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婆媳大戰,我輸得褲衩都沒了
陳琴是我的表嫂,她的好面子,在城中村這個屁股大點的地方是人盡皆知的。
說它屁股點大,一點也不假。
四周高樓大廈林立,中間一塊低窪地,我們60多戶人家就擠在低矮老式的舊平房內。
城中村裡沒有什麼秘密,都是幾十年的老街坊,大家都熟悉得就像左手和右手。
老房子歷盡滄桑,間距特近,隔音效果奇差。
東家男主人在被窩裡放個響屁,西家女主人晚上睡覺磨個牙,也會成為大夥兒飯餘茶後的笑料。
據說N年前,有個新媳婦,洞房之夜的哼哼唧唧叫床聲音,讓城中村的男女老少樂了足足一年。
陳琴家裡那些個陳穀子爛芝麻的俗事,大家夥兒當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別人家的小孩,上實驗小學進重點班,陳琴的兒子小鐘,必須也得上。
七拐八彎找到了個遠房親戚,求爺爺告奶奶,紅包禮品朝貢了一大堆,她終於如願以償。
車斗巷裡,不管流行牛仔褲,還是煙管褲,還是運動褲……只要這個時尚之風吹到陳琴耳邊,會立馬買上一條。
她會永遠踩在時尚的節奏點上前行,買衣服如此,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如此。
雖然小鐘在實驗小學常被老師立黑板,確實不是讀書的料;
雖然時髦的褲子穿在她150斤的龐大軀體上,很不登對,但她的心裡依然是美滋滋的。
這是她的口頭禪:從鄉下嫁到這個城中村,別的不說,總還是比得過昔日的老姐妹的,人活著,不就爭口氣嗎?
為了爭這口氣,她在城中村留下了很多笑料:年底蒸糕,別人家只蒸一籠,她要桂花糕,紅棗糕,核桃糕……足足五籠。
這怎麼吃得完呢?夏天一到,所有的米糕都餿掉了。
沒辦法,只得趁著月黑風高,把所有的餿糕都請到垃圾桶裡。
村裡李叔兒媳婦是個上海人,那一頭長波浪真的是嫵媚動人。
陳琴看得羨慕死了,竟然瞞著家人隔江去了上海,只為燙那長波浪。
當然,那2800元燙的長波浪,確實提高了她的回頭率。
“陳琴,長波浪真漂亮!”
讚美聲不絕於耳,她樂得合不攏嘴。
那天,不知道是誰多嘴,半小時的時間,城中村所有人都知道:陳琴為了燙那個長波浪,到小陳那裡借了1000元,到老周那兒挪了1200元。
如此要面子,城中村第一人也。
大傢伙一想到她買東西的派頭,燙頭髮的執拗,頻頻搖頭:“這個婆娘不長財,虧了老實的的小武呀!”
我表哥,陳琴老公小武是正宗的妻管嚴,瘦小又呆板,做起事來慢慢吞吞,說起話來唯唯諾諾。
只想躲在老婆的身後,當然陳琴這闊大的身板,擋住小武乾癟瘦小的身軀還是綽綽有餘的。
小武的存在感在城中村沒有,但凡這種簽字畫押的重大活兒,都是陳琴出馬;
在這個家裡也沒有,他說的每一句話,早早在西北風中煙消雲散。
小鐘職中畢業以後沒有找到好工作,這個月去送快遞,那個月去賣保險,折騰的夠嗆。
晚上,還得去網咖做網管,臉上的青春疙瘩痘如雨後春筍一般,一茬又一茬地冒出來。
正當他們全家為小鐘的工作一籌莫展之際,天降餡兒餅,城中村傳來好訊息:拆遷啦!
拆遷這個訊息,在我們城中村謠傳了足足十多年,大家已經望眼欲穿,所以無論是出嫁的閨女,還是異地求學的學子,一個都捨不得把戶口給遷出去。
那可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好時機吶!
