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不變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
原配老公出軌的第三者是一上市公司副總。兩人在一起6年。經常飛國外旅行。兩人已事實分居。原配暫無收入,在異地陪讀孩子。她讓我對丈夫可挽回程度做個評估。
雖然原配和老公是大學同學,但是經過17年婚姻,兩人差距越來越大。
這就是我在情感邏輯學提到的一點,沒有永遠不變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
我只問她一個問題:“在這段‘兩人並不在一起’的婚姻中,要留住這段婚姻,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他又有什麼樣的好處?”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實際的問題。要不帶情緒情感的去判斷。
她表示震驚:“我今年41歲。在異地陪讀小孩。無工作,無朋友,難道連婚姻都隨便讓他沒了?”
她說:“我想我們是親人呢。老了以後可以一起環球旅行。”
我提醒她:“那是你的想象,和你期望的未來。你想要的好處可能不是他要的好處。”
她思考了一下:“他給我和孩子的生活費可以全部滿足生活開支。”
我問:“如果你讀書或者工作,他全力配合和支援嗎?”
她不假思索的回答說:“是的。”
這個男人比很多出軌的丈夫要好很多,他履行著結婚時的誓言“我養你”,但是,當我們伸手習慣了,以為老公這個“親人”是一個保險箱,其實根本不是。
還記得我昨天的文章裡提到的麼?我是我,他是他,兩個人生是無法合二為一的。
我很殘忍的告訴她:“他可能是喜歡環球旅行,但是,第三者一起旅行,他興許更快樂。”
對他而言,這段婚姻的好處是,有社會身份,有個名正言順可以應付他人的“家”,有個被照顧得很好的小孩。但是如果離婚的好處大於婚姻的好處,他一定會有想要離婚的行動。
我們之所以想挽回婚姻,是因為婚姻成為了“無工作、無朋友”全部的心理寄託。一個獨立的個體,怎麼能沒有自己的工作,沒有自己成熟的社交網路呢?
當我們變得更好時,婚姻才不是我們的“基本需求”,而是“錦上添花”,越添越美。
婚姻是個很“賤”的東西,你越依附它,它越想跑。你拿它當錦上添花,它就越會賴著你。
她之所以陷入其中,是因為太把另一半當親人,對親人我們總充滿著情緒化的要求。而忽略了抽離情感後問題的理性邏輯。
網友:
你帶娃讀書,自己無收入,老公收入不錯,三也很強,除非三抽身離去,否則原配夫婦感情難以挽回。為今之計,原配只能作好以下幾點:1.不要幻想挽回丈夫感情,但也暫時不考慮離婚。目前原配籌碼全無,忍字當頭。2.謀求利益最大化為第一要務。這個要依據丈夫的品行有不同策略,此處不贅述。可從幾方面考慮:
一、儘量摸清家裡財產情況,丈夫真正收入,股權等情況。爭取股權、存款部分落在原配名下。
二、現有家庭房產可部分轉到孩子名下。
三、讓丈夫為孩子每年存教育基金(按出國就讀的標準)。
四、如丈夫不是渣到無人性,可與他傾談你們的處境及各自想法,讓他明白,只有你活出了自我,才能放手讓他遠航。(畢竟你們是大學同學)讓他幫助你作股權投資、買摟收租等等,另外你儘可能找一份工作,工作可改變你的心境。
五、以上措施實在不行,你只能巧立名目多要生活費,手上有錢再圖其他。
六、求助專業人士,走出目前困境。多交朋友,多參加群體活動,放鬆心情。
網友:
評估老公是否會有離婚想法的風險,這裡第三者的意願模糊。挖掘自己可以從事的小生意,順勢讓老公拿錢出來投資,讓自己有收入,讓自己跟社會接軌,一舉兩得。等自己強大起來,進可以掌握主動,退可以選擇是否忍耐,等他回家。
網友:
妻子應該投資自己,學一掙錢技能,養活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然後爭取離婚補償最大化。過好自己的生活。別對男人報有任何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