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感的日誌(一段真實的感情經歷心情日記)
我們總以為相愛的兩個人,不應該有秘密或是距離,如果有,只能說明你們“不夠愛” ,但我們卻忘了,人本身就是單獨的個體,我們需要個人的空間,需要屬於自己角色的時間,不管是否獨身。
我們想要的秘密房間裡根本沒有秘密,有的只是屬於自己的自由,那裡藏著不願在人前提起的脆弱,藏著需要獨自承擔的壓力,藏著真正放空的自己。
也許正如書中所言:我們只有在那間房裡,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地活著的。
那個空間保護著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藏著我們不願被其他人提起的人和事,我們期待它被愛的人溫柔相待,期待得到對方的尊重與認同。
以前不明白,為什麼下了班的人,還要在車上坐一會兒才上樓回家,但隨著年紀的漸長,見過結了婚的同事“自願”在辦公室加班,看見合租的情侶開始想住 " 兩居 " 後才明白。
那個不願推開的車門,就是生活與“我”的分界點,推開那扇門後,我們是父母,是伴侶,是孩子,所以只能先把 " 我 " 收起來。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扉頁上寫過一句話:希望每天熬一碗湯,送到老人手中還不會太涼。
這一碗湯的距離其實也是我們與人交往的距離,相距不要遠到讓湯涼掉,也不會近到沒有相送的路程。
有時候,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壓力和情緒,不是急躁就能解決的,也不是沒有好的消化方法,你缺的只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瞭解自己,認識自己,做好自己。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