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單身的男人,最難熬的是什麼?一位70歲大爺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
作為老人都有一個美好的期望,那就是老有所依,生活幸福。
然而世事無常,人到了晚年,很多事情是不由自己控制的,再美好的生活也不經不起疾病和意外。
走著走著就散了也是常態,這時候的兒女們早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們的精力也早已給了家庭。
最後,這些單身的老人只有自己一個人過,或許有的人能把日子過好,尤其是單身的女人;可對於單身的老年男人來說,就不是那麼幸福了。
這不,70歲的張大爺說:“人生後半程,從獨居後我覺得日子特別的難熬,尤其是因為這一件事,想想都心酸。”
傾訴人:70歲的張大爺
我是張大爺,今年70歲,每個月退休金4700。沒退休前我是某廠的管理層,收入還算不錯,也給自己存下來了一筆錢。
憑藉著好眼光,還投資了兩套房子,如今回報是不錯的。這樣看我的條件相對於很多老人來說是挺不錯的,雖然不說是多富有,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
我跟老伴兩個人感情還不錯,所以老伴走後我沒有再找,而是選擇了獨自生活。
這也讓我的單身生活變得有些難熬,以前老伴在的時候,洗衣做飯做家務都是老伴一手包辦的。
如今她走了,什麼都得我自己來,可我這些年從來沒下過廚,家務倒是會一些,但用洗衣機啥的還是有些難整的。
做飯我不是做的不熟,就是把米飯煮成了粥,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我竟然還有把菜炒糊了的時候。
洗衣服吧,因為不會用洗衣機,我還請院裡的小子幫忙弄了下,教了我好幾次還拍了個影片錄下來,才慢慢學會的。
或許有人會說,你單身了可以跟你的孩子一起住呀,這樣你不就有人照顧了,也不用為難自己了。
可我不想去打擾孩子們,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也在外地,背井離鄉的,我不願意去。
何況,哪怕是親生的子女,他們已經成家了,我再去也是外人,住他們家肯定不如住在自己家舒服。
這些年我都是跟老伴兩個人單獨過,兒女們孝順,過節長假的時候會回來看我們,平時也會給我們打電話,發紅包,關心我們。
老伴走了,兒女們的態度雖然沒變,但一個人畢竟是孤獨的。以前的時候還有個工作,一個人的時間沒有那麼忙。
後來沒事可做了,每天一個人那日子就難熬的,孤獨和寂寞是成倍增加的。
白天的時候我還可以在小區的廣場跟鄰居們打打牌,下下棋,聊聊天。到了晚上就只能自己一個人了。
每天面對著空蕩蕩的屋子,說話都能聽到回聲。我總是一個人開啟電視,製造點聲音,這樣才覺得不那麼的冷。
這也還算好的,最讓我覺得難以忍耐的是生病的時候,那時的我是孤獨而又落寞的,特別希望身邊能有個人照顧我,關心我,對我噓寒問暖。
可惜的是,這個渴望在老伴離開後成了空談。
也曾有人勸我再給自己找個伴,可我不敢嘗試,我知道現在的社會,再找老伴真心的少,更多是有所圖。
雖然我希望有個人能相伴,但我不想兩個人在一起帶著算計,這樣就沒有人情味了。
搭夥或者再婚雖然能緩解寂寞,但是畢竟缺少了真心,總會覺得生活少點什麼。我想要的是能真心相待的那個人,而不是湊合著過。
晚年,哪怕孤獨和冷清讓我覺得特別的難熬,可我也不想隨意找個人。因為我清楚的明白,人到晚年,比孤獨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內心的空虛和孤寂。
心裡的孤寂是最讓人難熬的,因為這樣的日子內心沒有寄託,過日子完全沒有活力,而老人在晚年的時候,最需要的是滿足內心的需求,有溫暖有陪伴有真心。
人到晚年,生活中最難熬的是什麼?不是沒錢,而是內心空虛,心無所託。
晚年的人是脆弱的,比年輕人更喜歡熱鬧,更想要得到關注,然而,現實是很多老人的內心都沒有得到填充,一個人靜靜地,靜靜地,把日子過得一團死水。
生活看不見溫暖,除了空虛寂寞,還是空虛寂寞。
想要日子變得溫暖,有活力,要學會放平心態,給自己尋找快樂,讓自己的內心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