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欠鉅債的丈夫將懷孕的妻子推下34米高的懸崖
身欠鉅債的丈夫將懷孕的妻子推下34米高的懸崖,妻子大難不死,被搶救後縫超200針後生還。天網恢恢法網不漏,最後這個狠du丈夫被判終身監禁。女方能夠生還完全是命大,因為掉下去的斷崖處剛好長處了一棵樹,否則肯定也是必死無疑。但是事發後,這份幸運卻還被兇手母親拿來做文章,認為反正她養養傷就好了,給兇手圓個謊,包庇一下就好了!女方拒絕後,兇手母親竟然還發簡訊辱罵女方以及其家人。
這是最近網上熱度比較高的一個真實事件,很多人都在譴責這個男人,一致認為這樣手段殘忍的人無法原諒!而這一家人又是多麼的無恥,別人的傷害完全被無視,這種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情況令人憤怒。
其實,這型別的人非常常見,不管是影視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有很多人這樣的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一家人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型垃圾人。
“你也沒死,養養傷就好了,給我兒子圓圓謊不行麼?”
“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她失去的可是愛情!”
兩句話何其相似呀!前者是兇手母親對受害人說的,而這個受害人是為她家生兒育女的兒媳婦。後者則是瓊瑤的小說《一簾幽夢》中楚濂對綠萍說的話。這些都是典型的情感勒索。
對於情感勒索者而言,他們往往會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把自己的過錯輕描淡寫的帶過,然後卻把別人要求的正義認為是不講情理,用這種方式去逼迫受害人產生愧疚心理,讓別人妥協然後達到自己的目地。
這種情感勒索一般都是發生在親近的人之間,因為面對陌生人,我們的心理防線會比較高,所以當陌生人用“情感勒索”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很快察覺,並且遠離。但是在親密關係中出現情感勒索時,往往很多人卻並不會察覺自己處於這種境況中。
比如前面提到的這一案件中墜崖女士,在遇到丈夫後,相熟後的丈夫便跟他“坦白”了過去的經歷,說自己因為講義氣而被朋友連累服刑,他用受害人的身份讓女士產生了同情,然後又表現得很陽光積極開朗,於是女士便產生了同情心,又認為自己“掌握”了他的全部情況了,便走進了婚姻,怎料到這背後根本就是黑暗的陰謀呢?
正常人一般都羞於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但是情感勒索型人格的人,卻會刻意去包裝這些負面經歷,把自己偽裝成“弱者”,然後就用這段經歷去博取同情,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們可以善良,但是我們的善良一定要帶有鋒芒,不要被用心人利用,最後傷害到自己。女人在選擇伴侶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懂得什麼樣的感情才是真正健康的存在,從一開始就遠離負向的相處模式,千萬不要把自己卷身到漩渦之中,到那個時候,就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