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明明很相愛,為什麼還經常吵架?
兩個人明明很相愛,為什麼還經常吵架?
Easilove
我心底深愛著你,
也從你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
卻沒有看到溫柔,
只聽到刺耳的大吼大叫。
女生吵架時如是想;
我喜歡你,想對你好。
但你為什麼總是生氣,
能不能不要“作”,
靜下來講講道理好嗎。
男生吵架時如是想。
相戀時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突然的爭吵。
每吵一次就為愛情抹上陰影,
每吵一次就會為未來添一個問號。
為何明明愛著對方,
卻總是擺脫不了吵架的陰影呢?
01
為什麼情侶之間會爭吵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看,
男人與女人依舊保持原始動物的特點。
男生所認為的女生的“作”,無理取鬧,動不動就生氣,其實是因為女性有更好的感知系統,她們對危險更敏感,她們總是更早的拉響社交警報。
與此同時,男人理也會所當然的將自己視為關係保護者。因為從古至今,男性更強壯,可以給對方保護和支援。
當兩個人的想法產生分歧時,男人會感覺自己的保護能力很失敗。
他們會沮喪,會爭強好勝,會將侵略轉向自己的女朋友,開始大吼大叫講道理,企圖控制伴侶。
或是自卑的逃避,用冷戰的方式作冷處理。
男性的憤怒或退縮,往往會刺激女性的焦慮和對被孤立的恐懼,最終導致雙方的一場大戰。
人類的大腦比任何其他動物更具社會結構,而這種原始的互動機制在暗中破壞了親密關係。
如果一個男人被女友質疑,他們很可能會獲得失敗的感覺,他就很可能開始大吼大叫或者開始冷戰。
如果一個女人感到自己受到傷害,被孤立,她可能會崩潰和恐懼。
往往女生吵完架,感覺自己心累,看不到這段關係的未來,就是源於這種恐懼。
很可惜我們通常並不瞭解兩性之間的差異,
只會給伴侶貼標籤。
“她真是無理取鬧的女人”
“他真是麻木不仁的自私的男人”
最終這種不理解給親密關係烙下了永遠的傷疤。
02
與常識相反——爭吵其實是有益的
很多兩性研究都違背常理,這是其中之一。
換句話說,夫妻間的爭辯並沒有讓兩個人分開,反而使戀情更加堅定。
1爭吵意味著關心
爭吵意味著雙方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只不過這種關心的表達過於情緒化。
相互沉默、相互隱瞞、相互妥協的戀愛才是更危險的。
有難過、有想法就應該表達,深埋心底矇混過關,反而會使得問題積壓發酵變成怨恨。
爭吵的關鍵是有目的的爭吵。
我們處理兩性問題時,只有兩個選項“戰鬥或逃跑”。你要麼堅持自己的立場,要麼逃離問題核心。
真心相戀的情侶應該拋開那些潛意識的躲避慾望,轉而為彼此愛情的長久而戰。
2 爭吵意味著保持自我健康
密歇根大學Ernest Harburg博士從1971年至1988年間,追蹤了192對已婚夫婦的婚姻狀況。
結果發現:在婚姻中能主動表達自己內心憤怒的女性,比那些為了所謂家庭和睦,妥協生活的女性更長壽。
你憤怒的壓力源是真實的,
由壓力帶來的健康風險也是真實的。
妥協隱忍不僅不能解決關係問題,
同時也會造成健康問題。
良好健康的親密關係應當保持理智,保持自我,
為自己的想法表達,大聲的爭取。
3 爭吵意味著誠實
只有在良好的爭吵中,你才能放下自我的抑制,表達出你的真實感受。
在日常交流中我們會被自己的人格特質,信仰和價值觀壓制,表達得中庸得體。當憤怒被啟用,我們不再限制自己時,你最終會讓對方看到你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如果沒有這些打打鬧鬧,可能直到結婚生子,也不會了解伴侶的真實感受和內心的渴望。
03
吵架真正的元兇是破壞性表達
情感是表達的結果,一言不合的爭吵都是禍從口出。
用一個例子來解釋:
當另一半給你分享自己的喜悅,像是“我升職了”,“ 我的策劃案透過了”,你會如何作答?
A -熱情地做出反應:“太棒了,快告訴我怎麼回事。”(積極建設性)
B -一本正經的提出潛在的問題 :“加油吧,你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了。”(主動破壞性)
C -說得少,但表達了自己很高興 :“親愛的,這太好了。”(被動建設性)
D -似乎不感興趣 :“嗯。今天吃什麼”(被動破壞性)
我們可以反思日常吵架的原因,想想自己和對方說的話,看看有沒有觸碰到破壞性表達。
主動破壞性:
經常批評他/她做事情有問題;
總是提醒他/她,好事也都有不好的一面;
總是在對方高興的時候打擊他/她。
被動破壞性:
有時自己並不在乎他/她的感受;
很長時間自己沒有主動給他/她關注了;
自己經常會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而把他/她晾在一邊。
04
四種破壞性衝突
戈特曼研究所的 John M. Gottman博士總結了四種破壞性衝突。
P1-批評
你可能會問,
他/她做得不對我就不能告訴他嗎?