轉眼間,城中村的孩子搖身一變,成了拆二代,臉上笑容更濃了,說話中氣更足了。
關於拆遷,陳琴一家的家庭會議足足開了三天三夜,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人脈,塵埃才落定。
他們家的三間破房子拆了兩套商品房和一個鋪面:一套150平,樓中樓的格局,是買五樓送六樓的那種。
陳琴的小算盤,早就打得啪啪直響。
她想著,如果實在不行,這個五樓和六樓不就是可以一分為二嗎?一套變兩套。
另外一套是小面積,只有60平,大面積的兒子住,小面積的老兩口住。
動用這麼多的人脈,最大的收穫不外乎就是樓下那一個鋪面,就在人民路主幹道的旁邊。
面積不大,25平,不要小看它,按照常規,這個租金肯定不菲。
一切是那麼的美好,房子即將到手,小鐘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有了拆二代的光環,那些個媒婆跑得格外起勁。
姑娘們都不嫌棄小鐘的學歷低,不嫌棄他沒有像模像樣的工作,都願意和他同甘共苦。
至於媳婦的人選,陳琴心裡早就有了盤算:得找個老實聽話的,這樣好拿捏,日子也好過。
姑娘既要入陳琴的眼,又要得小鐘的心,確實有點難度。
在挑挑揀揀之時,終於出現了一個讓他們母子打100分的女孩子:來自於鄉下小鎮,秀美可人,大專學歷,父母親做點小生意,家底不錯。
女孩名叫招弟,幾十年前的計劃生育管得緊,這個弟當然是招不來的,也是獨生子女一枚。
單純又靦腆,皮膚吹彈可破,笑起來兩個小酒窩若隱若現,還沒開始說話,臉一紅,頭一低,一看就是個乖巧的姑娘。
陳琴琢磨著,招弟的學歷高過老李家的媳婦!招弟的相貌勝過張家的媳婦!這個媳婦拿得出手。
況且,親家早就說了,招弟和小鐘都是獨生子女,以後兩家成一家,彩禮什麼都不用考慮。
多體諒的親家,多漂亮的媳婦!好,就這麼愉快地定了!
定親後,招弟在他們家出入比較頻繁。
經過短暫的磨合期,招弟小嘴甜蜜蜜,把陳琴哄得團團轉。
有時給她捏捏肩,有時陪她逛逛街,有時陪她做做臉……最得陳琴心的,還數招弟的那一手做菜絕活。
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包子、飯糰、燒餅一一粉墨登場。
一打聽,原來招弟大專學的就是廚師專業。
陳情屢次邀請打牌的小姐妹,在他們家吃個便飯,實際上,就是顯擺一下招弟的廚藝咯!
透過那些老姐妹的嘴,城中村都知道陳琴的媳婦廚藝高超,美貌如花,溫順善良。
眾人都是羨慕嫉妒恨,陳琴的尾巴都快翹天上去了。
老公不能幹,兒子不爭氣,終於找了個好媳婦,揚眉吐氣了一回!
小鐘和招弟的婚期就定在那年的十月一日,裝修新房子成了他們家的頭等大事。
這下子陳琴可犯了愁:兩套房子和一個門面已經超過拆遷面積了,差不多把家底都掏出去了,自己也就剩些壓箱底的小錢,哪還有餘錢裝修呢?
可是新房子不裝修,別說陳琴臉上掛不住,招弟這麼個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兒媳婦,也不能太委屈了。
她絞盡腦汁,有老姐妹給她支招:“把那個60平的小房子給賣了吧,反正就一個兒子,住得近有照應。兒子媳婦住五層,老兩個住六層的閣樓,不就都解決了嗎?”
也有人這麼說:“房子萬萬不能脫手,裝修搞得簡單些,兒子媳婦也是會體諒的。”
說得都有道理!可這是一套房子呀,不是一大筐蘿蔔青菜。陳琴愁眉不展,這天招弟又來了。
她手裡拎著個袋子,一進門喜滋滋對陳琴說:“阿姨,我給你買了一件新衣服,你看看合不合適呢?”
