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扭傷須冷敷幾次 腳扭傷冷敷方法
腳扭傷為什麼要冷敷呢?你知道如何冷敷才能消腫麼?腳扭傷以後在24小時以內是應該冷敷的,這時候冷敷的目的是為了消腫和止疼,而冷敷的次數一般要結合扭傷的嚴重程度來考慮,對於輕微的扭傷冷敷的次數可以適當的減少,但是對於一些嚴重的扭傷著要注意處理的方式,可以結合腳部是否腫脹來判斷是否繼續冷敷,那麼腳扭傷以後需冷敷幾次呢?
腳扭傷須冷敷幾次
1.冷敷次數
崴腳後要停止一切活動。對受傷部位立即進行冷敷。透過冷敷可以減少區域性軟組織的充血,減輕足踝部的腫脹。一般冷敷以20分鐘左右為佳,每隔2小時左右可以重複冰敷1次。不要長時間冰敷和把冰塊直接放在皮膚上,以免引起區域性凍傷。受傷後24小時之內都是應該冰敷的。而受傷24小時以後是受傷軟組織逐漸消腫恢復的過程。這時就需要熱敷以加速區域性血液迴圈以達到消腫和促進炎症吸收的作用了。有些扭傷很重的,冷敷時間延長到48小時。
2.冷敷方法
在扭傷後的2~3天內,都應進行冰敷。每次冰敷大約15~20分鐘,每冰敷一次間隔1~2個小時。疼痛感沒那麼強烈後,隔2~3個小時冰敷一次就可以。如果損傷很輕很小的話,冰敷的時間和次數還可以更少一點,一天三次也行。冰敷的材料最好是冰水混合物,這樣最低溫度也就是0℃,直接用冰塊,溫度可能低於0℃也不好,會凍傷軟組織。
3.注意
如果沒有專門的冰袋,可以買一瓶冰鎮水,倒在塑膠袋裡當冰袋用;沒有合適的塑膠袋可以直接倒在毛巾或者手絹的上面,浸涼了之後直接冰敷。待急性期結束,觀察沒什麼問題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熱敷,這個時候的熱敷才是活血化瘀,而不是傷上加傷。對於熱敷來說,需要關注的主要是溫度和時間的控制,通常熱敷的溫度不要超過50~60℃,也不要超過一個小時,這樣既有效又安全的促進傷處恢復了。
標籤:
展開更多