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不再愁嫁法則
愁嫁時代,社交圈狹窄的剩女們不得不寄希望於形形色色的交友沙龍。無奈的是,無論是早前流行的電視速配、8分鐘約會,還是當今新興的旅遊交友,社羣相親,有時反倒讓寂寞人更加彷徨。到底如何利用相親把自己嫁出去呢?
丟掉標準
體會對方真性情
天啊!為什麼我在相親派對看到的盡是衰男?
交友沙龍中,男性用挑剔目光尋覓亮眼女,女性也毫不示弱地用審視目光挑選投緣男,可往往遭遇慘不忍睹的現實――交友活動裡的男人大都是別人挑得不能再挑的歪瓜咧棗。
其實女性心中明白,在當今婚姻市場上,優秀男是香餑餑,身邊從不缺女孩,一個走了,下一個就會極速補位,所以這類男士在交友沙龍里露臉的機會極少,除非他是主辦方請來的是托兒。
另外,交友沙龍遭遇衰男的另一個原因是年輕女性――尤其是80後,在擇偶方面存在的不安全感,她們喜歡把擇偶物件標準化,遇到一個陌生男人,就會把心中預先設定的外表、學歷、工作、經濟條件往對方身上套,一旦發現某一硬體不匹配,心裡就咯噔一下,幾個硬體不配,就把人家打入另冊。
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你死抱著心中的標準,對方的優點就算多麼明顯,你也會視而不見。大好的緣份和青春就這樣流逝了,不可惜嗎?
靚者生存
悉心打扮做主角
有一類人是集體相親活動的主流――她們相貌普通,職業和收入水平屬於中等或中等偏上,平時生活大多兩點一線。由於缺少認識異性的機會,她們熱衷參加各類交友活動,只可惜花費了時間、金錢,實質卻是為少數人充當了陪襯,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即將迎來自己29歲生日的嚴哲坦言,一過25歲就瘋狂展開相親行動的她已對集體相親失去了信心。在她看來,男人就是無情的第一眼動物――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