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之後才知道媽媽有多不容易
我媽未婚生子,從小沒有爸爸,也沒有親戚。小時候不理解媽媽經常帶不同的叔叔回家,很少能見到相同的叔叔。同學嘲笑,鄰居非議,直到長才知道媽媽一直在做什麼,從憤怒不解到釋懷,我用了27年才原諒媽媽。
小時候記得有一節課是說出自己爸爸和媽媽分別叫什麼名字,其他同學都大聲的說出了父母的名字,而我只說了媽媽的名字,老師問:“爸爸名字呢?”我說:“我沒有爸爸。”
其他同學鬨堂大笑,都覺得我沒有爸爸很有趣,有的同學知道我沒有爸爸甚至都欺負我,而我從那一刻起自卑到了骨子裡。
晚上11點媽媽和一位不認識的叔叔回家了,“怎麼還沒有睡?”媽媽關懷的問道。
“同學都笑我沒有爸爸,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哭著問媽媽。
“爸爸很愛你,他去了很遠的地方,乖,睡覺去吧!”媽媽溫柔的對我說。
“你先洗澡澡吧,我哄好孩子就過來。”媽媽對著那個叔叔說。
從小學到初中,逐漸懂事,我家的情況鄰居們都知道,很多人同情我媽媽帶著孩子不容易,當然了,更多的人在背後說閒話。
那個時候叛逆期,不理解媽媽,經常恨媽媽的所作所為,我覺得丟臉,甚至想過離家出走。
媽媽每次都是哭著把我從垃圾桶旁、街角處、網咖裡找到,她不捨得打我,只是抱著我哭,覺得像個小姑娘。
到了大學以後,談過一個男朋友,好像開始懂媽媽了,但又不懂,一直活在糾結、痛苦和不安中。
懂媽媽的艱辛,不懂媽媽的行為。
後來我也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開始為孩子的奶粉、尿不溼和老公爭吵,到底是用國產還是進口的?想盡辦法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我回想了自己的童年,同學有的玩具從來不缺,同學有的衣服我只比他們多;在初中的時候,他們都是隨身聽學習英語單詞,我是用學習機(2400塊錢一臺);高中我開始補課,100塊錢一個課時,每天兩個課時;到了大學我的生活費是3000每月,同宿舍的只有1500。
淚水哭溼了地板,老公以為他做錯了什麼事,趕緊跑過來抱著我,安慰我說:“老婆我錯了,雖然不知道錯哪裡了,但是你別哭,都用進口的,都聽你的!”
我被逗笑了,“我沒事,老公明天我想把媽媽接過來住。”
“都聽你的”老公真誠的說。
媽媽對不起!您辛苦了。
從頭到尾淚中帶笑的看完,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我小時候也經常不聽話,做了很多錯事。
女人只有當了媽媽才能理解媽媽的不容易吧!
母愛如水、溫潤流長,偉大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