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別人打了不知道還手怎麼辦?這個媽媽是這麼做的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前幾天,一個朋友發了條朋友圈,是關於他八歲的兒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的,文字裡寫滿了父親對兒子的心疼和無奈,我看後卻覺得有點好笑。

朋友的兒子在學校被兩個同學打得鼻青臉腫都沒有還手,回家後他看到兒子的樣子很是心疼。於是就問兒子:“他們兩個人,你一個人,你是覺得自己打不過他們嗎?”

孩子被別人打了不知道還手怎麼辦?這個媽媽是這麼做的

他兒子說不是。

他又繼續問:“那是因為害怕嗎?”

他兒子還是說不是,朋友強按著心頭的火氣,問兒子到底是為什麼不還手。

在他的再三逼問下,孩子終於說了實話,孩子說:“我怕把他們打傷了你還得賠他們錢。”

朋友是個三十多歲的成年大漢,聽兒子這麼說竟忍不住有些紅了眼眶。他常年在外打工,經常為了省錢,連個盒飯都不捨得吃,也不能經常回家,一兩個月才回來一次,兒子長大了,懂事了,把他的辛苦都看在了眼裡。

朋友想了很長時間,最後給他兒子說:“明天我去學校找你們老師,讓老師把他們的家長叫過去,咱不能白受欺負。下次再有這種情況,你必須要還手,我寧願賠他們醫藥費也不希望你被人欺負,做受氣包。”

朋友和我是初中同學,他從小就屬於那種一點虧也不能吃的孩子。別人如果打了他,他一定會加倍還回去。搞笑的是,有一次他和一個同學打架,不小心把那個同學的胳膊給打斷了,他父親去學校給對方賠禮道歉,結果發現被打斷胳膊的那個孩子的父親竟然是自己的初中同學。

曾經的他是那麼的勇猛無敵,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在這方面竟然一點也沒隨了自己。很多人可能都有和他一樣的想法,寧願賠對方醫藥費,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負的那個,可如果每個家長都這樣想,並都鼓勵支援自己的孩子這麼去做,那後果簡直會惡劣到無法想象。

可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被打了,就必須得受著嗎?當然不是這樣。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有這般顧慮:我家孩子被打了都不知道還手,在幼兒園裡要是被別的孩子欺負了怎麼辦?

他們一遍遍告訴孩子,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可有的孩子再怎麼教都學不會。

恰好前段時間另一個朋友給我抱怨說現在的家長都太囂張了。原來她的兒子果果今年九月份剛開始上幼兒園,孩子適應的挺好,和班裡大部分小朋友都相處得很融洽。可有一天老師突然給朋友打電話說她兒子在班上被一個孩子打了,那個孩子的手指甲在她兒子的臉上劃了很長一道傷痕。

放學去接孩子的時候,老師把朋友和另一個孩子的媽媽留了下來,詳細給他們說了一下事情的始末。原來兩個孩子上課的時候恰好坐了同一張桌子,果果低頭撿東西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那個孩子,那個孩子直接衝著果果的那張臉抓了過去。

果果平時看著挺能鬧騰,可真被人打了卻一點都不敢還手,還好老師及時把另一個孩子拉到了一邊,即便如此,果果的臉上還是留下了一道血痕。

老師讓那個孩子給果果道歉,孩子說什麼都不開口。說明情況後,老師給孩子的家長說:“既然孩子不願開口道歉,你就代孩子給果果的媽媽道個歉吧,回家好好給孩子說一說,希望明天孩子能親口給果果說聲對不起。”

孩子的媽媽很是理直氣壯地說:“是她孩子先打的我孩子,我們是屬於正當防衛,憑什麼要給他們道歉啊?”

老師解釋說:“果果並沒有打你兒子,他只是在低頭的時候頭輕輕地碰到了你兒子的胳膊。”

孩子的媽媽說:“就算他不是故意的,可我兒子以為他是在打他,所以還手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師對這個家長也有些無語:“事情已經發生了,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我們老師不會偏袒任何人,家長理應給孩子做一個示範,果果的臉被你兒子的手指甲劃了那麼長的一道,你們給他們道個歉難道不應該嗎?”

孩子的媽媽爭辯說她兒子也不是故意的,最終她也沒給朋友說一句對不起。對方的態度讓朋友很是生氣,可她也不能因為這點事就和對方在學校裡大吵大鬧,她認為對方沒有素質,自己不能和對方一般見識。她心裡憋著氣,這股氣也不能衝著老師發,回家後就把這股氣發在了兒子身上。

她衝兒子說:“你怎麼就這麼窩囊,你是男子漢,被別人打了就要馬上打回去!再有下次,等回家我就狠狠地打你!”

