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狠心拋下兒女,現在女兒接母親團聚,母親的做法卻讓人意外
21年前,當時31歲的吳秀英和公公發生衝突,打傷了公公,她害怕了,為了活命,丟下一雙兒女匆匆離家出走。
21年來吳秀英從來沒有和家裡人聯絡過,如今一雙兒女已經長大,有車有房,可以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女兒一直在尋找吳秀英,找到吳秀英後想接母親回家盡孝。
可吳秀英卻拒絕了,吳秀英對女兒說:“我已經有家庭,我已經對不起你們,不能再對不起老陳。”
老實巴交的貴州女子吳秀英,20來歲的時候經人介紹認識了鄰縣的李成,兩個人覺得彼此還不錯,交往了沒有多久就結婚了。
婚後,吳秀英和李成感情一般,但也生下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為了讓妻子和兒女過上好日子,李成外出打工,留下妻子和兒女和父母一起生活。
吳秀英為人老實,性格內向,話比較少,人比較倔,也不會說好聽的話,和公婆住一起,彼此相處得並不好。
公公是個急性子,在十里八鄉是出名的暴脾氣,碰到慢條斯理的吳秀英,公公很是看不慣這個兒媳婦,對吳秀英的態度十分不好,不但會大罵兒媳婦而且還會打手打兒媳婦。
李成在家的時候,公公就會打罵吳秀英,每次吳秀英和李成哭鬧,李成都讓吳秀英忍讓,說父親是長輩,作為小輩的兒媳婦讓讓自己的公公。
李成外出打工後,公公和吳秀英的衝突更多了,就算吳秀英聽李成的話,不和公公計較了,可下一次突然和公公發生一點矛盾,就會遭遇到更嚴重的打罵。
有一次,兩個人又發生衝突,這次吳秀英實在忍無可忍,還手了,結果吳秀英失手將公公打傷;當她看到公公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以為自己將公公失手打死了,她不想坐牢,更不想死,嚇得拔腿就跑。
吳秀英逃跑的時候,她的一雙兒女都還小,女兒李淼才7歲,兒子只有2歲。
在外打工的李成從父母那裡知道妻子跑走的事,急忙趕回老家,他以為妻子回了孃家,就帶著一雙兒女去了岳母家,想接吳秀英回來。
到了岳母家才知道,岳母根本不知道自己父親和吳秀英打架的事,吳秀英根本就沒有回孃家,可吳秀英究竟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
李成也沒有放棄尋找妻子,多年來一直在找吳秀英,可就算他們苦尋了多年,卻一直沒有吳秀英的訊息。
李成也知道妻子會逃跑,很大原因是父親打罵她,李成獨自將一雙兒女撫養長大,至今未娶,還一心盼著妻子能夠回家和他們團聚。
李成父親臨終前,也知道自己當年對兒媳婦打罵錯了,知道是自己把兒媳婦逼走的,對於兒媳婦離家這件事疚愧不已,特意叮囑家人一定要把吳秀英找回來。
轉眼過去了21年,當年才7歲的李淼已經長大,並且找到愛自己的男人,結婚生子成為人母,已經結婚的李淼和老公感情不錯,和公婆也相處得不錯,也越來越能理解母親。
母親離開她的時候,李淼已經7歲,對於爺爺打母親的事,她也知道,她也看見過,但對於母親丟下她和年幼的弟弟逃跑的事情,她曾經也抱怨過母親,畢竟她和弟弟很小就失去了母愛。
但隨著自己結婚生子後,李淼開始理解母親,母親是因為實在過不下去,也因為害怕才會逃跑的,她就想知道母親這些年過的怎麼樣。
李淼和弟弟一起開了一家工廠,工廠的生意不錯,姐弟兩個人都買了房買了車,小日子過得十分不錯。
自己日子過好的同時,李淼一直十分想念母親,現在自己和弟弟有能力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她迫切地想要找到母親。
父親也一直沒有放棄找母親,她和弟弟兩個人也嘗試了各種方法,可都一無所獲,一直沒有母親的任何訊息。
吳秀英當時跑的時候非常匆忙,連身份證都沒有帶走,家裡的錢也沒有拿,所以家裡人一直覺得她應該在貴州省內,他們也一直在貴州省內尋找。
可李淼覺得也許是他們的尋找方向出錯了,也許母親根本不在貴州省內,也許她流浪去了其他省份。
於是,李淼求助了電視臺的幫助,在寶貝尋親志願者的幫助下,終於在湖南婁底找到已經改嫁的吳秀英。
知道母親的訊息後,姐弟倆第一時間就從貴州趕到湖南婁底,想要和母親見上一面。
21年吳秀英匆忙之下跑出來,既沒有身份證,也沒有錢,她只能四處流浪一路乞討,後來輾轉反側最後到了湖南。
“當年為了活命,我狠心連一對子女也不要,我知道他們姓李,他們的爺爺奶奶和爸爸也不會虧待,他們跟著我,也許都沒有活路。”
老陳有這樣的擔憂是因為,雖然他和吳秀英在一起生活了快二十年,但因為吳秀英沒有身份證,他們一直沒登記結婚。
當年,中年喪妻的老陳獨自帶著5歲的兒子生活,老陳的經濟很一般,也沒有人願意嫁給他做便宜後媽,所以老陳一直一個人帶著兒子過。
吳秀英當時流浪到他們村,村裡人看著吳秀英雖然有些傻里傻氣,但細看模樣清秀,和她說話,也能正常和人作答,想到老陳還是一個人過,就將她領到老陳家,撮合兩人一起過日子。
這樣吳秀英有個落腳的地方不用流浪,老陳也有個伴可以幫他照顧兒子。
對於自己的過去,吳秀英隻字未對老陳提過,她不說,老陳也不問,看著吳秀英當年的樣子,就知道她肯定是碰到為難的事情了。
