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要如何才能相處愉快呢
婆婆不敲門,直接進臥室,把早餐給老公端了進來。我怒火湧上心頭,接過婆婆手中的碗筷,把它打翻在地。
早上6點多,廚房又傳來“咚咚咚”的聲音,婆婆開始做早飯了。緊接著,客廳傳來電視的聲音,公公準時在家打太極。
自從買了房子之後,第一個冬天就在新房子過的年,我們把公婆接了過來暖房。沒多久後就知道自己懷孕的訊息,婆婆以照顧我為名義,順理成章地留了下來。
婆婆太勤快,家裡一層不染,裡裡外外收拾得乾乾淨淨,做的飯菜也很好吃。按理說,她受苦受累,我不應該再挑剔。可是,年輕人和老人的生活習慣太不一致。
公婆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接下來就是衛生間、廚房、客廳到處弄得噼裡啪啦地響。我只要有一點動靜就睡不著了,更何況每天工作量很大,我實在想多睡會。
週末的時候,想補個覺,跟婆婆說好不吃早餐,每次非得把我們拉起來吃。如果她叫幾遍,我們還沒起來,她就直接進房間,把早餐送進來。
婆婆還喜歡翻我房間的東西,沒經過我的允許就給我換被子,清理抽屜,我實在無法忍受。
自從跟公婆一起住之後,我平時說話都得小心翼翼,每次跟老公吵架時,他們都要摻和。而且老公現在過慣了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變得越來越懶惰了,讓他幫忙乾點活,他就說要我去找婆婆。
今天早上,婆婆又是大清早起來,開始給老公做最愛吃的揚州炒飯。還把它端了進來,我氣不打一處來,接過婆婆的碗筷,摔倒在地。婆婆哭哭啼啼跑出去了,說是要回老家。
我回了句嘴:“再這樣下去,我老公都要被你們慣壞了,你們能照顧他一輩子嗎?他已經是孩子的爹了。”沒過多久,公婆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老家,你們說,我錯了嗎?
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吵吵鬧鬧,很難和睦相處。老人與年輕人住一起,時間長了,肯定會有矛盾。由於公婆與兒媳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不同,出現小摩擦,鬧不愉快很正常。
但是,當家人之間出現矛盾時,吵架、鬧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即便再生氣,作為兒媳,也應當尊重長輩,不能出口傷人。儘量控制住情緒,有問題好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溝通。
因為一旦傷了彼此的心,就算事後道歉,也會有塊傷疤,關係很難恢復到從前。
文中的女主人錯就錯在不應該摔盤子,婆婆畢竟是長輩,就算對她的做法有意見,也不應該大發脾氣,惡語相向。如果覺得兩代人住在一起不舒心,可以開個家庭會議,坐下來協商,是否能分開住,然後節假日一家人抽空聚聚。
家人之間,尤其是婆媳之間,要如何才能相處愉快呢?
第一、互相尊重
家人之間要互相尊重。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和觀念,尊重對方的人格,說話不要帶刺。年輕人老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要懂得互相遷就對方,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斤斤計較。
第二、及時溝通
溝通是家人之間培養感情的橋樑,遇事不要意氣用事,不要情緒激動,要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切忌吵架,惡語相向,吵架解決不了問題,唯有溝通才能商量出對策,及時解決問題。
第三、互相體諒,換位思考
做人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替他人著想。我們要體諒對方的難處,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去對待家人,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四、懂得感恩
如果婆婆跟兒媳住一起,每天包攬家務活,兒媳應該懂得感恩,體諒婆婆的辛苦。如果實在有些矛盾無法解決,可以先好好跟婆婆說,而不應該當面摔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