,就會讓對方覺得你物質、拜金。
你本來不是這樣一個人,卻在錯誤的“撩”行為中,讓對方引起極度的反感和不適。
這些個人價值的增值項,要透過不經意間的展露和輸出,才能達到最大程度撩人的目的。
比如你想向對方傳遞出自己有房有車的個人價值,那麼不妨在偶爾聊天時,不經意地說一句“等一下再聊哈,我好像找不到車庫鑰匙了。”
再比如說,你想向對方傳遞出自己才識水平的個人價值,那麼不妨在聊天時,不經意地說一句“我手癢了想彈會兒琴,等我哦~”
再再比如說,你想向對方傳遞出自己的閱歷豐富,那麼不妨不經意地開啟這樣一個話題,“我最近把曾經的旅遊影片剪成了一個vlog,你給提提意見唄~”
諸如此類,隱形撩人,最為致命。
所謂『撩人』萬變不離其中的一個詞——吸引。
當你能夠對異性產生吸引時,那麼你所謂的撩人技巧和手段,都會成為彼此交往和了解中的小情趣。
反之,如果你的個人吸引力不足,還有學著像短影片中那樣的土味撩人,除非你長了一張彭于晏或許光漢的臉,那麼對方的臉紅不是心動,可能是一種極度的尷尬、亦可能是一種極度的憤怒。
所以少些套路、多點真誠,當你的個人價值能夠造成吸引時,簡簡單單地一句“我喜歡你”都要比那些土味情話更能產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