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情緒管理,才是感情持久的秘訣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做好情緒管理,才是感情持久的秘訣

在愛情的世界中,我們都像是一個孩子,有了情緒不懂得合理宣洩,而是選擇傷害身邊的人,尤其是我們的伴侶。

做好情緒管理,才是感情持久的秘訣

可能有人會說:“誰叫TA是我最親的人呢?不跟TA發洩情緒,跟誰發洩呢?”

其實這句話看似好像有道理,但卻對我們伴侶----不公平。

因為,你的負面情緒衝著伴侶發洩出來以後,你是爽了,可是對方呢?

將成為你的情緒垃圾桶,或許TA可以接受,但是未必承受的了,時間久了,是很不利於你們的情感走向的。

所以,不管應不應該,伴侶已經是你們真實情緒的承受者了。

這個問題問出了內疚的味道。明知道自己不該把不良情緒發洩到伴侶頭上,明知道對方無辜,但還是讓伴侶成了真實情緒的承受者,然後你覺得有點後悔了,是不是?

這個問題明明一看就知道答案,誰把你搞出了情緒你去找誰唄,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有此一問?因為你自己做不到啊!!!

我們都太習慣傷害身邊人,而對陌生人客客氣氣甚至唯唯諾諾了。

因為從小就是這麼長大的,就把這種行為模式當成了理所當然,其實這本來是不對的啊。

如果伴侶應該是自己真實情緒的承受者,那麼兩個人都產生了強烈負面情緒的時候,誰應該為誰承擔呢?

有些事被預設了,不代表就是對的,只能說明你處理不好你們的親密關係。你經歷的太少,對伴侶兩個字的理解太膚淺了,才把對方當成你的情緒垃圾桶。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媽媽。

男生找女朋友是在找媽,只要女生能溫柔的包容他,讓他覺得溫暖舒適,他就會被徵。

女生也是,碰到一個能寵愛她照料她,給她安全感的男生,就會被吸引。

媽媽是你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建立親密關係的人,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母親對於孩子未來的情感方式起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三歲之前,母親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就會烙印在孩子的生命裡。

而現實的情況是,媽媽很難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

因為女性在家庭中不止是母親,她有可能因為得不到丈夫的關注而移情孩子,掌控孩子;有可能在婆媳關係中產生焦慮傳染給孩子,還有可能被工作和生活壓力填滿,離開孩子。

並且中國式的母親,有很多都喜歡自我感動式的付出,喜歡打擊孩子,攻擊孩子,忽視孩子的真正需求,所以很難建立起完全健康的親子關係。

跟母親的親子關係構築的不好,長大後,就很難處理好跟伴侶的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你連跟你媽和諧相處都做不到,又怎麼可能跟伴侶和諧相處。

母親曾經忽視過你,你也會不自覺的忽視身邊的愛人。平常你會對著你媽亂髮脾氣,戀愛後伴侶接過了你媽的接力棒,也要做你情緒的受害者。

這就是童年的內心模式投射在了成年生活當中。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把伴侶當成自己真實情緒的承受者。

