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對我總是不滿意,對我很冷淡
凌晨兩點,我從身後抱住了他,他不耐煩的推開了我。我們已經分居一個月了,實際上分居之前的小半年時間,對我老公來說,已經是離婚不離家的婚姻模式了。他在外面對誰都好,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好好先生,唯獨對我完全不一樣。典型的喪偶式育兒,孩子的事兒我老公基本都不會管,家務更不會管,就連他自己爸媽的事他也不管,家裡家外啥啥都是我操心。
我們已經結婚四年多,孩子現在一歲半。他還是我男朋友的時候,我覺得他這個人成熟穩重有擔當。可是結婚之後才發現,他有嚴重的大男子主義,對我根本不上心,更沒有什麼節日儀式感,我生日都收不到任何的禮物。我們結婚也沒多久,就已經像老夫老妻一樣,沒有什麼話說了。下班就是我帶孩子,他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他覺得跟我沒有共同語言,我什麼都不懂,常說否定我的話。其實我內心有很多的不滿,也很想反抗,只是覺得跟他吵架太傷感情,也沒什麼必要。
我爸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我一直處於一個沒有人管的狀態,爸爸家待幾天,媽媽家待幾天。所以我很希望能夠得到完整的親密關係,老公的疼愛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我爸媽只有在我考第一的時候,才會誇獎我,我也一直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可是長大後被家人認同怎麼這麼難呢,我無論做的多好,付出多少,我老公都不滿意。我已經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可能我不是一個好妻子,又或許換個人一切都會好起來。
你有沒有反思過,在這段感情中,與伴侶的互動,是不是都忽略了自己的需要,把老公擺在了第一位呢?從你的原生家庭來看,你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他們愛你,但這種愛是有條件的。所以在自身價值感建立的時候,你沒有得到滿足。你希望成為一個被父母誇獎的好孩子,開始學習如何的聽話,如何的懂事,如何的乖巧。等到自己成年之後,這種潛意識的想法被固化了。
“我聽話懂事,才會有人愛我,我付出更多,才會有人愛我。”到了成年之後,即使結婚生子,也改變不了這種思維模式,會不斷的透過壓抑自己的需求,透過犧牲自己,去討好對方。一個人的一生,在不同階段,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兒女,妻子,兒媳,媽媽等等。但是沒有一個角色能夠代替你本身,你就是一個獨特的人。你要先照顧好你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顧身邊的人,才能把自身的這種能量和愛傳遞給身邊的人。
談戀愛的時候,你看到老公開心,會覺得自己付出多少,也沒有什麼好埋怨的。走入婚姻角色轉變,你期待得到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開始要求你老公也付出愛。如何引導他為家庭付出尤為重要,私信老師,老師來幫你。雖然現代社會鼓勵女性追求自我發展,但很多人心中,還是有著傳統妻子原型,為愛、為家庭隱忍和犧牲。減少付出或者換個伴侶,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想要被愛,要先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