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是靈魂最好的安放》:成全,才是愛一個人的正確方式
暮雪
《流浪是靈魂最好的安放》又叫《三毛傳》是一本能抵達三毛靈魂的傳記。
這其中,基本包含了三毛的一生的求學經歷和經歷的幾段感情,從三毛的情竇初開,再到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的的愛情。
她每一段經歷,都讓人充滿了想象。
也許再也沒有一個人,敢像三毛一樣勇敢,在追求理想和愛情的道路上,果斷做最純粹的自己。
的確三毛的人生,三毛的愛情,是多少年輕人嚮往的人生,又是多少年輕人所憧憬的愛情。
為了追求靈魂的自由,三毛幾乎“流浪”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就像三毛自己說的那樣:
生命的意義和最終目的,我的答案只有一個,那便是尋求愛和自由。
作家倪匡是這樣評價三毛的:
01:撒哈拉的愛,給勇敢的心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曾這樣寫到:
是的,我們沒法理解三毛,只因為讀到介紹撒哈拉沙漠的隻言片語,於是沙漠就成了心心念想去的地方。
而荷西,整整喜歡了三毛六年的荷西,一直想帶著三毛去航海。
可是,當知道三毛真正想去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時,荷西便一聲不響的申請了一個在沙漠的工作。
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有三毛的幸運,能有這樣一個男人願意放棄自己的追求,舍下自己的心願,只為更好的愛著自己。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愛情,不是給予對方多好的生活,而是幫助對方實現自己的理想。
雖然沙漠的條件異常艱苦,但是隻要和愛的人在一起,地獄也能活成天堂。
荷西在有限的條件下,給了三毛準備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三毛第一次進家時,荷西抱著三毛並告訴她:
在有限的條件下,荷西為喜歡浪漫的三毛,準備了一個白色的浴缸。
為了能讓三毛每天能喝上新鮮的奶,他還專門買一隻母羊……
正是荷西愛的細心周到,讓三毛有了嫁給他一輩子的勇氣,儘管結婚的手續比較繁瑣,但為愛情忙碌的三毛,卻覺得異常幸福。
沙漠,畢竟是一種蠻荒原始的存在,在便捷的都市生活慣了的三毛,起初並不習慣,可是內心豐盈的三毛,卻把這種生活過成了詩。
舊的輪胎、深綠色的大水瓶、不同的汽水瓶、甚至一塊腐爛的羊皮,在三毛的手裡都能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在沙漠中拾荒,讓三毛有了另類的風花雪月。
也許,這就是愛情應有的樣子,因為深愛的人在身邊,也就順便愛上了整個世界。
02:生活如詩,愛如虹
三毛喜歡孤單,喜歡一個人靜靜的走著,帶著自己的任何一種心情,想著自己的任何一件心事,來放空自己。
荷西願意給三毛這種自由,也願意給他一個溫暖而寬廣的肩膀依靠。
搬離撒哈拉的兩個人,來到了迦納利島的海灣。
原本喜歡沙漠的三毛,而今卻每天看著大海,聽著浪聲,她的文字再也沒有了在撒哈拉時的凜冽新奇,而是多了一種溫婉和諧,美的千姿百態。
在人與人的交際中,三毛總是願意做那個先邁出一步的人。
她的熱情和善良,很快和島上的鄰居打成一片。
詩意般的田園生活,夫妻恩愛和睦,鄰居友善親切,洗衣做飯看院子,看書寫作和作畫。
這種歲月靜好的樣子,讓三毛過的幸福而滿足。
三毛喜歡做飯,給自己心愛的人做吃的,是她最願意做的事情。
在撒哈拉時一樣,現在也一樣。
島上的生活沒有了撒哈拉沙漠的傳奇驚豔,而這種平淡閒適,卻讓三毛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其實,三毛的幸福就是荷西,荷西在哪裡,三毛的幸福就在哪裡。
這應該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了吧?
為了愛,荷西成全了三毛的沙漠;為了唉,三毛成全了荷西的大海。
03:生死一別,兩茫茫
其實,荷西的離世,三毛是有預感的,只是她認為自己會先她離荷西而去。
她甚至告訴荷西:
因而,跟何西剩下的每一天,她都當做最後一天而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牽掛。
1979年9月30日,還在倫敦的三毛,凌晨一點半被人叫醒,來人告訴她:
失去了荷西,三毛的世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三毛哭的悽然而悲傷,彷彿對人世沒有了一絲一毫的眷戀,只想就此隨荷西一起去了才甘心。
在三毛聲聲斷腸的哭泣中,荷西的鼻子,眼睛、嘴巴忽然開始流起了血,鮮紅的顏色刺目的讓人心疼。
即便永遠的離三毛而去,荷西還是要以一種最深刻、最真摯的方式向她做了最後的道別。
他愛她,沒有淚水也要用鮮血來感應她的悲傷。
雖然愛情不受時空的約束,但是生命在死神面前,卻顯得是那樣的無能為力。
外表明朗張揚的三毛,實則內心比誰都軟弱,荷西是她的軟肋,沒有了荷西,她的人生也沒有了意義。
荷西離開後,三毛一直在努力嘗試一個人的生活,隨父母來到臺灣後,也曾想努力生活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在陽光下對著人開懷大笑。
而,那些笑容背後的辛酸和勉強,也許只有三毛自己知道吧。
無論如何掙扎,無論如何尋找,三毛還是辜負了對父母的承諾,在手術後的當晚,在病房的洗手間,她用一條單薄的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讀《流浪是靈魂最好的安放》時,已經做好了各種心理準備,但最終還是沒能忍住不爭氣的淚水。
我和大多數平凡人一樣,都想活成三毛的樣子,可惜啊,這生活總是給人出其不意。
遇到一個心愛的人,自己再努力也幫不了他任何忙,只能在遠處,聽他訴說自己內心裡的苦楚。
真想奔向他,給他一個擁抱;真想告訴他,其實我可以像荷西一樣,成全你的自由。
但是,又覺得,三毛本就不是這個世界的凡人,她的追求雖然讓多少人羨慕,她的經歷又讓多少人仰望,可是能有勇氣的,卻寥寥數幾。
當然,能像她和荷西一樣的,屈指可數。
三毛最終因為思念荷西走了,她走了,去找她的荷西了。
但願,她能在另一個世界與那個讓她心心念唸的荷西重逢;但願,她能夠得到她一生祈求的滿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