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感同身受,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末小北
01:引言
為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明白自己的苦,希望他們能做到體諒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不容易,為此我們會給孩子講很多道理。
本以為透過講道理,孩子能做到感同身受,最後才發現這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這個世上,本來就不存在感同身受,成人況且如此,更何況心智未成熟的孩子。
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而我們卻要強加給他們一個世界。
讓他們在自己不應該承受的年齡裡選擇承受,我們以為這樣做是明智的,實際上是最大的傻。
成年對這個社會的體驗永遠不能強加給孩子,你的不容易是你自己的事情,與孩子真的沒有關係。
孩子學習不好,沒有好的習慣,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學習,而不是告訴他們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有多苦,否則就算你說得再多也沒用。
他們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苦自然無法體會到生活的苦,所以沒必要逼著孩子感同身受。
02:永遠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強加給孩子
成年人的世界,確實沒有容易二字,我們為了生活摸滾打爬,拼盡全力最後不盡人意,儘管想要一個好的結果,卻很難得到這個結果。
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社會原本就會很殘酷。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就會特別焦慮,因為吃過了生活的苦,就不想讓孩子繼續吃生活的苦。
因此,當看到孩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我們就會特別生氣,甚至給他們講一堆道理,本以為這會有用,最後發現沒有半點用。
這點,朋友文文特別有體會,她以前特別喜歡逼著孩子感同身受,但是現在再也不會這個樣子了,因為她發現在自己的逼迫下,孩子有些自閉了。
因為沒有一份好的工作,文文家的日子過得步履維艱,他們幾乎花光了積蓄在縣裡買了一套房子,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好好上學。
雖然他們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孩子的行為卻讓他們傷心,孩子根本不喜歡學習,經常在家裡看動畫片,完全不考慮大人的感受。
看到孩子這個樣子,文文氣不打一處來,她對孩子吼道:
“能不能多考慮下我們呀,你就知道天天玩,知道我們有多麼辛苦嗎?再說你這樣玩下去以後怎麼辦呀?”
文文訓斥孩子的時候,對方只是低著頭一直不說話,文文以為孩子聽進去了,但沒想到最後的結果依然是老樣子。
那段時間,文文經常訓斥孩子,他希望孩子能改變,能體諒到自己的辛苦,可到最後一切都是徒勞。
在她的訓斥下,孩子不僅沒有改變而且開始自閉了,看到孩子這種情況,文文慌了。
她也終於意識到,自己到底有多傻了。
任何時候都要知道: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成人有成人的世界,孩子和成年人,真的很難做到相互理解。
因為,兩個人的世界不一樣。
當你不把自己的焦慮強加給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在自己的世界裡,過得快樂又輕鬆。
若是強加給對方,無疑是害了孩子。
03:學會理解孩子,才能相處和諧
作為父母我們很難理解孩子的行為,覺得我們明明是為了他們好,為什麼他們卻不知好歹非得和我們唱反調呢?
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是我們自以為的為了他好,但是並不是他們感覺到的,也就是說這個好是我們強加給他的,並不是他需要的。
我們不管他是否需要,只是強加給他們,當他們不能按照我們的要求來做時就會覺得他們不聽話,特別傷心,覺得自己付出了全部最後卻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沒有做到試著去理解孩子,卻反而讓孩子做到理解我們,這其實就是一種自私。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我們要做的就是理解,只要他們不犯大錯誤,我們就不能強加干預,與其對他們說一堆大道理還不如幫助他們養成好的習慣。
我們一旦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了,那麼結果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也自然會給你帶來驚喜的改變。
就怕你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管他要不要你都說了算,明明是你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最後卻還讓他感同身受,這實在是太傻了。
誠然試著理解孩子可能會很難,因為這需要足夠好的心態,但只有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心態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你給他一份理解,他自然會還你一份奇蹟。
未來的日子裡,願我們做能理解孩子的好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強加給對方,學會理解他們,不要逼著他們感同身受,用最好的姿態靜等花開。
誠然,做到這些可能很難,但若是我們做到了,相信孩子會感激你一輩子,難道不是嗎?
04:小北寄語
每個孩子,都是從自己的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需要父母耐心地澆灌和培育。
如果你想讓孩子更理解你,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了解他、陪伴他,而不是說教和批評,讓他們對你感同身受。
我們父母不能一直盯著孩子成長,也無法代替他們做選擇,但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如何應對挑戰。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學會理解自己和他人。
最後,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很難是平等、尊重、理解、溝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