一抖開,哇塞!是件貂皮大衣,黑色的底子油光水亮,擼上去特別的舒服溫暖,
這種高檔貨色,陳琴忍著營業員的白眼,在兩個大商場裡摸過很多次,試穿過兩回了。
隔壁周姐穿著件狗毛大衣,在牌桌上就非常得瑟,陳琴依然狠不下心來買一件,畢竟價格太貴了,超過了她任性的範疇了。
上次為了那個長波浪,小武足足和她吵了半宿,城中村又多了個笑話素材。
陳琴迫不及待穿上身,“人靠衣裝馬靠鞍”,這話確實不假,一穿上這件貂皮大衣,她感覺自己腰板子挺得更直了。
多少錢?一問才知道,就這麼一件貂皮大衣,要一萬三千多啊!
這是招弟拿到了自己的年終獎金,再貼上一個月工資,特地為陳琴買的。
這麼一個知心知意,懂事孝順的兒媳婦,千萬不能虧了她!房子得賣!裝修得搞豪華,婚禮得搞盛大。
說賣就賣,城中村的兩個老街坊就是做中介的,60平的房子賣了110萬,這個價不高也不低。
陳琴的第一套房就這樣沒了。
房款拿到手,她一下子就變得財大氣粗。
現在她的口頭禪改成:裝修得一步到位!
找了設計師,地板地磚買品牌的,中央空調必須得裝,地暖也是必須的……
陳琴忙得腳丫子朝天,反正所有的裝修材料,都拿好的上!
150平的房子,硬裝軟裝結束,小武一算,足足花了70萬。
餘下的房款,來辦一場豪華的婚禮,勉強夠用!
招弟進門了,陳琴覺得她這一輩子也算圓滿了,風風光光辦的這幾件大事,在城中村的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不管是小鐘婚房的裝修,還是婚禮的場面,可以秒殺一眾老街坊鄰居了,雖然代價大了點!
我老媽翻著白眼,評價這個外甥媳婦:“真是個敗家精!”
剛結婚,招弟就懷孕了,陳琴成了不折不扣的帶薪保姆。
好在樓下的門面1年可以拿6萬塊的租金,好在小武在堂哥那邊工地上打雜,一年也有幾萬塊的收入。
孫子兵兵出生了,忙碌成了陳琴生活的主旋律,天矇矇亮就起床上菜場買菜,然後是洗衣、做飯、掃地、做菜……
做得累嗎?累!錢花得爽嗎?爽!
現在的陳琴口頭禪就是:反正早晚給他們的,早點給,讓他們死心塌地孝順我。
孩子還不到一週歲,小鐘就跟陳琴提出來,想買輛車,一家人出行實在不方便。
兵兵去打個防疫針,招弟回趟孃家啦,有輛遮風擋雨的自備車,方便許多。
想想也是的,城中村的一小部分居民,搬入拆遷房後,車子已經買了,咱也不能落後。
小兩口沒錢,買車當然是陳琴掏錢,要買就不能買太差的,她咬咬牙,把壓箱底的20萬塊錢掏了出來。
小鐘駕著新車回家的那一刻,她兩眼放光,覺得自己倍兒爽。
為這事,小武把陳琴罵得狗血噴頭,卻不能改變什麼。
許多老鄰居看著陳琴一點一滴掏空自己的口袋,去貼補兒子媳婦,有點看不下去了,都勸她藏著點,防著點。
可陳琴哪裡聽得進去啊?她還飄在買新車的雲端裡呢!
20萬塊錢只買了一年多的太平,轉眼間,孩子一週歲斷奶了。
這一天,樓下傳來了兒子媳婦的爭吵聲。
招弟生產後,養得珠圓玉潤,她的嗓門特別大:“離婚,就是離婚!”
一連串的氣話,偶爾夾雜一兩句小鐘低三下四的懇求聲。
是什麼大事,讓這小夫妻倆過不下去了?
