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缺乏安全感,我該怎麼辦
我總是覺得自己毫無安全感,雖然做事情很小心,但是依然無法去信任愛情,信任朋友,甚至不信任這個社會,我想改變這樣的想法,不知道該怎麼辦?
1.安全感和歸屬感
人類精神的發展嚴重依賴於兩種內心的感覺,第一種就是安全感,第二種就是歸屬感。安全感與我們的恐懼有關,我們會恐懼死亡、傷害、痛苦。歸屬感與孤獨有關,我們會有依戀感,會有被隔離感和無助感。為了安全感,我們發明了秩序、規則以及法律、善惡感等。為了歸屬感,我們發明了婚姻、社會、國家、價值體系、愛情與宗教等。
2.本能的安全感
本能的安全感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它有時候是快於我們的意識的,也就是不受意識控制的,有時候事情突然發生了,雖然還沒有意識參與進行控制,但是我們的肌體已經有了反饋。比如說,眨眼反應:當有東西飛到眼前時,我們反應的時間是沒有眼睛反應的快的。還比如說,當你站在頂樓沒有護欄的地方的時候,你的身體是拒絕往邊上靠近的,越靠近樓頂邊緣,你的肢體尤其是下肢都是僵硬的,這些都是我們的安全感在保護著我們。
3.不安全感
當然了,能被我們解釋的安全感已經不是本能了,這已經是被我們用文化解釋過的安全感了。能讓我們意識到的安全感其實是我們精神層面的緊張,是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內心解釋造成的。我們意識不到的安全感是軀體(身體)的緊張,比如突發的緊張、恐懼,莫名其妙的慌亂,焦慮。當不安全感爆棚的時候,焦慮、抑鬱就來了。當你不快樂的時候,就是你的身體在休息的時候,它不願意保護你了。
4.對不安全感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對不安全感有不同的需要呢?這取決於我們內心的三個不同的假設。一是對世界,二是對人類,三是對自己。當假定世界是美的,值得我們珍惜的;人類是友善的,願意分享、互助和親近的;自己是可愛的,有價值的。那麼,這樣的人他整個人都是好的,快樂的積極的情緒就會很多,對自我的要求就不會很高,會欣賞自我和他人,欣賞不同的文化。如果與此相反,無疑就會出現沮喪、無意義,你會變得脆弱,害怕,緊張,恐懼等。
5.怎麼辦
要處理你內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檢查我們對自我、對外部社會、對人類的基本評價,看看我們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是我們的意識或者是內心衝突引起的,還是被我們的身體警覺所引起的。如果是具體的事件造成的不安全感,去解決那個事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