可就算她這麼給兒子說,她兒子下次被人打了還是不知道還手,朋友為此非常苦惱,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才好。

不止我們普通人有這種苦惱,就是當老師的對自己的孩子也有這種擔憂。

小區裡一個鄰居,她是個中學老師,結婚十多年才好不容易生了個女兒,女兒是早產,生下來就柔柔弱弱的,慢慢大點後,雖然性子越來越活潑,但對誰都非常友好,別人打她一巴掌她還能衝對方笑。

眼看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朋友非常的焦慮: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嬌蠻”、“霸道”一點?要不然等孩子上了幼兒園豈不是得天天受欺負?最讓她擔心的是孩子就算在幼兒園被欺負了等回家也不知道告訴家長。

慢慢地她想出了幾個辦法。

首先就是在家裡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和孩子進行場景演練。

她告訴女兒,假裝家裡就是幼兒園,爸爸媽媽不是她的爸爸媽媽,而是她的同學,她故意去和女兒爭搶玩具或是零食,然後在故意動手推女兒、打女兒。第一次她女兒不知道還手,第二次還是不知道,第三次、第四次……到後來,一旦被打了,她女兒就會立馬動手打回去。

然後就是多給孩子讀一些關於打架方面的繪本,在講繪本的過程中不斷地、重複地告訴她一些道理。

她還給她女兒報了一個自由搏擊班。

本來這麼小的孩子人家是不收的,可她給教練說,她不要求女兒跟著教練學多少本事,她只是想讓女兒熟悉一下那種氣勢和環境。後來她女兒雖然是自由搏擊班裡最小的一個孩子,但氣勢一點也不輸那些大孩子。

上了幼兒園後,她經常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既然孩子不知道主動開口說,那乾脆她就主動開口問。老師告訴她孩子在幼兒園裡很棒,用我們常說的“不惹事也不怕事”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這個鄰居的做法確實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可是我們真的要告訴孩子,如果被人打了就要接著打回去嗎?

有的媽媽很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都是同學或是鄰居,孩子被打了做父母的雖然心疼,可如果兩個孩子真的打起來了,又會讓雙方家長感到尷尬。所以有的媽媽就會給孩子說:“他打了你,你也不要還手,以後離他遠一點,不要再和他一起玩就是了。”

這種做法真的非常不可取。因為這是在教孩子逃避,而不是直面問題,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慢慢變得懦弱、膽小、不自信,這種性格脾氣會對他的一生都造成影響。

那是不是被打了就應該立馬打回去呢?其實我是不太贊成這種做法的。

家長們都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很多人甚至都像我那個朋友一般,寧願付對方醫藥費也不願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負的那個。如果你恰好是這種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有按照你教的去做,那你注意觀察一下,孩子有沒有變得喜歡主動打人呢?

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聰明得多。別人的孩子打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立馬打回去了,不外乎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我們孩子打過去後,對方反而老實了,這會讓我們的孩子有一種成就感。

第二種情況是對方反應激烈,我們的孩子退縮了,這樣我們的孩子可能會在心裡懼怕他甚至有點崇拜他。當然,孩子可能並不懂什麼叫崇拜,但是會刻意地去模仿對方、學習對方的行為。

第三種情況是兩個孩子誰也不服誰,扭打在了一起,直到老師或是家長強迫把他們分開。家長會給孩子說:“你做得很棒,被人打了就是要這樣。”孩子在大人的誇獎和鼓勵下,會非常的驕傲,會暗暗地在心裡想:連他我都不怕,都能打過,打其他人就更沒有問題了。

這三種情況,結果可能都會導致我們的孩子變得愛動手,即便別人沒有招惹他,他很可能也會主動動手打別人。如果孩子變得愛動手打人,那家長可能又會因此而煩惱了。

那麼我們該教孩子如何去做呢?

如果對方只是輕輕打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並沒有在意,或是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還是照常和對方嬉戲、玩鬧,那我認為我們做家長的最好還是不要過多幹預。

有的家長很在乎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還手,他們看到孩子被打了不僅沒有還手,還繼續和對方一起玩,會非常的生氣,認為自己的孩子窩囊、沒骨氣,然後對著孩子大發脾氣。這就會給孩子一種錯覺,認為就算對方只是輕輕打了自己一下,但這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慢慢地,他們的心理可能就會變得比較脆弱,哪怕只是稍微受到了一點挫折,或是哪怕別人只是不小心碰了一下或是拽了一下他,他就會又哭又鬧。

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雖然被打了,但是他完全沒有放在心上,那我們還是不要去幹預了。

如果孩子哭著來找你告狀,我們做家長的第一時間不應該是告訴孩子打回去,而是應該引導一下他,讓他自己想一下該怎麼辦。首先讓他明白打人是不對的,他可以要求對方向他道歉,如果對方拒不道歉,那家長可以出面幫忙解決。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不能吃虧,被打了就是要立馬打回去,那兩個孩子如果誰也不讓誰,最後打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這樣的結果就好了嗎?

我們可以這麼告訴孩子:如果被別人打了,第一時間應該指出對方的錯誤,然後要求對方給你道歉,如果對方不僅不道歉,還繼續打你,那你就要果斷打回去,如果你發現自己打不過對方,那麼可以先跑開,然後去尋求老師或是爸爸媽媽來幫忙。

孩子被打了,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引導,我們是他們的堅強後盾,不論他們有沒有還手,我們都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援,儘量不要去呵斥和責備。

讓孩子更有信心和安全感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和使命。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