因為吳秀英一直沒有回貴州和李成離婚,出來時走得匆忙也沒帶身份證,所以這些年,她一直沒有和老陳領結婚證。
和李成的不冷不熱不同,吳秀英和老陳生活一起20年,兩個人從來沒有紅過臉,老陳一直對吳秀英不錯。
吳秀英是個善良的女人,這些年她對繼子一直視如己出,對老陳也很體貼,雖然家裡只能靠種地過日子,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一家人生活地很和睦,日子自然過得開心自在。
這21年來,吳秀英肯定是想自己的一雙兒女的,但她依然不敢和兒女聯絡,她怕公公當年出事了,也怕公公當年就算沒有死,自己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所以她選擇了遺忘,老陳是知道吳秀英曾經結過婚,生過孩子,但吳秀英選擇不說,也跟自己好好過日子,他也就不多問了。
面對即將要找上門來的一雙兒女,吳秀英既高興,更多的是忐忑,對她來說,遠道而來的兒女也是一種負擔。
老陳是個老好人,為了歡迎一對繼子女,他張羅4桌好菜,還特意放了鞭炮迎接姐弟倆。
看見離開自己21年的母親,李淼還是很激動的,她緊緊地抱住母親哭得泣不成聲,吳秀英看見經年未見的兒女也忍不住哽咽落淚。
但吳秀英的神情卻也顯得很沉重,臉上並沒有露出欣慰的笑容,而是一直眉頭緊鎖。
李淼是個善良的孩子,雖然和老陳才第一次見面,但她給了老陳一個大大的擁抱,感謝他照顧了母親這麼多年。
在老陳家吃完飯之後,李淼對老陳提出,想要帶母親回貴州看看,老家的親人也很想她;但這個提議卻遭到了老陳的拒絕。
他說:現在是農忙時節,家裡要做的事太多,還少人手呢,吳秀英不能離開婁底。
等農忙過去了再說,並不急在這一時,現在知道吳秀英在哪裡了,以後可以電話多聯絡,也可以上門來看她。
李淼對老陳說:“母親沒有身份證,那裡都去不了,我想帶母親回貴州,重新辦理好身份證,以後她去哪裡都方便。”
老陳擔心吳秀英回了貴州酒一去不返回,說家裡雜事太多,當然只是藉口。
自然李淼說母親只是回去幾天,還會再回來,當然也只是客套話。
私下裡李淼對母親說:“我和弟弟現在有房有車,還開著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工廠,只要你回去,以後會好好孝順你,不會再讓你受一點委屈,會讓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日子肯定比你現在過得好。”
究竟是跟有出息的兒女回貴州過安穩的日子,還是繼續留在婁底過安逸雖然有些貧窮的日子?
吳秀英從一開始態度就很堅定,她拒絕了女兒的提議,不願意回去,願意留下來陪在老陳父子身邊。
吳秀英對和女兒說:“我已經對不起你和弟弟,不想再對不起老陳,這些年我跟他在一起心裡很踏實,不用擔心會被別人打別人罵。”
“雖然我們日子過的很一般,沒有多少錢,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但就算是窮一點,累一點,我也樂意。”
李淼沒想到,母親看見了她和弟弟,卻依舊會選擇留下,她哭著說:“你當年丟下我們,我和弟弟已經不怨你,知道你有自己的苦衷。”
“可是現在,你已經見到我們,為什麼還是這麼狠心呢? 我們是你的親生的孩子,你難道一點也不在乎我們嗎?”
吳秀英低著頭說:“你們就當我這個母親死了吧,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回貴州看你們的。”
李淼轉身就要離開回貴州,吳秀英這才反應過來,急急忙忙找了一些土弟蛋跑出來,硬是要塞給女兒,李淼怎麼也不肯。
她對老陳說:“留著給我母親吃吧,她身體不好,希望你好好照顧他。”
李淼關上車門哭得泣不成聲,母親21年前拋下她和弟弟,21年後她找到了母親,母親卻依然沒有選擇她和弟弟。
我的總結:
對於吳秀英的選擇,從子女的角度來說,她確實是一個很自私的母親,就算是她有苦衷,當年不負責任一走了之,21年都不願和家人聯絡,實在是太過殘忍。
如今作為子女,他們不計前嫌,願意以後好好孝順她,這本該是好事,但她還是選擇為自己而活。
不過對於她現在的家庭來說,吳秀英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女人,願意放棄好的生活,甘願跟他吃苦受累,不離不棄。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只是短短几十分鐘,並不能瞭解吳秀英所有的生活,但對於吳秀英來說,她原來的丈夫李成肯定不是一個好丈夫,否則公公怎麼敢對一個兒媳婦拳打腳踢破口大罵,還不止一次。
這肯定是李成的不作為引起的,如果心疼自己的妻子兒女,哪怕你在外面打工,也可以讓妻子兒女出去生活,不要和公婆住一起,給妻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即使妻子出事了,也會第一時間和老公傾訴,而不是選擇逃跑離家出走了。
吳秀英會選擇放棄好的物質生活,繼續和老陳在一起過日子,是因為老陳和繼子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看重物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