這個問題兩說。

1、他可以忍受,但未必能承受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生活,一個內在的“真我”,外面穿著一個外在的“假我”,用來應付社會,保護自己。忍受相對容易一些,外在的自我可以說服自己“因為喜歡他,所以要遷就他,不然他就會不喜歡我了”,外在的自我知道要做出妥協才能換取回報。但是內在的自我是不講道理的,痛苦就是痛苦,難以承受就是難以承受,任何理由都無法改變內在自我的真實感受。你可以回想一下,別人問你有沒有事兒,你說我沒事兒,可等到別人走了,你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裡,是否真的沒事兒,你是騙不了自己的。他也是一樣的,外在的他可以忍受,但是真實的他必定因此而痛苦,直到他無法承受,也對你發洩情緒。說是發洩情緒,其實是自救,承受不了的時候,內在的自我會向外發出求救的訊號,可惜你往往只在自己的情緒裡,看到對方反擊就炸毛,因為你也被對方外在的那個自我給矇蔽了,因為他是在攻擊你,看不穿他真實的情感需求。不管是你的所謂真實情緒,還是他的所謂真實情緒,可能並不是真實的。不是說情緒是虛假的,只是真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人看到的真相必然不同。因為我們的真實感受總是被各種防禦機制包圍著。就拿我自己來舉栗子吧,有時候覺得自己委屈的不行了,別人都不懂我的委屈,伴侶也不理解我,我其實心裡很希望伴侶抱住我,安慰安慰我。但是事後交流的時候,她說她根本看不到我委屈,只看見我暴躁的罵人,大喊著“走開,你根本不理解我,你就知道你自己!”她看到的是我渾身的戾氣,當然不可能給我什麼好臉色,所以呢,我看到的也是她的戾氣。我們倆就像兩面鏡子,互相對映出對方張牙舞爪的樣子。我經由焦慮和恐懼看到的她,並不是她本身,而是自己壓抑一面的投射。她以為那些“戾氣”就是我的真實情緒,真實的讓人難以承受,而從我的視角去看,“委屈”才是我的真實情緒。如果讓她承受我的“委屈”,真愛我的人一定能承受,可是如果讓她承受那些“戾氣”,她一定承受不住。但當時在她的眼中,我的真實情緒,就是那些傷人的“戾氣”。讓對方承受這些的後果,就是阻斷她表達真實的自我,逼迫她不得不對你的情緒做出反應,進行自我防衛。兩人像兩隻鬥弟一樣,都開啟了自我防禦機制,愛的流動就被切斷了。真實的她可能是脆弱的,需要被保護的,可她嘴上說著“你走開!”真實的你可能是不安的,需要被安慰的,可是你嘴上說著“我不需要你的假惺惺!”現在呢,絕對真實遇到了相對真實,人類的悲喜突然不相通了。你發現了吧,被迫承受所謂的真實情緒,結果往往是關閉了情感交流的通道。所以我說,他承受不了,承受不了那些被轉化成攻擊的“戾氣”,承受不了要把一個人拉出深淵的壓力,承受不了自己逐漸在感情裡變得無足輕重,沒有話語權。你們的感情也承受不了這麼折騰。伴侶本不應該成為任何人的情緒承受者,他也沒辦法持續抗壓。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憑什麼要成為另一個人緩解情緒的工具人呢?因為我愛你嗎?那麼愛豈不是成了傷害我的武器?整場愛情裡豈不是都充滿戾氣?清醒一點吧,談戀愛也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才好,別把伴侶當成你媽,別欺負他成習慣,到頭來還要自己內疚。當然是自己。一個情緒穩定性連及格都不及格的成年人,不配談戀愛。如果你說你經常控制不住自己,那麼你至少要把情緒的穩定性保持在一個及格線的水平上,免得靠近你的人都要被你所傷。別人儘管上杆子給你當媽使喚,我勸你也掂量掂量,一直當個孩子能不能行。畢竟,真實的感受只有你自己能說的清楚。尼采說: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生命中最難熬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你不懂自己的時候,意味著你不能接納自己,你便會很容易對身邊的一切產生不良的情緒,對身邊的一切人豎起堅硬的刺。被批評的時候憤怒,被否定的時候自卑,被拋棄的時候失去自我。可是成熟的大人不是這樣的,成熟的大人能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也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配的上別人的愛,什麼時候配不上別人的愛,成熟的大人也有情緒,但是不會把伴侶當成自己情緒的奴隸。開心也好,不開心也罷,他知道誰也不欠誰的,兩個人在一起是因為互相吸引,不應該是因為誰離不開誰。我以前也是一個幼稚的人,好在我在感情裡碰到了一個明白人,她教會我怎麼去接納自己。說到這裡我也想給你一點小建議,自己承受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兩個小tips:第一,關上門閉上嘴,自己消化情緒之下很容易衝動的說出傷害別人的話,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所以控制不住的話,最好什麼也不要說,回到自己的世界裡,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現在的真實感受是什麼,是痛還是怒?我說的話真的是我內心所想嗎?第二,向外求助不管是朋友、老師還是陌生人,希望那些遲遲無法 穩定情緒的人及時求助,我們國家的抑鬱症比例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很多人是無法自救的,即便有伴侶也沒法互相救贖。在這裡勸你們好好愛自己,一旦感到吃力,一定要向外求救,與人溝通尋求解決情緒問題的思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足夠的理智,分辨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的區別,知道自己該在產生衍生情緒的時候怎麼做。只不過知道怎麼做是一回事,會不會去做又是另一回事。我常說,成熟的愛情裡,一定包含著相當大的自制力,控制自己不去傷害別人,不把自己的情緒全部給對方承擔。而你或許只是缺少一點自制力。控制自己去看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看明白了對方的優點和缺點,仍然決定續走下去,仍然能找到情緒磨合的平衡點,這才是成熟的愛情觀,是令人舒適的相處方式。這時候,你也就不會再執著於“伴侶應不應該是你真實情緒的承受者”了。遠距離戀愛分手後,如何透過微信挽回?為什麼你越挽回,越想放棄?失戀治癒 | 如何走出情感創傷?失戀治癒 | 挽回不到你我就自毀是什麼心理?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