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緊張怎麼改善 婆媳相處之道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婆媳關係緊張怎麼改善

1、婆媳關係就是創造距離的美感

婆媳關係緊張怎麼改善 婆媳相處之道

自從婚後很多人問我婆媳關係的問題,我才發現,原來現在的社會,婆媳問題還是很普遍,而許多婆媳問題也會演變成婚姻問題,很多已婚的女人說,如果跟婆婆處不好,就會影響跟另一半的感情,看到網路上充滿著總是討論不完的婆媳戰爭,我常在想,現在的女生要怎麼聰明的去處理這個千古以來棘手的問題。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住在一起。因為住在一起一定會有生活上的摩擦,久久見一次面就會有距離的美感。想想看,如果你每天住在家,看到你爸媽一定會頂嘴、鬥嘴吧!但如果你去外地念書、工作,久久才回去一次,跟爸媽的感情就會特別好、特別想家,一樣的道理。

其實我很訝異現在的社會,還有不少人是跟公婆住在一起(或被要求住一起),因為我自己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是小家庭,很少有公婆同住的情況,但是上網看到許多人討論,才知道其實也有為數不少,不得不跟公婆同住的無奈。

2、孝順是尊重而不是服從

有的人會用孝順兩個字來當作要住在一起的理由,但如果住在一起不開心,也不是孝順啊!沒有住在一起的人就不孝順了嗎?並不是這麼以偏蓋全的。

如果你遇到的另一半不想搬離原生家庭,只希望你去適應他的家庭,其實你更要慎重考慮,他是不是個媽寶,或對原生家庭的依賴太重,或者是貪圖方便,因為有人幫他做家事、負擔水電、省房租……那麼,他是不是一個沒有肩膀、沒有責任感的人呢?

我覺得孝順應該用互相尊重來定義比較妥當,而不是晚輩一定要順從長輩,或長輩一定要靠威嚴才能命令晚輩。在這個時代,其實尊重才是真正愛的形式。如果需要去服從、去屈服,或去命令、掌控對方,這樣的親情關係,也會令人感到非常有壓力且不快樂。

我常笑說孝順和媽寶是兩回事,我們欣賞一個孝順父母親、對長輩有禮貌的人,但並不是一個不獨立、沒有自己想法,凡事依賴、聽命父母,或拿父母當擋箭牌的小孩。看多了許多人遇到的媽寶問題,你會發現,媽寶與寶媽其實是一種共生關係,互相依賴、互相拖累,其實都是不夠獨立的問題。

3、不住一起要在一開始就明講

很多人會問:如果住一起了怎麼搬出去?其實一開始你不想接受就不要妥協,如果你接受了,後來又怎麼能輕易改變呢?住一起容易,搬出去難啊!

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住一起,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如果對方還是逼你,或覺得你這樣是讓他不孝順、不夠愛他,那麼,你也可以認清對方其實只是顧慮自己感受的人,就算你委屈在一起,未來也只會不斷髮生讓你委屈的事。

我覺得步入婚姻,真的很多醜話都要說在前頭,也就是你要什麼、不要什麼,你的原則、你的底線、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你們的家庭分工、財務規畫,這一些都要在婚前說清楚,免得未來現實問題一一發生,再為了這些事情吵架。所以,要先有共識比較重要。

很多人會說,現在的社會買房不容易,所以要跟公婆住。但是,並不一定每對夫妻一開始都要買房啊,可以依照能力所及去租房,租房子容易多了,也不會一開始就有壓力。主要是夫妻倆要有自己的空間、創造自己的家庭,這樣才會真正有屬於自己家庭的感覺,而不是寄人籬下,要跟別人共享空間,沒有自己的隱私。

4、最美的距離並不是最近的距離

不只婆媳關係,其實人際關係也是,和一個人相處最好、最美的距離,並不是最近的距離。

就算跟另一半相處,也不是一定要天天二十四小時黏在一起,隨時都要掌握他的行蹤,做什麼事一定要一起才會感情好。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偶爾獨處一下,彼此忙自己的事情,見面的時候感情更好,更不容易為了小事吵架,變成相看兩厭的情況。

人與人相處,很多生活習慣、價值觀都不一樣,保持一個友誼的美好距離,不必為了彼此生活習慣的一些小問題而不愉快,所以把婆婆當作一種女性的友誼關係,我們只要快樂、正面的感受愛和情誼,不要為了彼此生活上的不同而不愉快,這樣不是很好嗎?

婆媳關係差的原因有哪些

1、歷史文化原因

中國幾千年來的"婆婆要管教媳婦、媳婦要聽命於婆婆"的思想仍源遠流傳。儘管新中國講求男女平等,但在許多婆婆的眼裡,媳婦的地位仍是低下的,兒子是一家之主,媳婦不僅需要上班掙錢,而且需要在家幹活,甚至還要聽從兒子的。

孝順一點、能忍讓的媳婦不好與婆婆發生爭執,她畢竟是長輩嘛,只有忍氣吞生。有時媳婦與丈夫發生矛盾時,婆婆又站在兒子一邊,媳婦很傷心,心想平日裡白對婆婆孝順了。不願忍讓的媳婦就與婆婆吵起來,婆媳關係就緊張了。如果是兒子聽命於媳婦,婆婆就更是氣了,認為兒子不爭氣,或者認為媳婦總是欺負兒子,婆媳關係更難以處好了。

2、不能把握髮展婆媳親情的度

媳婦不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婆婆很難心疼媳婦。婆婆不是自己的親媽,媳婦很難心疼婆婆。如果婆婆一味地心疼自己的女兒,媳婦一定會有意見。如果媳婦一味地孝順自己的爹媽,婆婆也一定有意見。不相互疼愛和關心不行,疼愛和關心過頭了,也有問題。一個人對別人好時,常會不自覺地希望能得到回報,得不到或遠離自己的期望值,就會傷心,有意見。

3、財產給予和攀比問題

現在中國很盛行婆婆要攢錢給兒子娶媳婦,攢錢給兒子買房子,婆婆省吃簡用,攢錢給兒子,實質上也是在給媳婦。誰的婆婆有錢了,誰的婆婆給的錢多了,誰的婆婆向著自己的姑娘了、對自己的兒子媳婦不好了,誰的婆婆太窮了、給自己的少了等等,這些經常是媳婦們在一起交流的話題。對比來,對比去,媳婦們就可能會覺得婆婆對自己還是不夠好,對自己的婆婆產生各種不滿,許多媳婦都希望自己的婆婆能多給自己一些錢,婆婆有病治病時不需要自己拿錢,以減輕自己的負擔。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