原來是小鐘一直沒有好好工作,今兒個到那裡打個零工,明兒個去那裡幫朋友一個忙。
雖說一家人吃喝拉撒,全部陳琴在支付,但是兜裡沒錢,日子沒有盼頭。
招弟撇下兒子,撩下狠話:“再不好好工作就離婚。”一扭頭回了孃家。
陳琴只好親自上陣,既當爹又當媽,24小時伺候著這個小孫子,才兩天兩夜,她就被折磨的頭昏眼花,要小鐘趕快把招弟請回家來。
“三顧茅廬”這出戏在他們家拉開了大幕!
第一次沒請到,第二次招弟還是不肯回,說小鐘沒誠意。
怎麼才算有誠意?陳琴滿腹委屈,我對你們小兩口真的是掏心掏肺了,怎麼還不滿足呢?
小鐘湊在她耳邊,出了個歪主意:“媽,樓下那套門面房的租金給我們收,你看行嗎?這樣,我們小倆口有6萬塊錢的房租,我在朋友那邊去幹幹活,估計能把招弟哄回來。”
“那怎麼行?那是我的棺材本兒!”陳琴一口回絕。
這次她咬緊了牙關,怎麼也不鬆口。
又折騰了兩天,兵兵發燒了,陳琴也倒下了,街坊鄰居都在指指戳戳看笑話。
陳琴氣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臉都丟光了!
經不住兒子的死纏爛打,腦袋瓜裡被他灌輸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她終於點頭,等租客到期以後,把門面交給了媳婦打理。
她以為自己做出了最大的讓步,招弟應該感恩戴德,從此安安穩穩待在他們家裡,把白白胖胖的小孫子帶好。
其實是她想多了,小鐘和招弟依然爭吵不斷,隔三岔五,招弟會來個離家出走。
陳琴只好時刻準備著帶孫子,一來二去的,小鐘不耐煩,陳琴更不耐煩。
所以,當小鐘湊上前來,嘴裡邊念念叨叨,希望陳琴把鋪面房的產權過戶到他名下時,她一口就答應了。
俗話說:破財消災。要是房本上寫了招弟的名字,小倆口不吵了,就謝天謝地了。
還有什麼比得過家庭的安寧重要?不就是一個鋪面嗎?反正早晚要給他們的。
就這樣,陳琴那間金貴的鋪面,也悄悄在她手中溜走了。
聽到這個訊息,我媽氣得直哆嗦:“總有一天,小武也會被陳琴害死!”
好不容易太平了兩年,孫子兵兵要上幼兒園了。
當然,在我們這個小城,最好的幼兒園非實驗幼兒園莫屬。
可是實驗幼兒園必須要學區房,我不曉得招弟哪裡來的忽悠手段。
等我們全家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那套150平的房子已經過戶到了招弟和小鐘的名下。
等陳琴腦袋瓜裡的那根筋好不容易搭正,明白其實他們一家人在一個戶口本上,冰冰上實驗幼兒園完全是在政策規定範圍內。
房本過戶,完全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此刻的陳琴,是真的後悔,她悄咪咪抹起了眼淚,哭了一會兒,又發揚阿Q精神。
自我安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將來還有小學、初中,說不定這個政策就變了,早點把房子過戶到兒子媳婦名下,大家都安心。
就這樣,我們城中村這麼多的拆遷戶,她和小武成了一號窮光蛋。
怎麼辦?幹活呀!陳琴抄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老本行:做拖鞋賣。
她的手藝確實很不錯,做的各種各樣的拖鞋,既結實又漂亮,嫁女兒娶媳婦買上個十雙八雙,倍兒有面子的!
有了老鄰居們的宣傳介紹,陳琴的生意應接不暇,她也真是拼命,早晨5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同一樓梯的鄰居都嫌她的縫紉機聲音太吵了。
一邊起早貪黑做拖鞋,一邊當牛做馬伺候兒子媳婦,陳琴苦不堪言。
結婚後再想品嚐招弟這位大廚的手藝,還真是難!
就這樣,兵兵上了小學,陳琴的拖鞋繼續紅火,小武以工地為家,慢慢腰包又鼓了。
繼續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功夫,吹噓兒子媳婦如何如何孝順她、關心她,真搞不懂,裡子都沒有,還要什麼面子呢?
