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為什麼總是拒絕你的愛和關心!
迴避型為什麼總是拒絕你的愛和關心!
很多人跟我抱怨,“我給迴避型伴侶付出那麼多,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心,事事都依著他,為什麼他還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其實是因為,你給他關心和愛的方式是錯的。
想要精準的對迴避輸出有效的愛和關心,以下三點記好了
第一個就是你在表達關心和愛之前,要分清這是對方的需求還是你的需求
一定要清楚一件事,你對迴避型表達關心表達愛的目的,是為了推進你們的關係,而不是滿足你自己的自戀需求。很多人知道了自己的伴侶是迴避型之後呢,特別心疼他們的遭遇,然後聖母心氾濫,下定決心要用不求回報的愛情填滿他們。這個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對迴避來說,這就是巨大的壓力。
你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對方的需求,就好比你愛心滿滿的做出一桌不符合對方口味的大餐,並強調這是你為他的私人定製的,你冷靜的想想看,這真的是在滿足他的需求嗎?這只是你在自我感動而已。
其次尊重邊界感的關心和愛才是有效的
迴避是非常注重邊界感的,他們很少提需求,並且他們希望雙方都能保持獨立性和完整性,這樣他才覺得舒適沒壓力。
你不斷的表達對他的關注,恨不得時時刻刻輸出愛,在他看來你完全不懂他、不尊重他的 空間感訴求和自我價值的追求,他會認為,你們不合適,你不是他的理想伴侶,他就會選擇立刻逃離你。別忘了,愛不是你想給,而是他想要。比起熱烈的關心,平靜如水的陪伴才更讓他安心。
第三個就是你要明白關心和愛的本質絕不是情感控制
很多人從小就聽長輩說“我這樣做是為你好,你不要牴觸,長大了你就會明白”等等。這其實就是披著關心的外衣進行情感上的勒索和控制,如果你不乖乖順從,就會被送上道德的制高點示眾,被貼上叛逆甚至不孝順的標籤,成為家庭裡的反面教材。
同理,在親密關係之中也會時不時的重演以上的場景。很多人把自我感動誤認為是愛情,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維護關係,對迴避做出付出行為之後,對方努力接受了,你就會自我感動,覺得很幸福,如果對方沒有做出回應,你就開始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迴避沒有心沒有愛,並且開始懷疑這段感情。這是在自欺欺人,是很不成熟的做法。
合理有效的關心是在尊重對方感受的基礎上,先要傾聽對方的需求,然後交換想法,確認這是對方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的構想,然後再按照自己的心意進行表示。表示的多與少可以由你自己來控制,不以感動對方為目的,自然就能夠避免壓迫和控制。
不管是對迴避型還是其它型別的人,只有輸出有效的關心,能夠提供對方想要的,而不是你單方面想給的,才能建立更親密更牢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