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單身四年的,基本都有這三個特點
大學單身很奇怪麼?其實說出來你可能都不太相信:
在大學當中,單身有的時候可能才是常態。
我記得我們當初上學的時候,宿舍總共八個人,有五個人是大學四年都是整整單身下來了,沒有過一個女朋友,甚至連曖昧物件都沒有。
按理來說,大學可以說是戀愛當中最簡單的模式了:不考慮現實,門當戶對的問題不用十分在乎,大家都是因為興趣愛好聚在一起的,這種已經趨近於十分理想化的戀愛條件了,要是外部因素都沒有十分都沒有那麼威脅的情況下都處不下去了,那說明真不是外部的問題,那是自己的原因。
但是自己的原因是因為自身條件麼?我感覺也不太是,其實有一說一,大學真正用於學習的時間並沒有完全佔據每個人的生活,大家有著豐富的時間可以談戀愛。而且大學那麼多社團活動,那麼多結識異性的機會,也不存在什麼因為資源問題的說法。
那麼這麼推論下來,就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在大學單身的人,往往是因為這些人的特質真的就很適合單身。
不信嗎?我說三個,你看看。
1.習慣既定的生活模式,打死也不願意改變
之前看過我回答的老讀者應該知道,我上大學的時候和舍友出去,除了網咖和快餐店就沒去過其他的地方,這其實就是很多在大學單身的人的縮影:
我要是認準了一件事,我就不停的做,我怎麼也不調整。
脫單不能這樣的,你要學著去調整自己用於社交的時間,你要學著去探索更多的約會地點,為了給對方製造更好的體驗,你可能要去進入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
而這些人是不樂意這麼做的:回到寢室我就開始打遊戲或者看電視劇,我就點外賣,沒有早課我就直接睡到中午,我懶得改….你說你這個樣子,能脫單才怪了。
就算我給你送一個你喜歡的物件,你不也得找這個人約約會吃吃飯麼。
2.總是覺得自
己“沒
準備好”
有的人也不是生活枯燥懶得改變,在大學四年沒脫單的,也會活的賊拉充實的。
我記得我們宿舍老七就是這樣的:上大一的時候去各種參加社團,上大二的時候競選社團組織的幹部,大三的時候一邊實習一邊讀雅思,大四的時候我們找工作找的焦頭爛額,他實習都已經做了三個了….
我每次和他說怎麼沒見你找物件,他都笑笑說:
我還不夠好,我還沒準備好,等我準備好了再說。
什麼時候叫做準備好了?剛進大學說自己不熟悉大學生活,熟悉了大學生活說自己成績不好,成績好了說自己社會經驗不足,社會經驗有了之後又覺得自己沒錢….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那麼你永遠都不太可能有準備好的那一天。
你就這麼準備著,一下子就準備過去了四年的時間。
3.我有問題,我就是不改
說起來這個我真的來氣,其實我是挺願意身邊人都談個戀愛的(不然他們老是排位和我打遊戲,往死坑我),但是有的人真的是扶不起來的劉阿斗。
我印象特別深刻,有一個哥們和我說自己想談戀愛,但是沒有和女生相處的經驗,我說這個簡單,咱們部門不是下個月有個團建麼,我帶著你,我們打狼人殺。
他:哦那個團建啊,我和部長說我不去了。因為我不會社交,這種團建讓我尷尬。
你發現沒有,生活當中都是這種人:我和異性jiao往沒有經驗→我需要經驗→但是因為我沒有經驗,所以我因為害怕拒絕了很多機會→因為我沒有經驗,所以我找不到女朋友
這種人是最氣人的:說
起來道理,人家自我認知清晰的不行,但是真要讓他做點什麼事情,要多懶有多懶。
“我形象不好”→“穿衣搭配好麻煩啊,懶得學”
“我太胖了”→“那沙拉是人吃的麼,我吃不下去”
“我沒有足夠的潛在物件讓我追求啊”→“你不覺得倆陌生人一起玩很尷尬麼,我不去”
……原先我還會開導幾句,現在我都懶得說:你自己知道什麼阻礙了你脫單,但是你就是不改,那你不要和我說你想脫單。
你根本就不想,你要是想,你早就改了。
所以,如果在大學這個伊甸園裡,你脫單都是問題,那麼我只能說:這不怪別人,就怪你自己。
可能你自己本身都沒有那麼多的動力,正是因為你動力不足,所以你才會永遠給自己找藉口。
不要說什麼“我可能上了個假大學”或者“大學能脫單都是騙人的”,因為最後阻擋你脫單的人,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