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談不好,是因為你存在創傷性聯結!
戀愛談不好,是因為你存在創傷性聯結!
一個存在創傷性聯結的人,他是發展不住出愛人的能力的,也發展不出被愛的能力,因為他的內在是空的,是匱乏的。
所以你會發現,為什麼有人在感情裡總是慾求不滿,總是喜歡挑剔指責別人,然後他也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別人稍微對自己好一點,他就會感到極度的不安和焦慮,在心裡不斷告誡自己,這些都是假的,這些都是會消失的,強迫自己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能沉淪進去,否則就會受傷。
難道真的是因為他足夠清醒嗎?其實不是,而是他在拒絕被愛。而一個人之所以會發展出這樣的人格,本質上是因為他的童年創傷沒有得到修復,他的人格始終都停留在小時候那個被拋棄和不被愛的狀態裡,以至於他長大後,進入一段新的關係,也總是不自覺將曾經的創傷體驗帶入進來,而這就是一種童年的“創傷性聯結”。
就比如,一個孩子,如果他在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情感需求也總是被忽略,又或者小時候父母離異,自己成為了那個被拋棄的角色,那這個孩子在長大之後,就會對被愛產生一種嚴重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
一旦有人愛自己,對自己好,他的潛意識裡,就總是會想到曾經那個不被愛的自己,於是為了防止自己再次受傷,他就會不自覺地採用一些攻擊性的手段,比如說指責、否認、推開伴侶等來保護自己,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他才能不繼續做關係裡的犧牲者。
本質上其實就是被拋棄的恐懼已經深深刻在他的血液裡,達到了條件反射的程度,因為害怕不被愛,所以先選擇不去愛對方,因為害怕對方收回那些好,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先選擇視而不見。
就比如傅首爾和老劉,傅首爾小時候因為被媽媽拋棄過,她一直活在那種被拋棄的恐懼裡,表面上看她非常獨立,事業非常成功,她也不需要愛,但實際上她的內心是空的,是匱乏的,
因為她把自己對被愛的需求全都轉移到了事業上,把外界的成功當做是自己值得被愛的標準,把對物質的強烈追求,當成是被愛的替代物,所以她看不見老劉的付出,或者說她不認可老劉的付出。
而當老劉在節目上為她做一些事情時,她的第一反應也不是感動,而是指責他為什麼之前沒有做過,本質上這其實就是她下意識做出的一種防禦性動作,是一種對“被愛體驗”的對抗。
因為她潛意識裡熟悉的是自己不被愛、不被溫暖的感覺,所以當她感受到別人的愛時,她就會產生攻擊性的防禦機制,覺得這一切都是假的,這一切都會消失,然後為了防止自己受傷,她就會斷裂掉自己對被愛的那種美好的體驗。
本質上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她童年時期的創傷沒有被撫平,因為任何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未能得到的滿足,未能實現的慾念,長大後都會換做另一種形式在人生的某處延續。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感情裡總是不斷讓自己保持清醒,別人對自己好,她就會在腦海裡開始預演分離,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形成的一套防禦機制,但實際上她其實一直處在小時候那個被拋棄和不被愛的狀態裡。
而當一個人不斷把過去發生過的事記在心裡,來避免自己受同樣的傷時,他不僅不會被治癒,反而會越來越痛苦,因為他的重複體驗會不斷地給他帶來傷痛感,甚至還會讓他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
所以永遠不要時間和精力放在自挖創傷上,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體驗上。你可以去覺察自己曾經遭遇過的創傷,但記住,你的覺察是為了撫平它們和讓自己痊癒,能夠更好地整合自己的人生,繼續生活,而不是反覆提醒自己不斷去回憶那些遭遇過的創傷,然後帶著那些對創傷的恐懼重複之前的命運和人生。
明白嗎?任何向外求都是虛妄,唯獨向內求,解決自己的心魔,你的人生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