那天她湊在我媽耳邊,神神秘秘地悄聲說:“舅媽,不用擔心,我和小武又攢下了20萬塊錢!”
唉!但願她能拿住這個錢!
那是大年初八,寒風凜冽,因為疫情的陰影,街上幾乎沒人,大家都躲在家裡邊。
吃好晚飯,剛準備睡下,就響起了咚咚的敲門聲,原來是陳琴夫婦,紅著眼睛,泣不成聲。
趕緊讓他們進門,一詢問才知道,今天他們夫妻兩個去鄉下外甥女的菜園子,搞了一大把的青菜大白菜之類的時蔬!
回來發現家裡門鎖已經換掉了,本來老夫妻兩個住的就是閣樓,需要從兒子媳婦的客廳裡穿過去,再上樓梯。
他們喊開門,結果招弟輕飄飄說疫情期間,你們隨意外出,擔心把病氣過給兵兵,拒絕開門。
哦,這說得多麼堂而皇之!言下之意,不就是讓老兩口不再打擾他們,自己去找個地方住下來得了。
可憐陳琴到此刻才明白,自己一無所有了,被兒子媳婦嫌棄了。
當晚,夫妻兩個還是在我家匆匆住下來的。
第二天,和她商量,接下來怎麼辦?
我媽出了個主意:“陳琴,你不是還有20萬的存款嗎?把它拿出來,隨便到哪個新村買個車庫,好歹有個地方住。”
這一說不得了了,陳琴頓時嚎啕大哭起來,話都說不清楚。
最後,我們才知道,這個20萬元,在過年前全被招弟和小鐘拿走,去還高利貸了。
是這樣的,小鐘有一天突然爬上了五樓的欄杆陽臺,一邊哭泣一邊說,自己借錢創業,外面欠了高利貸,住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
現在,還不出錢來,那個人就要砍了他的手和腳,他也不想活了,準備跳樓一死了之了,以死來謝罪!
旁邊的招弟,哭得那個是肝腸寸斷,兵兵也是又哭又跳,嘴裡不停喊著:“爸爸!爸爸!”
全家人哭作一團,這可怎麼辦?眼看兒子性命不保,陳琴毫不猶豫,把那20萬全部拿了出來,替小鐘還債。
“你真是傻到家了!”我媽氣得說不出話來,“從來沒聽說過小鐘去賭錢,更沒有聽說過他把房子抵押貸款。
這件事情是否屬實,你到銀行一查就行了,再說國家掃黑除惡,放高利貸的傢伙會砍人手腳,純屬胡說八道。”
立刻行動,去小鐘說的工商銀行查了一下,根本就沒有那抵押貸款一事。
哎,這對小夫妻圈套是設了一個又一個,專門套陳琴來著。
明眼人都看得懂,為啥她這個傻帽,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當?
陳琴和小武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親兒子小鐘也會合著自己的媳婦,一起來欺騙他們。
夫妻兩人垂頭喪氣離開了我們家,臨走前,陳琴再三囑咐,讓我們守口如瓶不要告訴其他人。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幾天後,大家都已經知曉。
唏噓她的遭遇,感嘆她的可憐;譴責招弟的陰險,指責小鐘的不孝。
當虛榮的婆婆遇到了陰險的媳婦,本就不在一個段位上,三下五除二,就敗下陣來!
對於陳琴來說,死要面子的結果,就是沒面子;
對於招弟和小鐘來說,城府極深,心狠手辣,以後恐怕很難有朋友和他們交心。
一場大戲,始於房子,終於鈔票,步步驚心。
陳琴和小武只好暫時住在工地上,陳琴看門,小武負責倉庫。
從來沒有見到老兩口回家看望寶貝疙瘩孫子,是的,這次應該是痛徹心扉,吸取教訓了!
一年後,在幾個親戚的幫助下,陳琴買了個小車庫居住,離兒子媳婦遠遠的。
這個世界,我對你掏心掏肺,你對我狼心狗肺,多了去!
朋友如此,親戚如此,母子亦如此,快去擦亮眼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