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女生明知道不合適還硬要在一起?
為什麼有的女生明知道不合適還硬要在一起?
實話有點難聽:明知道不合適還在所謂的堅持,因為你其實自我價值感挺低的。
你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自信,突破自己的舒適圈,找到一個更能配得上自己的人,所以在沒有遇到更合適的選擇之前,很難放下手中唯一的選擇。
其實是你自己不相信自己還能找到更好的人,所以手邊有這麼一個兜底的人的時候,即使知道他不合適,也會不上不下的硬挺著。
你會安慰自己說:人都是會變的嘛,誰和誰天生就合適呢?
不是這樣的,問題不在於變不變,而在於,你對自己的認知出現了問題,所以對感情的抉擇也不那麼理性了。
在這個不怎麼合適的人身上不斷付出,反而能讓你感到心裡有底,畢竟找一個各方面都合適的人,你覺得人家夠嗆會喜歡上你。
而這個所謂不合適的糟糠之夫,你已經投入了許多的精力來維護這段感情,你當然是對自己一手把控的感情更有依賴感和安全感。
這是低價值感的人的通病——你永遠要熟悉的安全感來打底,你不可能主動走出舒適圈,把自己置於茫然無措的境地。
因為在沒底的時候,你就會想起“我是沒有價值的,我不配”你在生活裡一定也是這樣優柔寡斷,天天想辭職,月月都滿勤;愛衝動消費,買一大堆無用的東西;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始終覺得世界上有你沒你都不差多少。
你會逃避那些讓你感到不好的情緒和想法。
這是不自信的人通常會有的缺點,逃避,害怕,因為不安,萬一下一個更不合適怎麼辦?
萬一新的環境你不喜歡怎麼辦?
雖然眼前的男朋友並沒有給自己提供足夠的安全感,但是“眼前”兩個字,已經比虛無縹緲的所謂合適的人安全多了。
就像我舉著一個棒棒糖對一個小朋友說,這根味道很一般,你別吃,我明天給你帶一百根巨好吃的來吃怎麼樣?
小朋友大概會非常爽快的說“好!
”然後下一秒就把眼前這根給吃了。
你知道嗎,這是一個惡性迴圈,一個無底洞,如果一直在不合適的選擇上繼續投入沉沒成本,那麼永遠都遇不到更合適的選擇。
因為你跟這個人在一起越久,你就越捨不得離開他,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你就越不甘心這些時間和精力最後打了水漂。
即便你們衝突不斷,矛盾頻發,你也會越陷越深,你可能會因此變成一個討好型人格。
原本這只是一個經濟學上的問題:投入越多,越難放手。
但現在它可能演化成一種人格問題:不放手,就只能改變自己,以及試圖改變對方,因而變得用力過猛,不斷放棄自己的底線,小心地“堅持”這段感情。
許多女生在剛剛接受異性的追求時,都覺得對方不是最適合自己的男生,但是分手的時候,她們哭的最慘,挽回的姿態最卑微。
你根本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你成了那個討好者。
你為了對方改變了那麼多,漸漸的眼裡心裡只有他。
身邊人都告訴你他不適合你,只有你固執的希望對方認可你,喜歡你,為了他甚至壓抑自己的需求。
你也會為了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同等的回報而勃然大怒:我都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了,你為什麼不能像我愛你這樣愛我?
你還會希望他滿足你的所有期待,如果沒有,你就感到憤怒和焦慮。
如果憤怒和焦慮無濟於事,你就嘗試做出妥協,說些軟話,讓自己變得更能屈能伸。
委曲求全成了一種執念。
這時候不管合不合適,堅持在一起才能夠成全自己這種執念。
堅持才是存在,存在才有價值。
執念之下,你總覺得以後一定會好的,對方一定能改的,兩人總會磨合好的。
但是兩個人真的能磨合好嗎?
不合適真的能變得合適嗎?
未必吧。
並不是所有的人最後都會變得互相合適,雙方在一起的先決條件是互相能夠滿足對方的核心需求。
當其中一方本身缺少自我價值感的時候,她一定會向對方索取的多,而提供的少,需求感就無法維持平衡了。
在任何關係當中失去自我都是很危險的。
價值感低的人,通常是不安全型依戀人格。
而不安全型依戀,本質上都是在用焦慮或迴避的形式來掩蓋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感。
你真正追求的是安全感,是自我價值被認可,比起他人的認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則重要的多。
A.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的價值感形成體系是從小就開始建立的,低價值感一般來自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小時候父母親並沒有在你的價值感建立時期,給予你足夠的認同和肯定,導致了長大後你總是在各種關係中尋找安全感和價值感。
我們要知道年幼時父母的否定和打擊,並不是出自“認為你真的很差”這個原因,而是有他們自己的情緒原因,或許他們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沒有學會如果跟孩子正確的溝通。
這些經歷讓你放大了自己的不完美,過度的自卑了。
長大後我們要重新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缺點,也清楚自己的優點,接納不完美但仍然值得被愛的自己。
擺脫自卑心理是需要主動改變自己的想法的,不要覺得你不配,要相信你值得更好的。
B.把焦慮的情緒力轉化成提升自我的動力當你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在過去,你習慣的方式是把情緒釋放在一些消耗性的事件上。
例如爭吵和自責,現在我建議你把這種強大情緒帶來的力量,有意識的轉化成積極的自我驅動力。
每當你抑鬱、焦慮、憤怒、悲傷時,與自己對話:我現在如此無助,是因為我對現狀無能為力,如果我能夠變得更加強大,我才能改變這種狀態。
我能選擇讓自己強大的方式是……除了發洩情緒以外,我現在能做的是……然後我接下來要做的是……把情緒轉化到行動上,就能起到一個儘快的讓焦慮移情的作用。
C.獨立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對待感情,要形成一種認知:你我皆獨立,在一起時能製造快樂,分開時也可以各自綻放,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離開誰我都可以過得很好。
這樣的認知下,每個人才能看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找到自己安全感的真正。
要達到這種認知,需要達到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獨立,不依靠別人施捨的情感而活。
也不依附別人贈與的物質而活,經濟獨立,思想也獨立。
獨立的前提是找到自己在感情之外的興趣和技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去成長,去經歷,去找到自信。
我們說在親密關係裡要適度的依賴對方,可以邀寵,也可以撒嬌,但別忘了你的人生中不只有親密關係,無論何時都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
D.人生斷舍離有時候我們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是因為我們什麼都想要,但是卻什麼都沒做好。
想要一份高薪的工作,但又不敢放棄現在的安逸。
想要一個更合適的戀人,但又不想沒有人兜底。
想要的太多,最後倒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了。
搞得自己很憋屈又很委屈。
貪心的人都是內心不富足的人,最後你終將會明白,人生需要斷舍離,成熟的標誌就是勇敢的做出取捨。
對你來說,是喜歡更重要,還是合適更重要。
如果喜歡更重要,就應該學著理解對方,嘗試跟對方溝通解決那些不合適的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最終也會因喜歡產生的退讓而找到相處間的平衡。
如果合適更重要,那麼堅持著不合適的選擇已經夠累了,你根本無暇遇到那個更合適的人,甚至會因為自己的三心二意遭受自我道德感的譴責。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男朋友有這些行為,就代表他想分手了什麼樣的女人,相處越久,越讓男人著迷?
失戀治癒 | 如何走出情感創傷?
“蛻變養成”計劃——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