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是多少歲(襁褓是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朋友問我古代中國人年齡上的稱謂能具體說一下嗎?我只知道一小部分,完整版需要查閱資料,現在分享完整版本如下:
襁褓是多少歲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
襁褓: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指 2~3 歲的兒童;
垂髫: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
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代指人的幼童階段。
童齔: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豆蔻:特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束髮: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及笄:年滿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而立: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知命: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六十歲。
古稀:七十歲。
耄耋:指八九十歲。
期頤:指一百歲。
這些說辭誰能幾全部啊!關鍵是現在人不使用了。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