不是這樣的,
有時候大家分不清楚批評和抱怨。
抱怨是關於具體的問題,而批評是人身攻擊。表達抱怨和批評之間的區別:
抱怨:“你不接我電話我很煩。這讓我焦慮。你不能再這樣了。“
批評: “你從不考慮別人,你只是自私。你答應我的永遠做不到!你永遠不會想到我!“
批評的問題在於,它使受害者感到受到攻擊、拒絕和受傷。
這種受傷的感覺往往會讓衝突升級。
P2-蔑視
蔑視的意思是以不尊重的態度對待戀人。
叫戀人的全名,用肢體語言嘲笑他們。蔑視就是在伴侶身上找道德優越感,讓他感到鄙視和毫無價值。
比如:男生抱怨工作累了,在沙發上玩遊戲不想動,經常會收到女朋友的鄙視:“你累了?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下班回家就窩在沙發玩遊戲。你還能變得更可悲嗎?“
就是一種用道德優越感批評對方的蔑視。
P3-藉口
藉口是完全的防禦,通常是對批評的反應。
當我們受到指責時,我們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會找藉口並扮演無辜的受害者,讓對方無話可說。
比如:
對方問:“怎麼沒給爸媽打電話?我們不是說好的嘛”
藉口答:“我今天太忙了。這你是知道的。你怎麼不自己去處理呢?“
這種藉口不僅給了自己防禦,而且還試圖將錯誤拋給對方,從而扭轉責任保護自己。雖然保護自己並沒有錯,但這種方法不會產生預期的效果。
因為我們獲得保護殼的同時給對方指責,這種兩敗俱傷的防禦只會使衝突升級。
P4-封閉
它的英文名是Stonewalling(石牆),顧名思義就是用牆將自己包圍起來,不再主動與伴侶面對問題,而是選擇逃跑和迴避。
“封閉”絕大部分由男性完成,女性大多使用“批評”。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的冷戰,自己假裝表現得忙碌,呆在角落拼圖拼模型,或是強迫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完全對伴侶愛答不理。
這種封閉狀態很難有人能打破,它常常會成為一種令人上癮的壞習慣。
當石牆建好,親密關係的一方退出交流,而另一方被阻擋的人可能被完全被壓制,無法說也無法做。最後可耗盡耐心轉化為更為激烈的爭吵,甚至是關係破裂。
05
處理破壞性爭吵的方法
1 批評的解藥:談論自己的感受
當自己想要發表批評時,避免說“你”,而是用“我”陳述自己的感受,並以積極的方式表達你的需要。
簡單來說,就是表達出我有什麼感受?我需要什麼?
批評:“你總是自己想做就做。為什麼你總是那麼自私?“
感受:“我感覺自己收到了忽視,我很難過。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以“我感覺”“我需要”開頭,間接地給他提示,沒有責備或批評,即使是再尖銳的交流也沒有辦法升級為爭論。
2 蔑視的解藥:建立欣賞和尊重的關係
蔑視表達的是一種道德優越感,說白了就是瞧不起自己的伴侶。這種優越感會深深的刺傷對方,讓對方感覺很失敗。
蔑視的解藥是建立一種欣賞和尊重的關係。
如果你經常表達對你的伴侶的尊重和認同,你將在你的關係中創造一個積極的視角,作為消極情緒的緩衝。這種視角越正面,蔑視的感覺就會越來越小。
可以將對話改變為欲抑先揚:
蔑視:“都過了兩個小時了,碗還泡著。你真是沒治了。”
解藥:“我知道你最近很忙,但家務你也應該照顧到對吧?“
先去表達自己對伴侶的認同,淡化任何道德優越的立場,再去提要求。
3 藉口的解藥:承擔責任
藉口的意義在於用無辜受害者的形象去進行自我保護,抵禦對方的指責。
但問題在於防守從來沒有幫助解決眼前的問題。
藉口的表達是一種責任的反彈:我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你。結果問題得不到解決,衝突進一步升級。
溝通的原則就是不要逃避,承擔責任:
“我答應你的事沒有做,這是我的錯。”
4 封閉的解藥:自我舒緩
從生理和心理上進行自我舒緩,是制止石牆Stonewalling最好的方法。
當自己無法承受時,告訴對方自己需要空間和時間,不要自己獨自去砌牆。
我們可以明確的告訴對方自己現在的痛苦,讓彼此先暫停一下:
“親愛的先停一下,我感到不知所措,我需要休息一下。“
如果你不休息一下,你會發現自己要麼陷入困境,要麼被自己的情緒淹沒。所以,給自己20分鐘時間,讓身體能在生理上平靜下來。
同時在這段時間裡,花時間做一些舒緩神經和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聽音樂,或者跑跑步。做什麼不重要,只要能幫助你冷靜下來。
所謂親密,
就是兩個人如水和泥,
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方。
不要覺得贊同對方的邏輯就是自己輸了,
更不要強迫對方按自己的邏輯思考。
你們是相愛的人,不是仇人。
戀愛裡總會有衝動有吵架。
女孩不要聽到對方嗓門大就覺得態度惡劣,
那只是他委屈得不知所謂;
男孩子講大道理可以,但你女朋友如此可愛,
態度溫和些,可好?
我們爭吵,用最大的聲音表達,
其實是我們自卑的保護殼。因為:
當我們對自己感到不滿時,
我們永遠不會與他爭吵。
——威廉·哈茲裡特William Hazlitt
hangongxuanyi
願你們愛情路上無憂!
以愛與青春為名,陪你一路成長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Easilove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