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靠聊天,就能輕易吸引到別人的秘訣!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聊天的知識點。聊天技巧基本由兩部分組成:話題技巧和話術技巧。
如果你想透過聊天建立吸引,也就是靠話題吸引和靠話術吸引了。話術吸引之前單獨寫過很多具體的話術技巧,講解了如何用“推拉”“角色扮演”“冷讀”“曲解”“反撇”等三十幾個話術製造幽默風趣來吸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進一步瞭解。今天這一篇,主要教大家如何透過話題來建立吸引。
常見話題吸引的套路就是,講高價值話題。那高價值話題具體是怎樣的,又如何展示呢?
01
話題透露經濟條件、家庭背景、工作學歷等高價值個人基本資訊。
透露高價值的個人基本資訊,能建立最初的吸引。透過聊相關話題進行展示,相關資訊價值越高,吸引越高。具體展示的時候,可以進行必要的美化和包裝,但不能像翟天臨“博士”那樣瞎吹,容易吹爆。倒是做手機貼膜的可以自稱是“智慧高階數字通訊裝置表面高分子化合物線性處理工程師”來展示價值吸引,哈哈哈。(皮一皮更開心!)
個人基本資訊作為高價值話題,除第一次可以直接展示外,其他時候均需要打擦邊球式的展示。比如要提自家的新別墅,就只說要搬家了,最近忙著挑家居。以上說的算硬價值範圍,可以偶爾提,可以側面展示,這樣可以避免被認作裝逼。
但是,想要建立長期吸引或者長聊,則需要配合軟價值展示才行。有軟價值吸引,才能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被吸引。強調軟價值,就是告訴對方你現有的財富地位,是靠你過硬的軟價值換來的,並非走狗屎運的一夜暴富的。一夜暴富自然也有吸引,只是不能讓對方心服口服,會吸引不全。
從女生角度,就是隻長得很漂亮,內涵不行,會被認作花瓶,不能全面吸引對方。
02
聊天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他人。
好比你沒學過法律、沒學過心理學,那麼你跟律師聊法律、跟聊心理學。和律師就能因為在法律和心理學方面的廣度和理解深度高於你,而顯得更高價值,進而吸引到你。特別是在你剛好需要這兩方面知識的時候,吸引會更強。這種吸引,相信大家都理解,是廣度和深度都被超過了。
不過這裡還存在一個問題,很多學員是非常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或者特別沉迷軍事裝備研究,以及有喜歡研究百慕大三角的。。。他們這些方面的廣度和深度明顯超過一般人的,但是也很明顯,這些在吸引異性和婚戀方面派不上用場。
(百慕大三角之夜瞭解一下!)
所以,實際吸引運用中,我們還需要單列出能用於吸引異性和婚戀方面的話題,並針對這些話題進行廣度和深度的最佳化,進而保證吸引。想單純利用話題吸引,則要求廣度和深度至少做到一項。不然,對方會感覺跟你聊天一點意義也沒有,也就不想和你聊了。
當然從實戰角度,很多人說自己真做不到廣度和深度了怎麼辦,那就用話術吸引吧。實戰就一切以效果為準了,什麼技巧都可以用,並且最好所有技巧,話題話術配合著用。要是話題話術都沒了,有顏值吸引,這時候發一張你漂亮或帥氣的自拍都行。另外可以作弊,比如參加我們內涵培養課程,直接把你常用的所有話題列出來。然後挨個話題給給你加深理解,確保你跟異性或朋友聊到這些話題的時候能夠展現出應有的深度。想培養出長久的深度或者更深刻的內涵,就需要好好學內涵提升的課程才行了。
現在是資訊大爆炸時代,很多時候話題的廣度被各類媒體和搜尋工具,侵蝕的非常嚴重。好比,你剛知道了個大新聞,正準備拿出來裝逼,可惜別人也透過網路知道了。又或者你想吹一段歷史,你還沒吹完,別人就手動搜尋了一下,找到講得比你還細,還準確的,那就尷尬了。所以,在當下時代,單純的話題廣度,已經較難吸引了,需要更多的依靠話題深度吸引了。
只要話題有深度,那即使是日常話題,也能透過深度剖析,製造深度來展示,進而建立吸引。好比很多被討論爛了的話題也能用。這裡用給學員深化的一個話題舉例:金錢和精神。(為控制字數這裡只放簡版)
金錢和精神最理想的情況是兩個都有,每個人都想既有精神又有錢。如果現階段沒有錢的話,那不妨先擁有精神,之後把精神變成錢。或者順序反過來也行,但最終目的是要兩個都有,都有才能走得更長遠。
金錢和精神可以互相轉化。比方有的孩子從小就請了很厲害的老師教,這是父母在用錢去換孩子精神方面的提升。待小孩精神成長起來,孩子就可以用自身的精神價值去換取金錢了。且精神價值有優點,基本上有生之年都一直能用來換取金錢,除非你老年痴呆了。先投入金錢培養出孩子的精神價值,是理想的路線。不過現實中,很多人從小家庭不好,沒有金錢投入,只能被迫選擇先擁有金錢,再用金錢交換精神價值,再用精神價值獲取更多金錢,金錢在投入的精神價值的提升,最後形成良性迴圈。
比如有人先放棄自尊人格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去賺錢,之後再用這個錢給自己洗白,為自己精神進行投資,最終依靠精神價值換更多金錢,不再用自尊人格換金錢了,典型例子舒淇。個人覺得沒辦法的情況下,這樣操作也挺好。反面例子就是翟天臨博士,先用欺騙、投機、突破道德,換取了演藝事業的爆發,換取了金錢。但是得到金錢之後,卻並沒有把金錢用於提升自身的修養,提升精神價值。反而還裝逼上癮,越搞越嘚瑟,最後只能涼涼。。當然該“翟博士”也不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這樣操作的。
對金錢和精神構建這樣的一個深化認知模型,用這個認知跟對方討論當下的相關事情,就能體現出你理解得更深刻,進而產生吸引。很多事情都能用這個認知去解釋,其中有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就更好了。比如對方對慈善感興趣,你可以說:我覺得最好的慈善是用錢,培養出對方的精神價值,讓對方以後能靠自身的精神價值,換取錢,就才算永遠的解決了對方的難題,才是真正的慈善。才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甚至對方是對政治感興趣,也可以說:構建這樣的良性迴圈,才符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要求。
實際指導中都直接把所有可能要用到的話題,羅列下來,挨個深化一遍。這樣作弊,能在短時間內讓人感覺你思想內涵比較深刻。當然,還可以根據你喜歡的人的偏好,進行針對性的話題深化。。。
最後,實際使用話題吸引的時候,話題講到一半如果對方沒那麼有感興趣,切不可想著要強行把話題講完。對方不感興趣就直接轉移話題或用話術走幽默風趣路線。
這裡強行講完和秀硬價值一樣,容易被認為故意裝深沉。所以使用的時候,一開始只把重點點出來即可,對方感興趣了,想要討論再詳細說其他的。從整個聊天來講,如果你希望聊天全程無尿點,那就確保全程一直有話術或話題吸引,兩則交錯配合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